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了解遜尼派什葉派對立的淵源!

三分鐘:了解遜尼派什葉派對立的淵源!

4 人贊了文章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主要分布於西亞、南亞和北非等地,按照信仰的人數來分,其中遜尼派佔據了絕大多數,什葉派的人數僅次於遜尼派,雖然同屬伊斯蘭教,但這兩個宗教派別時常會因為信仰問題導致相愛相殺,這兩個派別是如何走向對立的呢?

政教合一

按照《伊斯蘭教的歷史及其反動本質》中的說法,公元610年,在阿拉伯半島的某個角落,沒落貴族默罕默德,附會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預言,然後以先知自命,公開揭起了伊斯蘭教的旗幟。六個月後,他編造了一套神話,說自己得到了安拉的啟示,讓他起來「警告世人」,於是他開始了以「安拉」的使者的身份開始傳教。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偏遠角落的小宗教迅速成長,收服了幅員從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印度的龐大帝國。默罕默德不僅僅是宗教領袖,同樣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同樣大權在握,不過此時的阿拉伯民族並非是強大的中央集權,主要的構成依舊是那些鬆散的部落,而且這些部落在形式上依舊很原始,伊斯蘭教的出現,為團結這些鬆散的部落提供了良機。

不過,默罕默德如此龐大的權力必然要有後繼者,默罕默德的老婆不少,但他的孩子卻大多夭折。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沒有兒子可以繼承他的權位,他沒有留下遺囑安排後繼者,也沒有提到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推選領導者。

於是乎,按照游牧民族的傳統習慣,阿拉伯民族的上層們就推選了有威望的人作為繼任者。

強者為尊

在技術不成熟的時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狀態是窘困的,他們的生活環境往往不太好,食物相對匱乏,死亡率比較高,而且還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為此在推舉領導者的時候,領導者的自身實力和威望就成了關鍵,世界上的很多地區的游牧民族都是如此。

對於那些鬆散的部落而言,找到有實力的大哥,然後緊抱大腿才是發展自身的首選。當年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在世時,部族繁榮而且興盛,也速該一死,成吉思汗就被拋棄了,他的叔叔脫朵延帶領著族人果斷離開,沒有給鐵木真母子留下一頭牛羊。

默罕默德與成吉思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他出現之前,說閃族語的部族就已經遍布中東,默罕默德的思想和權力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同樣伴隨著大量的妥協,其他部落的首領依舊掌握著實權。當默罕默德死亡之後,選擇一位強有力的繼承者符合游牧民族強者為尊的傳統,畢竟在無情的草原之上,依附強者自古以來便是唯一的生存法則。

但並非所有的人都認同強者為尊的道理,堅持血統觀念的伊斯蘭信徒同樣有很多,他們認為只有與默罕默德有血緣關係的人才可以繼承伊斯蘭世界的統治地位。遜尼派的宗教領袖被稱為哈里發,而什葉派的宗教領袖被稱為伊瑪目。處於絕大多數的遜尼派與注重血統的什葉派開始有了最初的裂隙。

支持阿里的叫什葉派,「什葉」在阿拉伯語當中就是「阿里黨人」;支持穆阿威葉的叫遜尼派,「遜尼」則是跟隨、正統之意。在遜尼派的人看來,阿里只是普通的哈里發,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而在以伊朗人為首的什葉派看來,只有阿里和阿里的後人才是正統的伊斯蘭領袖。此外,凡是歷史文明悠久的國家,都比較強調血統,全球皆是如此。

對立的起源

最初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對立關係並不明顯,遠不如今天這麼劍拔弩張,如果真要在歷史的長河中找到他們走向對立的分界線,麻雀認為很有可能是卡爾巴拉慘案。

先知默罕默德在公元632年去世,之後阿拉伯世界進入了四大哈里發時代,這個期間,公元651年,阿拉伯滅掉了波斯的薩珊王朝,第四任哈里發就是先知默罕默德的女婿阿里。但是掌管有實權的倭馬亞家族表示不服阿里的權威,強大的倭馬亞家族與支持阿里的人形成了兩派強烈的對峙。阿里遇刺身亡後,哈里發的位置傳給了他的長子哈桑,但哈桑鬥不過倭馬亞家族,然後被迫辭職,穆阿維葉憑藉強權成為哈里發。

到了680年穆阿維葉即將老去的時候,他打算將哈里發傳給自己的兒子葉齊德,但是阿里的二兒子海珊強烈反對穆阿維葉搞世襲制,不承認葉齊德的哈里發身份,甚至鼓動其他貴族來反對倭馬亞家族,伊拉克地區的人甚至推舉海珊為新的哈里發,這招致了倭馬亞家族的嫉恨。

於是乎,穆阿維葉假意請海珊來商談哈里發的事情,並在半路上截殺了海珊以及他的家人和隨從。海珊的頭顱被送往大馬士革,葉齊德看到海珊的頭顱放到地上,就用拐杖撥弄頭顱,「這就是海珊啊?」在當時,周圍人都被此舉嚇到了,「這可是先知默罕默德的親外孫啊!」

後來卡爾巴拉慘案發生這一天也被稱為「阿舒拉日」,意為「蒙難日」,所有什葉派都紀念這一天。

血脈的傳承

卡爾巴拉慘案之後,伊斯蘭教就徹底分裂成了遜尼派與什葉派,這就是不得不提到伊朗這個國家,最初伊朗也是遜尼派,但後來改成了什葉派。海珊遇刺的時候,他的小兒子意外的活了下來,他的兒子也叫阿里,這個阿里就是所有什葉派公認的第四代伊瑪目,如今伊朗的國教叫「十二伊瑪目」。

為什麼比較偏愛什葉派呢?

眾所周知,伊朗人是個非常注重血統的民族,他們是純種的雅利安人,他們的體內流淌著高貴的波斯血液,他們自認為是居魯士大帝的後裔。而海珊在遇刺之前,娶到了波斯薩珊王朝的末代公主,生下的兒子就是第四代伊瑪目阿里,這個小阿里的身上既有默罕默德先知的血脈,也有波斯王族的血脈,從他以後的歷代伊瑪目,也都具有了兩支血脈。

這對於伊朗人而言,感情上很有親和力,擁有波斯王族血統的伊瑪目和什葉派逐漸成為了伊朗人心中至高無上的存在,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矛盾依舊非常尖銳。2016年初,沙特與伊朗斷交,隨後,接二連三有遜尼派國家站出來,表示與伊朗斷交。

難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能讓什葉派與遜尼派握手言和的機會?

比如庫爾德人。庫爾德在中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他們位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四國交界處,背後有美國撐腰,當敘利亞戰爭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現了庫爾德人獨立的趨勢之後,毅然拋棄宗教的衝突,與伊朗握手言和,共同抵制庫爾德人的獨立浪潮。

仔細觀察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分布,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多數的伊斯蘭國家,遜尼派都佔有絕大多數,伊朗是唯一什葉派佔據絕大多數的國家。但是伊拉克就比較奇怪,這個國家遜尼派與什葉派在地理分布上一分為二,分別佔據了國家的東邊和西邊,而在人口比例上也是一半一半,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下期《波斯最後的輝煌(一):薩非王朝》,將詳細解讀這條信仰分界線產生的來龍去脈。


推薦閱讀:

TAG:伊斯蘭教 | 中東歷史 | 伊朗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