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來學校近在咫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來學校近在咫尺

1 人贊了文章

我不擔心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我擔心的是人會像機器一樣思考。

——蘋果CEO庫克

8月28日上午,黑板君有幸聆聽了楊東平教授的講座,主題是「關於未來學校和未來教育,我們如何從現在通往未來?」。隨著現代社會發展,人工智慧的普及使我們重新定義「人才」,而當代學生如何成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傳說中的大規模失業潮真會來臨嗎?教育之路該何去何從,這既是遠慮,也是近憂!

黑板筆記

1.人工智慧的出現使得現代教學必須改革,需要培養新一代的人才與之匹敵。

2.教育現代化的歷程是人的主體性逐漸建立的過程,從人的現代化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3.技術還不足以支撐整個教育系統變革的發生,更不能本末倒置,利用技術提供精緻的應試教育。

4.未來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生理、人格、社會、認知的共同提升。

5.教育的主要目標不是傳遞知識,而是培養具有獨立精神和思辨能力的人。

關於未來學校和未來教育,我們如何從現在通往未來?

一、未來已來

各種調查與報告都在警示:未來20年,人工智慧可能會讓接近一半的美國人失業。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更是高達77%。現在在小學、初中、高中的孩子,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進入社會,他們很有可能成為第一代一入社會就被人工智慧替掉的一代。

成都有一個機構設計出一款能參加高考的智能機器人AI-MATHS,它在斷網斷庫的情況下完成了2017年數學高考試卷,滿分150的卷子它最高得分105。可能不是很高,才中等水平,但它的出現帶給我們很多刺激和啟迪:機器人都已經參加高考了,我們還在培養「考試機器」嗎?

(圖為成都高考機器人在教育峰會上的試卷)

我們的教育目標是什麼?

老師如何教?

學生如何學?

這些問題變得前所未有的尖銳。很多專家、學者都在進行預測,考慮人工智慧的爆發時間截點在什麼時候。現在的預估是從2035到2040年之間,人工智慧會大規模代替人類完成工作。於是很多創新學校開始倒推,我們還有多少年的時間,培養新一代的人才來與人工智慧匹敵。

然而就目前而言,顯然培養不出這樣的人。我們的教育主要還是在應試和刷題上,隨著技術發展,智能機器人肯定能比我們做得更好。我想起一個節目,一位鋼琴天才與人工智慧比賽彈鋼琴,機器人彈100遍都能毫不出錯,但人類總會有出錯的時候。所以教育面臨的挑戰已經客觀存在了,在這激烈的時代變革面前,如何認識、評價,以及把握好未來教育的方向,就變得尤為重要!

我曾參加過兩次世界教育峰會(WISE),這是全球目前教育創新等級最高的峰會。在2014年的會議上,645位世界各國教育專家共同調查:「2030年的學校」應該是怎樣的?這對未來教育提供了想像和認知,我來分享一下主要調查結果。

(在線內容將成為最重要的知識來源)

(個人能力將大受推崇,超過實踐能力和學術知識)

(職業認證和業內口碑超過了學校文憑)

(學習將成為終身的追求)

(以個性化課程來適應每一位學生的需求)

(教師從執行者到創造者的轉變)

由此可見,93%的受訪者青睞實行創新方法的學校,只有7%的專家認為學校將回歸基礎價值及傳統;75%的受訪專家認為,個人能力——而非學術知識——將成為學生最有價值的財富,比如社交能力、學習能力、決策能力、適應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等。

學校文憑將受到職業認證的挑戰,職業認證(37%)和同行認可(24%)合計超過了學校文憑(39%);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指導學生佔73%,傳授知識佔19%,在線檢查職業佔8%;課程內容將更為個性化,以適應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只有17%的專家認同一致的標準化內容;

二、傳統教育-現代教育-未來教育

教育發展的歷程

在中世紀以前,人類接受的是以宗教為主題的教育,此時還沒有大規模推廣教育;工業革命以後,為了幫助工業更好的發展,人們接受的是以學科為主的教育,這段時間被稱為傳統教育;對於學科教育的顛覆,是20世紀初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也就是逐步進入了現代教育時代。

在杜威之前,人們基本接受的是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其中有三大中心:

1.教師中心。

2.教材中心。

3.課堂中心。

這種模式導致了教育工廠的教學論,可以說是以知識為本。而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奠定了以兒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以人為本。

杜威提出了三個核心概念:

1.教育即生活

2.學校即社會

3.在做中學

在做中學」是杜威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該教育運動還打破了學校與社會的隔斷,真正做到把教育和生活融為一體,即每個人無論在哪裡都可以進行學習。

在顛覆了教育工廠的模式後,1918年美國中等教育改革委員會確定「七項基本原則」:健康、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價值地利用閑暇時間、有效的家庭成員、基本學習過程的掌握、合乎道德的品質、職業訓練。其中「基本學習過程的掌握」也就是學習知識,只佔了整體教學過程的七分之一。可見19世紀初,美國意識到了學習知識只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很小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是讓同學成長並融入社會。

