【孫叔公漫談】膚之痛,情之怯,心之殤。
4 人贊了文章
當我談手足皮膚病的時候我想到了什麼
叔公接觸過許多手足病感染者。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外貌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但都不約而同的焦慮著,壓抑著,換一句話說他們都有點抑鬱。
手足皮膚病會讓人抑鬱?沒錯,這不是成年人「巨嬰式」的矯情,而是皮膚病感染者中的常態。
我們身邊的手足皮膚感染者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全部攤平約有2.1平方米,能鋪滿一個成年人的床,其中手足皮膚僅佔9%,約0.2平方米。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0.2平方米。日常交際中的握手與擁抱,更親密者間的赤足相對都與手足皮膚息息相關。許多哺乳期的年輕媽媽向叔公求救時就這樣說「我只是想像一個正常的母親一樣抱抱我的孩子,我有錯嗎?」。
叔公接診過這樣一個例子,感染者是一個醫生,患有手疣多年,多次治療依舊反反覆復,在與叔公聊天的過程中,他就坦言,手疣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在無菌環境中一個醫生卻患有病毒性皮膚病的矛盾心理,曾讓他想剁去病指一了百了,最終在同事的勸說下才算作罷。
像這位醫生一樣,因患有手足病而苦不堪言,甚至產生自殘念頭的病人,這幾年並不少見。
抑鬱源於不滿足的自卑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在分析個體心理學時曾提出,大多數人都有自卑的心理情節。
自卑分為原生自卑與次生自卑,由後天的挫敗感所產生的次生自卑會迫使人回到原生自卑—為自我保護而發展一個虛構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又使人產生次生自卑,形成惡性循環,從而誘發心理異常。
對於手足病症的感染者來說,次生自卑是由和他人不同的、不健康的皮膚引起的,而奢求一副健康的皮囊以及與他人手足相抵的原生目標又去刺激他的次生自卑,嚴重者會引發自卑型人格分裂。
抑鬱與皮膚病的惡性循環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焦慮、抑鬱、自卑的心理狀態會持續對人造成巨大的負面精神刺激,當人的精神受到刺激後,血液內的激素與受體分泌受到影響,調節白細胞功能紊亂以及表皮角質生成受到抑制,削弱皮膚的免疫功能與屏障作用。
因此,皮膚病與心理產生了一個負面的正反饋閉環。越是因為疼痛瘙癢去傷害刺激患處,心理就越焦躁不安,皮膚免疫力就越差,瘙癢疼痛就越發嚴重,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叔公說
要根除這一心理—生理閉環,生理心理的治療都不可或缺,
作為一個心理學業餘的專業皮膚科大夫,叔公僅從嚴謹的去菌防治角度為大家提供幾點意見:
1鞋襪沸水消毒,床單日用品定時清理。
2.適當運動,早睡早起,恢復皮膚深層免疫力。
3.持之以恆,堅持治療,滅除根部真菌細菌
孟子輿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手足潰爛,寢食難安,或許這是某種磨難,也或許這是某種贈與。
..................................................................................................................................................
文章所有權歸孫叔公所有,請勿隨意轉載,圖片來源網路,侵刪,感謝各位支持!
孫叔公
2018年7月20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