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帝的不容易:大佬不是你想當,想當就能當

孫大帝的不容易:大佬不是你想當,想當就能當

來自專欄讀《通鑒》記 ? 三國部分15 人贊了文章

夏,四月,丙申,吳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

《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三》

磨磨唧唧的孫權,終於也稱帝了。

這一年是西曆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蜀後主建興七年。距離曹丕稱帝,已經過去了九年;距離劉備稱帝,也已經過去了八年。甚至於,距離曹丕封孫權為吳王,也已經有七個年頭了。

到了這一年,孫權終於想起來要稱帝了,天下於是有了三個皇帝。

孫權為什麼要稱帝呢?或者說,為什麼他這個時候才想起來稱帝?

雖然史料中並沒有留下孫權此時稱帝的原因記錄,但是,我們不妨來做一番推測,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孫權最終登上了帝位。

首先,我們得回頭看看孫權這些年在東吳都做了些什麼。

孫策死於建安五年,臨終前,他將孫權託孤於張昭,並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當時,孫權只有十九歲。

孫策之所以會對張昭說這樣一番話,是因為直至此時,孫策集團依然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在江東的

孫策先後趕走了朝廷任命的劉繇、王朗、華歆等長吏,這不僅給孫策集團的統治合法化籠上了一層陰影,更讓「外來侵略者」的身份標籤與他們如影隨形。

在當時的江東人士看來,孫策與袁術簡直就是一丘之貉:孫策最初東下,就是受了袁術的委派。而袁術因為過早稱帝,是最早爛了名聲的諸侯。

此外,當時的揚州刺史部遠沒有如今這麼發達,還有大量的土地被原生部落(山越)所佔據,未被開發,如何讓這些山人臣服,也是孫權要面對的問題。

彼時,由於孫策的去世,很多人對孫氏集團的未來感覺悲觀,紛紛離去。(「時策雖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江、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為意。」)

因此,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孫權承父兄基業,是個坐享其成的官二代。但實際上,孫權和曹丕、劉禪等人所面對的局面完全不同,只要政權的本土化未完成,他在江東的統治就稱不上穩固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什麼叫政權的本土化呢?

就是要能讓當地人——尤其是那些實力派和有影響力的人接納你。

這個對比,以元、清兩朝最為明顯。元朝直至滅亡,都沒有完成政權的本土化。

而孫權當政早年,做的就一直是這件事。

從建安五年到赤壁之戰前,孫權禮賢下士,廣納人才,大量吸納江東本地人士做官。

這其中,包括了:

顧雍(吳郡吳人)、

陸績(吳郡吳人)、

張溫(吳郡吳人)、

駱統(會稽烏傷人)、

吾粲(吳郡烏程人)、

朱據(吳郡吳人)、

陸遜(吳郡吳人)、

周魴(吳郡陽羨人)等人。

翻看《三國志·吳書》,可以非常明顯的發現:有傳的人物中,若是從孫堅、孫策時代就開始跟隨孫氏父子,那麼籍貫各處都有;但是,自孫權時代開始,則大多都是江東人士。

孫權這種廣泛吸納江東士族進入政權的舉措,極大地促進了自身這個外來政權的本土化。

為什麼要吸納當地人士進入政權?就是為了尊重和承認當地人在本地的原有影響力;而本地人通過進入政權的形式,又能將本來就存在的影響力進一步強化。

由此,本來在東漢屬於邊緣人物的江東士族,開始逐步進入歷史的視野,逐漸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而三國還只是這種過程的發端。近百年後,永嘉南渡,東晉把東吳當年做過的事情又重新做了一遍。

歷史的弔詭也就在於此,彼時,東吳士族的代表叫顧榮,是顧雍的孫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


孫權做的第二件事,則是征山越。

當時,祖國的東南一帶還有大量的原始森林,相當多的部族散居於此,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而漢人不論是人數還是定居點,都少得可憐。

有一個證據可為佐證:

東漢會稽郡的轄區,相當於如今福建省的全省以及浙江除太湖平原外的部分。

整個會稽郡的人口,在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時候是48萬。而同期全國人口的總數,是4900萬。

至於孫權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征伐山越,原因則主要是兩個方面:

首先,對外擴張受阻。

孫策之死,是東吳整個政策路線的分水嶺。由於孫權沒有孫策一般的野戰征伐能力,而且自己年幼,尚無根基,所以他只能先著眼於內部統治的穩固,減少過度的對外戰爭可能會帶來的不利影響。

其次,孫權所佔領的土地,遠稱不上富庶。

資源的瓶頸,也迫使孫權只能向內部挖掘。而山越人佔據了如此廣袤的土地,自然很容易就會成為孫權重點關注的目標。

在赤壁之戰前,江東集團的戰爭幾乎全部都是圍繞征山越展開的軍事行動。

翻看程普、陸遜、太史慈、韓當、周泰、呂蒙等東吳將領的履歷,他們幾乎都有「征山越」的經歷。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幸,孫權這兩件事都幹得很不錯。

一方面,他廣納賢才,尤其是招攬江東士族進入政權,使政權逐步本土化,以取得地方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深耕本地,將統治向縱深推進。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權作為一個領袖,至少在東吳內部,已經獲得了極大的認同。