人的成長是一個全方面的、完整的過程,不僅僅是語數外和各類知識,杜威按照青少年成長的實際需要來組織教學,告訴了人們教育應該是:「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而此前一直推崇「為升學做準備的教育」,一詞之差,背後反映出來的現象是千差萬別的。反觀國內,若還是持續「為升學做準備的教育」、分本位制、考試至上,那麼將難以突破傳統教育的束縛,讓同學們進入現代教育領域。

從教育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過去教育的重心是認知,關注的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如今在完整發展觀的概念下,發現完整的學生髮展觀有:

1.生理髮展。

2.人格發展。

3.社會發展。

4.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絕不是全部。對未來教育的探討,聯合國每十年左右會有個完整調研,各國也在努力研究,最近提出最多的是核心素養的討論。關於核心素養我對比了各個國家的研究,基本差別不大,可以歸為以下七種:

1.溝通與合作。

2.創造性與問題解決。

3.信息素養。

4.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

5.批判性思維。

6.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

7.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

三、中國教育創新的實踐

倘若中國教育想發展至未來階段,首先要確立起點,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後續又該如何發展?我們來看看中國基礎教育,2009年和2012年,上海連續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學生數學、閱讀和科學三方面的兩輪測試中蟬聯榜首,15歲中學生的三科成績穩居世界第一,取代了曾是冠軍的芬蘭隊,卓越的基礎教育被世界各國青睞和追捧。

上海基礎教育的奇蹟也並不是偶然嗎,我們發現了背後的其他信息:

1.上海學生平均每周作業時間13.8小時,為全球第一。OECD國家為平均5小時多,芬蘭最低為3小時多、日本4小時多。

2.上海學生算上校外輔導和私人家教的時間,每周校外學習時間17小時左右,遠遠高於OECD的平均值7.8小時。

3.上海學生平均每周校內上課時間為28.2小時,在65個國家(地區)中位於第9位。

所以我常說,其實上海中學生獲得了兩個第一,首先是學業成績第一,另一個就是學業負擔第一。由此也可能引發諸多悲劇(如學生跳樓等),為此教育創新刻不容緩。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又有不少引人深思的現象。

>>>>1.科技-教育企業

隨著科技領域日漸發達,使得許多學校追趕科技,加強科學教育,實施編程教育等;並推廣智慧校園、全數字化教學的概念。可是大量教育技術究竟是在顛覆應試教育,還是在提供更加精緻的應試教育?用大數據全方位地捆綁教師和學生?

(圖為好未來公司的課堂的表情識別技術)

如圖,好未來推出的魔鏡系統藉助攝像頭捕捉學生上課時的舉手、練習、聽課、喜怒哀樂等課堂狀態和情緒數據,生成專屬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報告;目標是成為老師的好幫手,為全教學環節提供精準的數據依據。但這樣的發明究竟是開創新型學習環境,還是用人工智慧輔助應試教育?

>>>>2.少數優秀的公辦學校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抱怨聲音,「課時緊,內容多,來不及教」。然而,有一所縣裡的高中,每天老師只上半天課,另外半天由學生自主學習。「半天授課制」卻讓學校的高考升學率不降反升,今年二本以上的升學率提高了30個百分點。創造這個奇蹟的學校就是山西省新絳中學。

現有的教學模式可以得出:生源相同的情況下,教學質量取決於模式;模式相同的情況下,教學質量取決於生源。而作為典型山區學校,新絳中學既沒有良好的生源,也留不住好的老師,甚至由於待遇差、老師少,正常開課也變得困難。若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進行課堂改革,徹底改變教學模式。

為此,新絳中學下決心實施反轉課堂——半天授課制,卻沒想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後,學生的學習個性化、自主化了,教學水平更是突飛猛進。半天授課制主要呈現為自主課與展示課兩部分,自主課發現問題,展示課解決問題。

(圖為新絳中學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3.體制外的小微創新學校

在北京一對夫婦為解決自己孩子的小學教育問題,毅然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並與其他幾位家長嘗試教育新模式,共同創辦家長互助式學堂——「日日新學堂」。

學堂創始人張冬青認為:「孩子不是任由人們圖畫的白紙」。並努力將西方的理性精神和東方的感悟式智慧結合,實現一種「真教育」,推崇自然而然的教育,希望學生追求的是愛、美、智慧和自由。在管理上實行無為的、人性化的管理。

(日日新學堂創始人在教育論壇會上發言)

教育創新最終需要形成一個清晰的模式,才有可能大範圍的複製、推廣。這些社會現象和成功經驗指示了我們努力的方向。

(未來的方向是學生中心+靈活課程)

文 coffee | 編輯 lemon

微信關注「自招小黑板」

加入黑板家委會

黑板資訊

新學期新習慣,哪些惡習我們要注意?

乾貨丨滬上開學第一課,看看上海教育電視台帶來什麼樣的開學忠告


推薦閱讀:

五年制專轉本的你努力了奮鬥了堅持了,成功之窗必將為你敞開!
不好意思漲價?看看別人怎麼做的!
加盟共贏,民辦幼兒園的最佳選擇
【家庭教育】懂得父母付出的孩子才會不自私
工作一年,是清華四年沒有教給我的

TAG:教育 | 學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