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人鼠之嘆」是源於什麼典故?
來自專欄國學經典1 人贊了文章
人鼠之嘆
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懸殊。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使用示例】
作賓語;指人與人的差距
示例:看到貴族與平民,人們難免會有人鼠之嘆。
【故事大概】
秦朝大臣李斯年輕時,做過郡里的小官吏。
一次,李斯上廁所見到老鼠爭吃蛆,見到人來後倉皇逃跑。李斯想,這老鼠抓蛆吃又為何必如此誠惶誠恐呢?
又一次,李斯去郡里的倉庫里,發現糧食堆里有幾隻大老鼠正在細嚼慢吞,安安穩穩的吃著糧食。李斯去趕它們,老鼠毫不理會。原來倉庫里很少有人進來,所以老鼠沒有半點恐懼感。
李斯看到倉庫里的老鼠養尊處優,長得又肥又大,不禁聯想起廁所里的老鼠,不由得感慨萬分:同樣是老鼠,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其生活竟有天壤之別!人不也是一樣嗎?同樣的人,爬上去了就是賢君、君子,淪落下層就是愚民、小人!
李斯發誓,要做人上人。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也最終獲得了成功,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對秦國統一六國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鼠之嘆」多用來感嘆世道不公平,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懸殊。
【李斯小傳】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
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逐客令」的典故也就是出於此。最後,李斯的上書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
李斯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李斯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李斯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的兵器;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