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從原型批評看蘇童文學小說中的父子關係
4 人贊了文章
本文是一篇文學畢業論文,筆者認為在傳統文化中,父親的形象一直與家庭中的話語權、社會中的主流意識緊密相關,而子輩被迫處於順從或者以微弱的勢力對抗的位置,又或者在深陷歷史的洪流之中與主流意識形態偏離。
第一章對抗型父子關係的歷史原型溯源
第一節相殺模式——本能需求激發的原始衝動
對抗型的父子關係在文學史發展中通過不斷重塑和異化成為原型存在於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蘇童在作品中正是利用了對抗型的父子關係原型,把父子之間相虐相殺的相處模式展示給讀者,從而探究在現代倫理社會中,對抗型的父子模式形成的原因及文化內涵。對抗型的父子關係在祌話傳說和中國傳統文學中反覆被塑造,在各個歷史階段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父子之間的互弒是父子關係惡化的極端。早期人類因為爭奪有限的糧食而互相殺害。然而隨著文明發展,人性的變異使父子相殘的現象屢屢出現。
相殺模式的父子關係表現為父親對兒子拋棄與殺害,無論在神話傳說中還是在歷史所記錄的史實中這種現象都很常見。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父親拋棄和殺害兒子的情況是全球性的共同現象,各個民族和種族的後代對其都有記錄,因此得以作為原型保留下來。著名學者蕭兵在其著作中曾針對棄子母題進行了舉例和分類。陳志良在其著作中也談到「棄兒之風,在原始社會中,非常盛行。其原因為糧食的關係,而對於人口有所限制,如安南有限制二兒的現象。愛斯基摩人更有棄老之風。」事實上有些原始部落為了保留強健的血緣,會殺掉新生兒中身體較弱的子女。糧食缺乏所引起的同族人互相殘殺的局面不足為奇,父子之間爭奪糧食而互相殺害也成為一種正常合理的行為。從倫理上講,中國是以「孝」為綱常之首的社會,父親對兒子拋棄和殺害在「孝道」標準下都是符合情理的。《二十四孝》和《搜神記》里非常有名的「郭巨埋兒」的故事,郭巨殺子養母成為美談。位於《二十四孝》之首的孝感動天的故事,所說的正是舜在稱帝之前,受到其父多次殺害,而舜稱帝之後仍然對父親盡孝有加的故事。還有紂王聽信讒言殺子、晉獻公殺死兒子申生等,都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殺子故事。
......................
第二節相虐模式一道德崩塌後的人性缺失
父子關係中的相虐模式主要表現在對父親形象的醜化和子輩的叛逆行徑。丑父與逆子是指父輩與子輩在相處中並不是正常的父慈子孝,然而也並沒有達到互相殺害和拋棄的極端,而是指父子關係的形態呈現出暴力虐待、控制佔有或壓制剝奪等相處方式,互相表現出的敵對態度和精神肉體上的壓迫行為是丑父和逆子的原型形態的表現,父子間存在的利益、慾望、代溝等問題是丑父和逆子原型滋生的一大原因。
丑父和逆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典型形象,如神話傳說中記載的李靖和哪吒這一對父子,父親把兒子視為大商的妖孽,為了不辱君命想盡辦法除掉兒子,兒子則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父子關係緊張激烈。明清小說《拍案驚奇》所記載的張寅為財把親生父親告上公堂,《百家公案》里包拯從小被父親所厭惡等,這些都說明了父子在相互對待的態度上表現出冷漠、自私、絕情,甚至施加傷害,父子之間為了利益而對簿公堂,更有甚者在父親死後盜棺拋屍等,這些行為都喪失了對父親起碼的尊重。相互虐待的丑父和逆子的形象在古代小說中極為常見,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賈政對待賈寶玉動輒責打,更以「孽畜」等稱之,厭惡之情在小說中隨處可見,賈政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虐待子女的丑父形象。在當代小說中,這類形象再次出現,成為文學家偏愛的主題,蘇童的長篇小說《米》中長兄如父的兒子親手悶死了妹妹,父親五龍親手打斷了兒子的腿;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中,兒子不顧親情割掉了父親的一隻耳朵。丑父和逆子的原型在蘇童筆下被誇大重塑,膽小怕事、懦弱無能、身體缺陷、自私自利的父親和與父親如出一轍的兒子都使父子關係始終處於相虐相殺的對抗之中,這種父子關係不再是食物匱乏時代人們出於本能為了尋求溫飽而殺害對方,恰恰相反,在物質資源越是豐富的年代,人們身上所展現的精神和倫理觀越是匱乏,歸根到底是人性道德的缺失。
........................
