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侵犯,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守護自己的身體

面對侵犯,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守護自己的身體

23 人贊了文章

前段時間的性侵犯和性騷擾的話題,掀起了一場「MeToo」運動,從美國一直蔓延到全球。成千上萬個女性紛紛以標籤#MeToo做標籤,分享了自己曾經遭遇過的性騷擾或者性侵害的經歷。

沒有這場轟轟烈烈的曝光,那些藏匿在校園、職場、社會中骯髒的偽君子,可能還會繼續猖狂。

我的朋友圈,也有很多朋友訴說起自己的經歷,我身邊大多數的女性,都曾經目睹過,或者曾經親身經歷過這些騷擾。大多數是在大學校園或者剛入職場那會兒,甚至還有是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這些令人噁心的畫面,不管程度深淺都會伴隨著我們一輩子。

01

我高中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個退休主任,之前在局裡當領導,我們有過幾次短暫的接觸,不知道為什麼主任有了我的電話號碼。

當時放暑假,特別奇怪的就是,主任總是尋了各種理由讓我「陪」他去辦點事情,什麼和退休相關的文件需要一個小助理幫忙跑腿啥的,各種聽起來好像很正經的理由,當時的我也沒多想,還真的「赴約」了好幾次。

我也問過別人,「我說一個老伯伯要讓我去幫他辦理什麼文件,是不是很奇怪?」但當時周圍的人卻和我說,「沒事的,就舉手之勞,幫人總不是壞事」。

我幫了三次的忙,可讓我真正覺得警惕起來的,是那個主任越來越「逾越」的舉動,比如在辦理文件的時候會特地讓我挽著他的手,或者是要讓我送他並一定要進去他的家裡,甚至直接給我一本小黃書說「你多消化消化一下,以後會有用的」……最後一次是他在臨別的時候,試圖要用力地擁抱我,但被我強硬推開了。

真的是超、級、惡、心,我那天落荒而逃,嚇了一身冷汗。我當時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就毛骨悚然,之後那個主任所有的信息都被我拉入黑名單。

但自從我開始拒絕那個主任的任何信息的時候,我就開始每天收到許多來自陌生號碼的極度噁心的騷擾簡訊,充斥著各種猥瑣的言語,還有各種陌生來電,直到最後我把手機號碼都換了,這件騷擾的事情才消停。

我當時還小,我有好長几年都不知道到底這件事情背後代表著什麼,我覺得我所感受到的那份不適感,並不會得到任何人的理解,而我當時也不知道這種不適感到底是什麼,如果我不反抗的時候,面臨我有可能的後果又是什麼,這些在當時的我腦海里,都是一片空白。

後來,我才知道,當時的事情就是「性騷擾」,這三個字概括了我所有的不適感。

原來它的形態不僅僅只是我們所知道的強暴、強姦這些,它還包括從行為到言行上的不適感,那種以得逞為目的,包含了居高臨下碾壓式的調戲、騷擾、侵犯為特徵的所有舉動。

02

我們傳統教育這個年代,大多數女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都是被迴避的,我們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世間多險惡,騷擾多噁心,又從何開始,我們身邊需要被這些充斥著的「潛規則」所影響,甚至成了我們爛在心底的那個臭溝水。

我寫文章的今天,看到之前的老朋友們聯名舉報一個學校的老師,那個基本上是我們那個年紀「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的」大面積性騷擾案例。

可長達十年以來,很多人都不敢說、也不知道如何說,甚至更沒有想過那個一直逍遙法外的老師,還有可能被曝光的一天。

可以說,#MeToo這個活動,從2017年能夠席捲全球,正是因為它終於給了我們一個窗口,讓我們去對抗我們內心的「恥辱」,讓我們去反擊那些千瘡百孔犯噁心的脅迫,並且向世界大喊一聲,「我不該是沉默者!」

