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源生姓氏——方姓:新《百家姓》排名第62位
來自專欄文學賞析-古詩新解
一、方姓來源
方姓的來源有二:一是據我國最早的姓氏書籍、戰國史官編撰的《世本》和東漢應邵編撰的《風俗通義·姓氏篇》記載,方姓是「方雷氏之後」。
方雷又稱雷、雷公。《辭源》稱:「雷公,傳為黃帝之臣,善醫,司雷之神。」《古代帝王圖鑑》載:「炎帝榆罔孫方雷氏,佐黃帝有功,封方山」。
《春秋命歷序》說,炎帝約在520年的時段傳承了8代,順序是:炎帝神農氏-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來(即厘)-帝里(即哀)-帝榆罔。帝榆罔的長子就是雷,因功封方山,所以稱方雷。方雷的後代以山為氏,形成了方姓。
二是唐人林寶編撰的《元和姓纂》一書還記載:「周大夫方叔之後,以字為氏,望出河南。」方叔是周宣王(前827~前780年在位)時期的賢臣,曾率兵北伐獫狁南征荊蠻,立了大功,其後代以其字為氏。所以,方叔也是方氏的始祖之一。
縱觀方氏各地的宗譜,無論河南禹州的方氏、固始方氏,或是湖北孝感的方氏、安徽歙縣的方氏、遼寧溫陽方氏、台灣方氏以及菲律賓方氏、馬來西亞方氏、新加坡方氏、美國加州方氏、泰國方氏、印度尼西亞方氏等,差不多都有「源自方雷」、「郡望河南」或「河南堂」的記載。這說明,以方雷為始祖的方氏占絕大多數,而且其祖根就在今河南省禹州市。
方雷封邑的方山,屬嵩山余脈,在禹州市西部方山鎮境內,與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活動的中心地帶具茨山相連。具茨山在今禹州市北部,從地理位置看,黃帝把禹西方山分封給幫他伐蚩尤立了大功的雷,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方雷分封的方山,遠遠望去,活像鬼斧神工鑿就的一塊方形金錠,矗立在層巒疊嶂的群山之中。山頂上古寨猶存,古墓嵬然,古柏虯龍,花草蓊鬱,樹木葳蕤。它陰坡陡峭,陽坡趨緩,崖壁上鱗次櫛比的人居洞穴遺迹可辨。
山腳下原有一片百畝大的方氏祖塋,墓冢、殘碑直到「文革」中才被毀殆盡,只有那大雨過後衝出的石器、陶片等向人們訴說它的厚重。一條河流繞著方山逶迤東去,可見當時尚處在漁獵後期、農桑初期的方姓人,在這裡是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所以方姓族眾很快壯大起來。
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方姓族群的不斷壯大,方山已容納不了所有族人的生存,於是,方姓開始或遠或近向外遷徙。距方山以東12公里方崗鄉,被方姓人稱作「下方山」,也是禹州西南古鎮之一,現為方崗鄉鄉政府所在地,方姓人口聚居眾多,分為方東、方南、方北三個行政村,有五六千口人,僅方姓人就達5500多口,是方姓發源地的望族聚居地。
這裡保存和擴建有最完整的方氏宗祠,有規模宏大的方氏祖塋,有方孝孺被難後其後裔回歸方崗建立的「還橋」。現居台灣的王燦黎先生曾著文《明方孝孺後人在禹州》詳細敘述此事。
1997年和1998年,這裡連續出土了《唐溫縣主薄方君墓志銘》、《大唐河南府陽翟縣義讓里賢君碑》。碑銘記載了「方氏之先洎自炎帝子雷,以食采方山為方姓,厥後昌大,世家河南……」,「圓公,周方叔之後裔,得道飛升,奉為賢君,眷佑一方」,曾「修道於此」。《墓志銘》還詳細記載了唐溫縣主薄方禮(字子敬),是漢方紘之後,建中二年(781年)卒官的身世和業績及歸葬方家崗等情況。可見,在漢唐時代,方家崗仍是方姓人死後的歸葬之地。
二、堂號與郡望
堂號:正學堂(指明方孝孺)
郡望:河南(洛陽)
附註:三國時,曹丕將潁川郡郡治由陽翟(今禹州)東移許昌,把陽翟以縣治劃歸河南府、河南郡(府治、郡治都在洛陽)。所以,三國以後的姓氏書籍多稱郡望潁川的姓氏為「郡望河南」或原「潁川堂」為「河南堂」。
三、遷衍與發展
方氏得姓之始,有相當長的時間內在中原地區遷徙繁衍,形成了像洛陽、固始等地的方氏望族,並逐漸向山西、山東等地擴展。
在夏、商時期,方姓人在山東半島建立了一些部落小國,被稱作「方夷」,逐漸強盛起來,成為商朝的大患之一。商王武丁曾多次發兵討伐方國。直到商末,方夷仍有一定的勢力。周朝建立之後,部分方姓人歸順了周朝。
從這一時期傳說中的名人,也可以看出方姓人是比較活躍的:方雷之女嫘祖,傳說是黃帝正妃,教人植桑養蠶;方雷之子方明,傳說為黃帝駕車,被列為「七聖」之一;「神仙」方回,傳說被堯帝列為「七友」之一;方越,傳說曾協助大禹治水,夏啟時掌管豫州;方亦,曾助周武王伐紂;方叔,曾受周宣王之命北征獫狁,南伐荊蠻,屢立赫赫戰功,受封食采洛邑(今洛陽市),被稱為方氏另一始祖。在商朝之前的方姓名人,雖然都是傳說中的人物,卻都赫然記錄在各地的方氏宗譜之中。
方氏大規模向東南部遷徙,是秦漢以後的事,因這時陝西一帶方氏已成望族。漢元帝初的方孝廉以及曾當過隗囂軍師的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方望,其子孫對方氏的播衍影響很大。
據《方氏統譜》、固始《金紫方氏宗譜》及禹州有關史料記載,方望長子方紘,字子綱,漢成帝綏和初孝廉,曾授北部郎中、陽翟令。到任後,他體察民情,曾到方山祭祖。第二年秋陽翟遇災,他率眾加固新修的城池,並上報皇上免除賦稅,撫恤災民,政聲頗佳,執政三年後改任丹陽(今安徽宣城縣)令,第二年遷大司馬府長史及汝南尹,再拜河西太守,後為避王莽之亂,方紘回平陵攜家口遷丹陽郡歙縣東鄉定居。
方紘的兒子方雄,字代英,東漢建武二年(26年)襲父爵,蔭封尚書郎,十年遷給事中黃門侍郎,後封金牙將軍、雲麾將軍、西河太守。方雄有三個兒子:方儕拜關內侯、南陽太守;方儲官至太常卿兼洛陽令,封黟縣侯;三子方儼,官至大都督。
