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小行星帶的隕石
來自專欄珠寶玉石潮流
隕石是指從行星際空間穿過地球大氣層燒蝕後到達地表的流星體殘留體。主要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慧星,還有少量來自月球與火星,更少量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太陽系的小行星帶是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眾多小天體,是地球隕石的主要來源地。
普通球粒隕石
天文界根據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在1766年的一個數列發現,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應該還有一個行星,在隨後的200多年裡,天文學家至今也沒有發現任何大行星,而相繼在小行星帶觀測到並被編號的小行星已有10幾萬顆,包括1807年發現的灶神星。到現代的小行星巡天系統使用自動化設備使小行星的數量持續增加,估計這一區域的小行星數量最多達50萬顆之多。研究證明,這些小行星在這裡聚集的原因,除了太陽的萬有吸引力之外,木星的萬有吸引力也同樣起著更大的作用。
鐵隕石
據推算,在小行星帶中半徑為10公里的天體,平均每一千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碰撞。碰撞會產生許多小行星的碎片,而且一些碰撞的殘骸可能會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並最終成為隕石。小行星帶的成因在科學界一直沒有一種肯定的說法,目前存在於三種成因說:太陽系第十大行星在億萬年前發生了大爆炸分解成了千萬顆小行星,形成了如今的小行星帶;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大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檔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而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這也是在科學界比較普遍的觀點;太陽星雲集聚時星雲中構成太陽和行星的材料,塵埃和氣體,因為重力陷縮而生成旋轉的盤狀而形成。
橄欖隕石
雖然小行星帶的形成之謎還未破解,但小行星記載著太陽系行星形成的初期信息,它代表著原始星雲凝聚物演化為行星中間階段的產物,對小行星的研究是天體化學的重要環節。而小行星帶是地球隕石的主要來源,是人類獲取地外物質的重要來源,因些研究此類隕石至關重要,它們除了稀少價值還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推薦閱讀:
※芬蘭新發現了一個隕石坑!在地球上找個坑怎麼就這麼難?
※海芋果艷卻有毒,隕石價高鮮得見 | 本草江湖第278期
※從太空所見的隕石坑
※中歷文物講隕石:常德隕石的發現
※常見隕石介紹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