孫權於是將目光轉移向國外,開始進行「海外」軍事拓展。

但讓人尷尬的是,吳國參與的大戰雖然不少,但孫權自己親自參與的,卻基本上都沒有取得什麼成就。

赤壁之戰,

是周瑜打贏的;

與劉備二分荊州,

是魯肅的成就;

偷襲關羽,

功勞主要在呂蒙;

夷陵之戰,

則讓陸遜一戰成名。

孫權自己當然也想找個勝仗打打,挑來挑去,覺得合肥是個軟柿子,於是伸出了魔抓。

可誰曾想一口咬下去,卻蹦了幾顆牙。孫權在一生中前後攻打合肥四次,均無功而返,只白白給駐守合肥的張遼、滿寵等人送了很多刷經驗值的機會。

為什麼孫權會這麼執著的盯著合肥呢?

我們站在孫權的角度來考慮,其實就可以理解了:他需要一場大勝,以證明自己在軍事上的成就。

在國內,他的內政雖然搞得很不錯,但橫向一比較,跟別人的差距馬上就出來了:曹操、劉備,都是戎馬一生的英雄;就連袁紹,也曾親自上過戰場,消滅了公孫瓚。

孫權左看右看,像他這樣只有對內治理能力而無對外戰功的,可能就剩劉表了。

再仔細想一下,他可能還不如劉表呢。劉表接手荊州的時候,遍地狼煙,盜賊四起;而他接手江東的時候,地界上已經相對穩定。

因此孫權迫切的需要證明自己的軍事能力——在這一點上,他與曹丕如出一轍。在他倆這裡,打勝仗並不是為了什麼戰略訴求,就只是為了一個最簡單的原因:增加自己的權威。

魏文帝黃初三年,夷陵之戰後,曹丕和孫權翻臉。魏國三路大軍伐吳,但最終失敗。當時就有人勸進,請孫權做皇帝,但孫權拒絕了。

後來,曹丕又兩次伐吳,均以失敗告終。可在孫權看來,曹丕這三次伐吳雖然空手而歸,卻也並沒有成就得了他孫權。

一直到曹丕去世,再加上諸葛亮在魏國西線上開始北伐,孫權才覺得:良機到了。

孫權很看不上對岸的魏國揚州牧曹休,便讓鄱陽太守周魴找一些山越部落里有名望的——尤其是被北方所熟知的部落首領,去使詐降計,把曹休給騙過來。(「被命密求山中舊族名帥為北敵所聞知者,令譎挑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

周魴說這些部落首領在中原哪有什麼名望喲,這事還不如我自己去呢。

然後就有了我們上一篇所介紹的石亭之戰——鏈接詳見文末。這一役,也就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

此戰吳國大勝。轉年,孫權終於接受了群臣的勸告,願意登基稱帝。此時,曹丕和劉備均已去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乍看上去,孫權在稱帝這件事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是,如果你把孫權的遲疑放到整個三國時期的大背景中去,就可以清晰地發現他行事背後的邏輯與考量。

對內吸收江東士族進入政權,

這解決了統治階層的問題;

征伐山越,開拓本地,

這是在拓展內部的治理能力;

詐降曹休,取得對敵方的大勝,

彰顯的是自己對外軍事實力的強大。

這三項,共同構成了孫權稱帝的合理性。

而如果你翻看整部中國古代歷史,你會發現:歷代開國稱帝,基本上都能滿足以上三條中的內容——有些朝代只能做到一到兩項,而有些朝代則能三項全占。

那有沒有人三項全都不佔也要當皇帝的呢?

當然也有,而且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袁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自以為拿個玉璽,硬生生地湊個讖語,就是「天命在我」了。

而且,袁術在老袁家還並不孤單,近兩千年以後,又有一個人重複了類似的故事。

NAIVE!

這個道理,放到職場上當然也適用。而且,還顯得相當簡單了:

企業的管理者們想做得好,應該怎麼做?

答曰:還是得從能、權、利上下手。

能——在帶領企業在市場上獲得成績;

權——對下級部門有控制力;

利——得人心;

以上,便是渣權在早年尚且還是一個正常人的時候,給我們的啟示。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番外 | 我們的說書時間

關於稱帝,我們借著宮斗大戲的熱鬧,再多說幾句。

對於「皇帝」這個名號要怎麼看,我們一定要退回到當時的環境中去。我們現代人可能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在古代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中,「皇帝」就意味著天下共主

我們不妨拿美國來打個比方:如果美帝國內同時出現了三個自稱為總統的人,那麼這三位仁兄該如何相處呢?

