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09-09
當年,「我」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1 人贊了文章
1、最黑暗的地方如果能被分享出來,即是光明"韓國電影《蚯蚓》,講述了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被校園霸凌的故事;日本電影《告白》,講述了一個單親教師的孩子被校園霸凌的故事;法國電影《失控的校園》,講述了一個被父母不管不問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的故事......"
而這幾部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作為主人公的孩子們,不是在最美好的年紀結束了生命,就是走上了一條罪惡之路,每一部每一畫每一幀都在用血淋淋的事實一刀切開我們內心底層對世界的困惑,將所有黑暗的秘密沿著人性底層,一層又一層的切開。每個被霸凌的孩子背後,要麼是父母不管不問,要麼是老師漠視,要麼是父母和老師都熟視無睹。這些暴力,因為家長和老師的缺席,紮根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結果...最終釀成惡果。日前,教育部「學校安全風險防控研究」對全國29個縣104825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校園欺凌發生率為33.36%,其中經常被欺凌的比例為4.7%,偶爾被欺凌的比例為28.66%。也就是說,平均3個孩子里就有一個被霸凌的,而這還不包括隱蔽性更強的精神霸凌。 這意味著,不管你的孩子是乖乖女還是皮小子,不管是成績優秀的還是成績差的,都有可能會遇到霸凌。而遭到霸凌的孩子受到的絕不僅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精神上久久不能癒合的創傷。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厭學...甚至常常會陷入在漩渦中被噩夢吞噬,這就是幼時受到的欺凌沉入潛意識中,又時不時不甘心地浮現出來,伺機對他咬上一口。而更多的、充滿隱蔽性地霸凌,父母根本無從發現。世間上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你有真正的「關心」孩子嗎?你要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父母的關心,才是孩子最亮的未來。捫心自問,我們的關心,真的走心了嗎?還是我們昧著良心,說自己關心了呢?
2、當你真正感到痛,才會知道「痛」是什麼近年來,「校園霸凌」頻頻被推上風口浪尖:2016年3月,一個高三女生在網上吐露被同班的三位男生下了「春藥」,並威脅她如果敢告訴老師或者報警,就用「砒霜」毒死她。去年12月,一個15歲的女孩被自己的三名舍友打成重傷。其手段的殘忍程度,令人髮指:「她們先打我的頭,之後就用腳踢下部。讓我抽煙,用皮帶扇我,讓我把衣服脫了,然後睡地上,舔地板,最後讓我把頭伸進馬桶,就按那個馬桶沖水。」安徽懷遠縣火星小學,13歲的副班長因為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就向其他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他們喝尿。延安吳起縣的一所中學,6名高二的女生持刀威逼自己的學妹,她們脫光受害者的衣服,並拍照上傳。今年1月,湖北嘉魚縣某中學,幾個女中學生輪流掌摑一名女生。一邊打還一邊嬉笑著說:打重一點。......「校園霸凌」就是一個噩夢,做過這個噩夢的人,一輩子都有陰影。事實上,不是只有對孩子造成身體傷害的毆打、推搡才叫霸凌,才值得被重視。開惡意玩笑、孤立、散播謠言、起綽號、譏諷等「隱形霸凌」,同樣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這種傷害不是身體上的疼痛,而是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和創傷。身體上的傷害或許可以治癒,心靈上的創傷卻難以癒合。
「校園霸凌」的存在,正悄無聲息地折磨著我們的孩子......
3、絕不讓孩子在襁褓中被孤立被愛灌注的、自然生長、不被評判的孩子,天然的就會去創造溫暖有愛的關係,遠離可能傷害自己的人。所以,為人父母,幼時看好孩子的安全,給孩子滿滿的愛,等他上學了,就不用太擔心焦慮,他自然會給自己創造安全舒適的關係圈。那麼,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創造安全的「舒適圈」呢?1 .保護孩子的天然感受力,不要混淆愛和侵犯大人經常用一些侵犯孩子身體界限的方式接近孩子,比如來家裡串門的叔叔,突然抱起孩子用鬍子扎,孩子感到害怕和難受,試圖推開,父母卻勸說:沒事兒,叔叔喜歡你,跟你玩呢。孩子的原始感受是身體界限被侵犯,而父母卻告訴孩子,這是在表達喜愛,是好意,你應該接受。這使孩子的天然感受力被破壞了,未來遇到一些霸凌前兆:比如突然被推一下、揪下頭髮,然後對方嘻嘻哈哈走開等。孩子的腦海里可能浮現父母的聲音:他沒有惡意,他想要親近我,我不應該生氣。
這等於變相鼓勵霸凌,將自己處在沒有尊嚴,可以被欺辱的地位。而感受力沒有被破壞的孩子,會嚴肅拒絕這種侵犯自己身體界限的行為,制止霸凌行為的進一步發生。保護孩子的天然感受力,尊重孩子的身體界限,需要父母平時留意觀察孩子,不要混淆愛和侵犯。 2 .無論孩子跟你說什麼,學會不評判的傾聽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對自己不敞開心扉,啥話都不跟父母說,問也問不出。但我們要明白的是,孩子天然渴望跟父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見聞感受,如果孩子對父母封閉,只能說明敞開的時候他受傷了。聰明的父母,首先要學會閉嘴、學會傾聽,保持跟孩子之間開放的交流通道。 不被父母評價的孩子,能夠保持自己天然的感受力,不會輕易被別人的說法所左右,有自己的主張,同時他也不會去評判別人招惹是非。這樣的孩子,幾乎不會被性侵者霸凌者選為下手對象。
3.被父母痛快滿足的孩子,不會輕易為誘惑所動用「愛和自由」的養育方式,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痛快滿足孩子的需要,不評價孩子,不教育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活力四射,在同學中大受歡迎,不會讓自己陷入不舒服的關係里,更不可能被同學霸凌。調查顯示,長期遭受霸凌的孩子,經常是被威脅恐嚇的同時,外加一些物質誘惑。平時很少得到這些的孩子,自然更容易被欺騙。 無論如何,父母的陪伴,可以很大程度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容易遭遇霸凌。希望所有孩子都不會經歷霸凌。LOVE AND PEACE。
·END·
▼更多精彩內容,請移步公眾號松鼠AI1對1▼推薦閱讀:
※孩子在校外小賣部買東西被裡面的中年婦女欺負,作為爸爸,我怎麼為女兒討回公道~?
※如何評價「17歲女生因打呼嚕,被8個女同學從上鋪拖下來打」這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