當終於可以這麼做的時候,我淚流滿面,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時代,可以讓整個社會去正視這些醜陋的強權,讓我們女性的自尊也終於得到一次浪潮般的覺醒。

當我回頭去想我的孩子的時候,我更希望他們所在的年代,無論男女,他們都不會再背負任何這些壓力和秘密。

這不是我們的孩子靠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它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現在是2018年,而我們的孩子有可能現在也同樣面臨著這樣子的事情,可我們並不一定立刻能夠感知到。

我在寫文章的同時,一個粉絲媽媽給我發了一段留言,我看完了之後我說請給我一個授權吧,讓我匿名刊登出來。

我為什麼提倡性教育那麼多年,是因為我一直有個很深刻的感覺,我們的性教育普及中,一直以來都丟失了一個環節,就是如何教會別人自尊,又如何教會自己去尊重別人。

一個真正好的教育,它必須得是系統的、完整的、不偏不倚的,孩子的性教育普及也同樣如此。

別小看小時候可以扒下別人褲子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但這早已跨域了「隱私保護」和「身體界限」的底線,這就不是一句簡單的,「我只是因為好奇」便可以解釋過去。

而女孩子的不知所措,不舒適的感受不分年齡,如果我們沒有幫助孩子守護住那份鋒芒,我們的孩子將來再遇到相似的「侵犯」,也同樣會繼續陷入不知所措之中。

如果孩子遇到「被侵犯」的事情

請引導孩子大聲說不。很多時候,不做一個沉默者,是需要有抗爭的勇氣和實際行動的。

當我們的隱私部位被侵犯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勇氣大聲地告訴對方,「你不可以這麼做」,這背後傳遞的是我們內心是否足夠的堅定,我們能夠強烈地意識到身體是自己的主權,並且願意去捍衛那份主權。

當我們主權意識不夠明確的時候,我們內心會出現躊躇和猶豫,而這份為難,就會成為別人攻陷領土的「可乘之機」。

教哥哥弟弟保護自己的隱私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5211619281911808

我常說的一句話是,越重要的事情越要仔細說,性教育更是如此。

從如何教會孩子認識自我,到如何提供給孩子足夠的隱私常識,再到生命繁衍等基本的問題,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真的能夠把知識內化到身上,在關鍵的時候,能夠賜予孩子勇氣,去充滿力量地吶喊。

《學會愛自己》系列繪本,後台回復「性教育」可以看到我們的專題文章和推薦給孩子的相關繪本

第一次遇到這個事情的孩子,會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判斷這個事情的嚴重程度,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告訴孩子,「這件事情是惡劣的,但這不是你的錯,當對方的行為讓我們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就要向對方說不。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力保護自己的隱私。」

給孩子一個解決方案,讓孩子明白原來我們可以有勇氣去提出不滿、不適和拒絕,而這件事情,並不是我們的錯。

如果孩子「侵犯」了別人

請引導孩子大聲道歉。我時常認為,在養育中是有需要遵循的底線,性侵犯是其中一個。不管再怎麼因為好奇,我們都不應該去漠視或者縱容,孩子做出侵犯別人隱私的行為。

我相信每一個父母眼中,孩子雖然可能並不完美,但是都是自己家的孩子最好,可是正因為我們深深地愛著孩子,所以我們有義務在孩子走錯的時候,告訴他,拉住他,讓他明辨是非,去了解自己到底哪裡錯在哪裡。

性教育除了告訴孩子「身體是自己的,別人不能碰」之外,還需要告訴孩子,我們不能碰別人的隱私部分,孩子的認知形成是從小到大持續灌輸的結果,絕對不可能是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懂的事情。

如果孩子從小缺乏隱私保護的意識,長大後就更加缺乏面對社會的複雜和「潛規則」的勇氣和力量。

引導孩子道歉的時候,要和孩子討論清楚到底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孩子為什麼做錯了,以及如何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裡一定要注意兩個要點:

一是要讓孩子明白「孩子到底錯在哪裡」。父母需要態度堅定地告訴孩子,「你錯在侵犯了妹妹的隱私部位,隱私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去侵犯的」。

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以及錯在什麼地方很重要,孩子再小,我們都有必要讓孩子明白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後果,只有孩子切實地感受到那份道理,孩子才能最終把這些界限記在心裡。

第二個要點是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需要承擔後果,這個過程,可以是一次正經的道歉,也可以是一個自然後果,孩子都需要有主動去嘗試「為自己侵犯別人的行為負責」的機會,所以雙方家庭一起協力把這件事情「對事不對人」的解決,其實反而是可以給到孩子一場很有意義的「性教育保護」課。

退一萬步說,如果對方家庭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有錯,反而反過來指責女孩子亂說,可怎麼應對呢?但其實啊,#MeToo事件便可以告訴我們,如果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的家庭,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自己最不願意成為的那一群人。

身體泡泡:提高身體界限感

要提高孩子對自己身體主權的意識,方法有很多。我在「優陪計劃」的3~4歲階段里(預計8月上線),示範了一個遊戲叫「身體泡泡」,其實就是很好地提高孩子身體界限感意識的日常遊戲。

其中有一個環節的設計是這樣子,我們可以準備若干個呼啦圈,或者用手來示範一個圓形,然後告訴孩子,「這是你身體的泡泡,這是你的個人空間。」

我當時和孩子玩的時候是直接使用呼啦圈,讓孩子進入呼啦圈,請孩子想像一個巨大的泡泡,圍繞在身邊。

和哥哥 Joshua 在做「身體泡泡」遊戲,明確身體界線

完成了這個步驟後,就可以引導孩子去利用氣泡思考個人空間的意義和重要性了,比如引導孩子,「還記得你的泡泡嗎?如果你不願意,你可以不讓別人碰。你可以說,請不要碰我!不要靠近我!」

這些身體界限感意識向生活經驗傾斜的過程,可以採用交叉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也體驗別人的身體主權的界限感,讓自己可以在遊戲中深入得學習「身體主權」的意義。


小時候,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身體主權不容冒犯,而我們更很少被鼓勵如何勇敢去面對和拒絕,等長大後出來面對社會,又如何指望我們一夜之間就能夠懂得「自保」的能力呢?

我們磕磕碰碰、戰戰兢兢,並不是為了滿足某些叢林法則的潛規則,任由那些肆虐的強權碾壓我們,這份難堪和噁心的過往,我萬分不願意我的孩子再遭受哪怕一絲一毫。

性騷擾、性侵犯本質上不分男女,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有可能是其中的受害者,而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守護孩子的身體,善良也該擁有鋒芒。

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自己的身體主權,如何去向侵犯行為說不,更如何去讓自己自尊自愛的同時,能夠尊重和保護別人。

桑德琳·范·德·多芙 TED 《兒童與性,保護還是教育?》

沒有誰會希望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最終變成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偽君子,而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人,我們更需要這份完整而系統的價值觀,只有這份價值觀,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尊自愛,並且懂得尊重和保護別人的人。

—— END ——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關注萌芽研究所BUD,你可以回復關鍵詞?

—「資源」,送10000G國內外前沿的育兒資源包;

—「教養」,送系列孩子成長中最常見的教養問題,附帶解決方法;

—「早教」,學習每個媽媽都應該知道的早教避雷重點和各國早教育兒理念;

—「性教育」,獲取系列專題文章和推薦給孩子的相關繪本。

推薦閱讀:

兒童房如何變成小畫室/讓孩子們盡情創作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冠軍寶座??
你下次就可以更大膽的摸別人屁股了,反正有媽媽保護你
孩子的31個敏感「關鍵期」,錯過就會後悔一輩子!(6)
你們毀了孩子!陪著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TAG:兒童教育 | 兒童性侵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