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改革:中國醫療「最不壞」的選擇
09-09
市場化改革:中國醫療「最不壞」的選擇
02管制帶來壟斷,管制扭曲市場根據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醫療市場的供求關係理應在波動中走向均衡:隨著患者的需求擴大,醫師提供的診療服務「價格」應該提升,而價格的提升反過來會激勵更多的人學習成為醫生,直到供需匹配為止。但中國醫療行業「並不理想」,管制無處不在:首先是醫生收入管制,令醫生的工資難以跟上行業的需求和物價的上漲。不但如此,在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主導藥品定價過程中,催生出「以葯養醫」的醫生灰色收入,既讓醫生的醫德蒙上陰霾,更讓病人強化了「葯貴人賤」這種扭曲的觀念。
前言:
輿論最近關注「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得出的原因是資本的壟斷和「不道德」,不顧乘客安全。很多媒體和網友呼籲:政府應該管制。◎作者 | 敖總管
每當遇到「人禍」,輿論都會歸咎於道德問題,去探求人性——認為人不可靠,一不小心就變壞,因此「(政府)必須管起來。」
「政府得管起來」。這是大部分中國人的思維慣性,有計劃經濟的時代印記:在那個年代,大鍋飯、福利分房是標配(即企業辦社會),政府和單位幾乎包辦了員工的一切。而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政府得管起來」這種思維方式,在群眾中依然很有市場。政府管制真的可以解決問題么?
如果管制有用,那為什麼管制最強的東三省會從曾經的「共和國長子」逐漸衰落至此?如果管制有用,那麼為什麼深圳這個小漁村,在管制最嚴的時候「大逃港」最嚴重,而在一位老人「畫圈」之後成長成為中國最驕傲的科技之城、創新之城、改革開放碩果之城?回到醫療領域更是如此,中國醫療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幾十年間步履艱難,頗有「中國計劃經濟的活化石」的風貌,伴隨著中國的老齡化,未來「看病難」問題挑戰巨大。今天的局面細究原因,不得不說重政府主導(管制)、輕市場化發展(資本)是主要原因。01中國醫生:「背鍋」40年醫療行業管制最大的受害方是基層:即以醫生為主的醫務人群。迄今為止,醫生承擔著巨大的工作負荷,沉重的心理壓力和極高的工作風險,職業教育難度和工資(不包括灰色收入)收入倒掛嚴重,職業前景和生存質量依然堪憂。「各方面壓力太大,相當一部分心思不在行醫上。」我的一位同學,如今是影像醫學方面的醫師,目前在三甲醫院工作,他私下向我吐槽:「說句不好聽的,當醫生科研是主業,教學是兼職,看病是臨時工。」
「另一方面,醫生看病,要鬥智斗勇,不止和病人鬥智斗勇,還要和醫保辦斗。」「在目前體制下,醫療還會更糟糕下去。」同學吐槽完畢之後又去加班了。在中國患者眼中,中國醫生傲慢、粗魯、沒有責任心,可能還有濫用藥物、過度醫療、唯利是圖、沒有醫德。但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知道這些評價對醫生並不公平,是管制縛住了醫療資源的增長,讓醫療資源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供求關係的矛盾無法解決,最終矛盾激化都體現在醫患關係上。可以說在醫改取得成效之前,中國醫生都要為醫療衛生體系的管制帶來的矛盾「背鍋」——或許已有近40年。中國醫生的工資(不含灰色收入)並不高,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顯示,2013年美國醫生平均年收入為191880美元,約為社會平均收入的3.67倍;我國既往相關調查顯示,我國醫生收入僅為社會平均收入的1.19倍。雖然中國醫生或許會因為一些顧慮隱瞞部分收入,但這個統計數據依然能體現中美醫生收入巨大的結構性差距——相比醫生漫長的職業教育投入和巨大的工作負荷,這確實難以令中國醫生感到滿意。中國醫療水太深,現實太沉重,以上理由僅僅是「掛一漏萬」。但對行業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放棄「管制」,擁抱「市場化」——當市場上醫療需求增長時,要利用市場資源(就是資本)的優化配置來滿足需求,而不是採取管制來控制需求、消滅需求。
讓我們用房地產的邏輯來對照一下,看看管制是如何對行業產生影響的:今天的醫療行業,在多年管制下已經嚴重扭曲,給醫生和患者帶來了無窮的痛苦。市場化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個以葯養醫的市場,大部分的醫療創新難以通過公開透明的談判來獲得,而是需要藉助灰色利益鏈條來完成——這將為中國的醫療創新帶來巨大的挑戰。03制度成本傷害產業升級醫生不願意自己的小孩學醫,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都在提醒著醫療圈的從業者:因為政府的頻繁干預,這裡有著巨大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制度或政策加大了信息不對稱性、削弱了市場結果的可預期性而帶來的額外成本。
對醫生來說,工資不高和灰色收入的不確定,讓從業前途無法預期,自然就不學醫了;對機構來說,政策的管制與突變無法預測,讓經營無法預期,自然就不擴張了;對資本來說,投資的不確定性上升,回報率無法預期,自然就不投資了。 資本逐利,正是因為逐利,因此資本總是流向能提高醫療效率的地方和需求迫切的市場,結果就是完成了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而有關部門應「化管製為監管」,提供一個公正的、非歧視性的商業環境,多降低企業准入、多強化事後監管。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醫療欠發達地區,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的、保障性的醫療衛生服務,匡扶社會公義。醫改註定是一場攻堅戰。對行業來說,市場化是「最不壞」的選擇,我們要充分領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九大決議的精神,相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只有這樣,醫療市場才能活躍起來,機構提高醫療可及性,醫生不再為制度成本「背鍋」,病人自然也就有「獲得感」。參考資料:
1. 趙衡,孫雯藝.《創新陷阱——醫療投資的挑戰》2. 陸銘.《大國大城》3. 陸銘.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本質 《財經》雜誌
推薦閱讀:
※健康飲食68
※【健康】出現這些信號很可能動脈硬化「來報道」!
※【科普】為什麼要做影像檢查?影像診斷有什麼用?
※老人健康營養早餐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