第二章父子關係原型形態的多樣化展示
第一節無父與尋父
一、無父與尋父的神話原型
「無父」和「尋父」是人類文學史上一個歷久彌新的母題,也是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型形象之一。在古代神話故事中,「尋父」原型可見一斑,民間故事中精衛填海的初衷就是為了尋找父親,傳說太陽神炎帝有四個女兒,小女兒「女娃」生來麗質、乖巧懂事,但是嬌弱多病,最得炎帝寵愛。炎帝每天早上要去東海指導太陽的升降,直到日落了才能回家,女娃每天看到太陽升起覺得無比開心,但是她並不滿足,決定要去東海尋找父親,由於路途遙遠,體力不支,最終被大海淹沒了。神話傳說有多種版本,不同的版本對精衛填海的解釋也各不相同,由尋父所引發的悲劇實質上是對尋父過程中「執著」命題的讚揚。著名學者田兆元通過對「東」、「山」要素分析得出結論:「炎帝神農氏東進失敗敗在了蚩尤氏的手下,就相當於一次溺水,化為精衛鳥托生是表達對炎帝部落失敗後還保持自己的精神理想,填海表達一種復仇對抗的情緒。」精衛填海其實是對敗亡的部落的精神依戀的執著,也是對故鄉形象的精神重構。學者段玉明提出:「精衛填海或是一段關於太陽的神話,敘述了一段太陽沉沒的故事,精衛是太陽的象徵,它的沉默隱喻了商朝的覆滅,精衛托生的努力不過是要恢復一種舊有的太陽秩序,而其投石填海的鍥而不捨蘊含的是一種商人富國的願望。」根據精衛填海的流傳版本和對其的分析不難看出精衛填海除了讚揚原始人民對自然的征服,同時其也蘊含了在父權社會下,父親、部落、國家三者的統一性,女娃的溺亡與精衛的填海反映的都是對失去的父親形象、敗亡的部落和滅亡的國家的尋找和精神重構。
........................
第二節丑父與逆子
蘇童小說中刻畫了眾多施虐的丑父形象,他們在對待子輩的態度上,或自私自利,或暴力相待,這種父親的原型既具有了傳統父親的棍棒式教育,又具有了現代人性扭曲陰影下極端的折磨式教育,蘇童將傳統的父親形象拆解、褻瀆,在父子關係中對父親形象進行重新審視,揭露人性中的醜惡現象。施虐父親的主要行為特徵是霸道兇殘、墮落浪蕩,在對子輩的教育上動輒採取辱罵、捆綁、毒打的手段,這類父親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出陰暗、扭曲的特點,他們普遍帶有缺陷一一瞎子、瘸子、啞巴、被閹割者等,屬於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備受身體缺陷和心理畸形的折磨。因此父子關係的緊張狀態並不僅僅是由於代際衝突和家庭矛盾造成的,在他們身上有深層的心理原因、文化根源乃至社會根源。這類形象下的兒子在接受父親的「教育」時,呈現出叛逆、極端的方式逃離父親的控制甚至不惜毀滅父親,而子輩在父子關係中往往成為了父親「教育」下的犧牲品,子輩的強烈反抗意識客觀上促成了丑父形象的產生。在丑父逆子關係中,父子關係是雙向的,父子之間行為和心理的共同作用才能呈現出最終父子關係的形態。正如陳少華在其書中所言:「將子輩(自然包括女性)的感受考慮進去,父權中的專制、暴虐及其運作的機制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揭示。」¥這種強烈對峙的父子關係是丑父逆子原型的重新建構,他們身上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倫理下的父權專制和與之對抗的子輩形象,並且具有在現代文明關照下父子關係的極端化呈現出來的原型異化的特徵。
.........................
第三章父子相處模式的多元化表達與心理誘因..........28
第一節父子相處模式的多元化表達...........28
一、生殖閹割的復仇模式...........28
二、代代相因的輪迴模式..........30
第四章父子關係重塑的現實指向.......38
第一節重返家園的失落與理想的缺失...........38
第二節構建和諧父子關係的努力..........40
第四章父子關係重塑的現實指向
第一節重返家園的失落與理想的缺失
結論
父子關係的原型模式自古以來在文學作品中不斷重塑,幾千年以來中國社會所形成的以父權製為主的家國同構的倫理社會是在一代代人們的集體無意識中共同建立起來的。自從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來,父親形象和地位在家庭和社會中就已經確立了,傳統中國,人們備受父權的壓制,「孝」思想的主宰讓兒子覺得殺子養母都是符合倫理常情的,社會對此的推崇和讚揚說明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家長制或者父權制的思想根基。然而,與其相應的,敢於對抗父權體系則被打到了道德倫理的反面加以譴責和批判,因為人們的思想還未解放到敢於對抗父權的程度。而在思想解放的現當代,人們尊重個性、追求自由,個體對慾望的追求更加大膽和急切,這與父輩建立起來的倫理道德觀念發生激烈的碰撞,子輩開始對父輩的形象進行重新審視,對於父子關係的認識逐步升華,父權神話隨之解體,人們開始紛紛對父權制進行顛覆。在傳統文化中,父親的形象一直與家庭中的話語權、社會中的主流意識緊密相關,而子輩被迫處於順從或者以微弱的勢力對抗的位置,又或者在深陷歷史的洪流之中與主流意識形態偏離。
參考文獻(略)
還有問題也可下方評論or私信我——論文情報站
收集大家的問題,發文章來給你們解答!
文章——2018-8-21發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