這樣一比較,你就能明白這兩個字的含義了:這個名號,是唯一的。而且相互之間,存在競爭。

很早就有人勸過孫權稱帝。那時候曹丕還活著,孫權剛剛打贏了夷陵之戰,又擊退了曹丕的三路伐吳大軍。當時便有人勸孫權稱帝,但孫權卻很明確的拒絕了。

他是這麼跟臣下說的:

「 我之前接受吳王的封號,只不過是因為劉備即將東來,我們不能兩面受敵,所以只好暫時接受曹丕的封爵,對他虛與委蛇。但你們好像因此就覺得我是個貪圖虛名的人,這個事我可要跟你們好好解釋一下。」

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群臣也就沒有辦法再勸了。

孫權於是就這麼名不正言不順地做了幾年吳王。名義上,他還是大魏天子所冊封的吳王,但是,他卻不用魏帝的年號,而是自己的黃武年號。

直到石亭之戰的第二年,孫權才改了主意。面對群臣的勸進,這一次,孫權終於點了頭。

你可能會納悶,這些大臣是不是一天到晚吃飽了撐著,為什麼要沒完沒了的勸孫權當皇帝呢?

這種時候,你就要揣摩大臣們的心思了:大漢王朝早就不存在了,孫權也沒打算真的當魏國的忠臣。那麼,稱帝應該是早晚的事。而既然未來都已經如此確定,為什麼還不爭先恐後的拍領導馬屁呢?

這種事情,說成了,就是大功一件,加官進爵不在話下。說不成,也傷不到我一根汗毛,畢竟我都是為領導好,領導也不會怪我對不對?這種空手送人情的好事,一輩子能碰到幾回!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孫權點頭之後的準備工作:

民國時候,領袖們想獲得正統性,得寫個《告全國人民書》之類的文件,以昭告天下。而在古代社會則不是這套流程:開國皇帝們不會去跟老百姓掰扯這個。他們說話的對象,是天帝。

在中國傳統的政治語境中,祭天是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因此開國皇帝們在稱帝前,是一定要給天帝寫封信的。

信的內容,主要就是跟天帝做一個解釋,說明白祭祀您的事情為什麼從此以後由是由我來做了。

這種文章,看似是規定動作,但其中其實暗含了皇帝們自認為的執政的正統性,頗值得玩味。

第一個開寫的是曹丕。

他的祭文主要包括了四層意思:首先,大漢失德,「四海困窮,三綱不立,五緯錯行」;然後,根據術數的推演,應該是我大魏來繼承天命;第三,漢帝是禪讓於我,我的手續和程序是合法的;最後,我其實推辭了的,但大家還是公推由我來做皇帝。

曹丕的這篇祭文,主要傳達的是一個正常交接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這是新老交替,革命江山代代都有接班人。

附原文如下:

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

漢歷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窮,三綱不立,五緯錯行,靈祥並見,推術數者,慮之古道,咸以為天之曆數,運終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漢數終之極,魏家受命之符。

漢主以神器宜授於臣,憲章有虞,致位於丕。丕震畏天命,雖休勿休。群公庶尹六事之人,外及將士,洎於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群臣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無統。」

丕祗承皇象,敢不欽承。卜之守龜,兆有大橫,筮之三易,兆有革兆,謹擇元日,與群寮登壇受帝璽綬,告類於爾大神;唯爾有神,尚饗永吉,兆民之望,祚於有魏世享。

可雖然曹丕說的冠冕堂皇,劉備卻不這麼看。在曹丕稱帝半年多後,劉備也給天帝寫了一封信,說從此就要由我來祭祀您了,具體原因和理由如下:

漢朝的天下被篡奪了!這種事情,以前王莽也干過,但是光武皇帝有賴神靈祖宗,最終恢復了基業。如今曹丕篡漢,我劉備不才,也想像光武帝一樣復興漢室,祈求上蒼保佑!

這封祭文的邏輯,也就是劉備必須跟著曹丕稱帝的原因——既然劉備的政治路線是興復漢室,那麼就需要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因此,必須說明曹丕是篡漢,只有我才是恢復漢朝正朔。

打什麼旗幟,走什麼路線,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原文如下: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

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

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脩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

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脩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然後問題就來了,曹丕和劉備都把話說得那麼好聽,剩下孫權又該怎麼說呢?

孫權的祭文是這樣講的:在人間,天帝您一直都是由漢朝皇帝祭祀的。如今曹丕篡漢,無人祭祀,那麼,這件事就交由我來做吧!

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

漢享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氣數終,祿祚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叡繼世作慝,淫名亂制。

權生於東南,遭值期運,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辭行罰,舉足為民。群臣將相,州郡百城,執事之人,咸以為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徵嘉瑞,前後雜沓,曆數在躬,不得不受。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即皇帝位。惟爾有神饗之,左右有吳,永終天祿。

這個邏輯,看上去的確相當牽強。但想來想去,孫權可能也實在是想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孫寶寶心裡也很苦啊:好話都被你們說盡了,老子想當個皇帝怎麼就這麼不容易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 Review -

守護!哥哥身後的東吳!

石亭之戰:把一切,都交給時間

袁術稱帝:蠢得很純粹,也是一種境界

- More -

文字內容原創

謝絕未經授權轉載

三國之前內容已歸檔入

微信公號「喻以流年」

不再搬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不妥請告知刪除

推薦閱讀:

三國死亡事件調查——魏延之死
三國最低調的名將,打得關羽滿地找牙!
三國演義分章節練習
【轉載】笑談三國人物
人生必讀之十三——《三國演義》

TAG:孫權 | 三國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