方儲又有3個兒子:長子方贊之,其子孫分別繁衍到浙江的嚴州、衢州、婺州、越州一帶;次子方觀之,其子孫分別繁衍到江西的九江、安徽的滁陽、福建的莆田;三子方弘之,其子孫分別繁衍到安徽的徽州、池州、皖贛蘇交界的宣州、江蘇的秀州、常州,浙江的湖州。方儲一門繁衍五省,算得上方氏播衍的重要人物。
方儕、方儼的子孫,則繼續在中原和西部、東部、北部繁衍。唐宋以來,方姓除繼續南衍福建、廣東、海南的同時,又北播河北、東北乃至朝鮮。唐高宗總章年間,河南方氏有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去福建漳州開發的。同一年代,翰林學士方智(字月峰),於總章二年(669年)隨薛仁貴東征朝鮮,滅了高句麗後,留下來傳播華夏文化,即所謂「解九經,倡絕學」,後退居尚州芬達七郡,「教授生徒而終」,其後裔即成為今朝鮮的方氏,這是韓國《溫陽方氏族譜》記載的。
方廷范也是為方氏播衍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他的6個兒子都是以河南固始籍舉子參加唐朝科舉考試及第的。因為6個兒子都考上了進士,所以被譽為「六桂聯芳」。方廷范也被尊為「六桂之父」。其五子方仁載還當上了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方廷范也被賜封為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被引為方姓人的榮耀。
秘書監方仁岳之子方儀,在宋太宗末年,不遠萬里進京呼籲朝廷興學。宋真宗咸平改元下詔興學後,方儀傾其家產辦學,得到各地方姓人的響應,興學之風驟起,使方姓人才脫穎而出,僅「六桂」一支小有名氣的人才就有近百人之多,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的方自蘋,這也可能是方姓名人在宋元明清時期最多的原因之一。
另外,宋金時期,「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將宗翰復取鄭州,陽翟縣民遷於河北」;「金太宗天會六年(1128年),……又遷陽翟等縣民於河北」,其中有方姓人同遷。同時,方廷康的一支後代方緩和,從浙江嚴州府桐廬縣遷往湖南今臨湘縣天井村小元堡。他的兒子,南宋紹定進士方岳,先後遷安徽祁門縣,明朝時又遷湖北嘉魚縣。方廷康的另一支後裔方迪,宋仁宗四年(1026年),由江西南昌府新建縣遷湖北崇陽。
居住沿海地區的方姓人向港、澳、台的遷徙,一般說應當與華夏民族向這些地區遷徙同步。方姓人遷往台灣的記載在清代。據《清史稿》載,順治十一年(1654年),鄭成功曾派一名叫方有的人與明末殘帝魯王麾下的張明振談判,阻止張不聽鄭指揮的分裂行為。另據《第三屆世界六桂懇親大會紀念特刊》載文《源自方雷、方叔後代》說:「南宋時,長官(指方廷范)五代孫麟之、鳳之、驥之及駿之四人由福建莆田入粵。……至於溫陵(福建泉州別稱)為方氏始祖,乃廷范第五桂(方仁載)之後,入泉授武略將軍,因居泉州,為入泉始祖,迄今已十四世矣,其後自漳、泉或其他各地渡台及散居海外各地」。
方姓人移居海外,自古有之。福建刺桐巷方姓人有與阿拉伯人通婚信奉伊斯蘭教的,南宋滅亡時大批人逃亡東南亞,明朝航海業的發展和交流,近代中國人外出經商、留學、外派使團、內外勾結販賣勞工等,都有方姓人隨之外遷。從如今世界各地「六桂堂」的活動情況,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方姓人的較大比例和地位的提高。
在歷史上,宋朝時期(960~1279年)方姓人大約有45萬人,明朝時期(1368~1644年)方姓人有44萬多人,分別約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0.58%和0.48%,分別排列第35和第48位。
據2016新版百家姓排名林方排名第62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3%,分布主要集中於安徽、浙江、河南三省,大約佔方姓總人口的37%,其次分布於廣東、湖北、遼寧、福建、湖南,這五省又集中了33%的方姓人口。安徽為當代方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方姓總人口的15%。
四、歷史名人賢達
作為中國大姓之一的方姓人,出現了許多地位顯赫的歷史人物,為推動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和科技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方姓名人242人,占名人總數的0.53%,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38位。方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8%,排在第25位。方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66%,排在第31位。
推薦閱讀:
※亞歷山大?麥昆:你懂得越多,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
※古典的光輝(上)——偉大的文藝復興(10)文藝復興的落幕
※「爺爺給你些錢,你幫我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好不好?」
※再談網路文學定義問題兼小論文學史虛無主義
※顧城:一個任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