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中華文明的深刻影響。兼論中華文明的發展傳承。

氣候變化對中華文明的深刻影響。兼論中華文明的發展傳承。

4 人贊了文章

這個題目多少都要牽扯到亞歐大陸上的農業、游牧業的起源。

所以,必須先把工具材料、主要關鍵作物、主要家畜的馴化傳播路線做一個簡單說明。

首先

農業作物

1.8萬年前,馴化水稻,中國廣東英德牛欄洞。

1萬年前,馴化小麥,西亞兩河流域,4000年前傳入中國。

8000年前,馴化粟米,中國內蒙古東部。

8000年前,馴化漢麻,中國中部。

7000年前,馴化棉花,印度南部,1000年前才傳入中國。

良渚考古,按噸出土的稻穀

大家好,我是粟米,狗尾草是我爸爸

古蘇美爾刻板,小麥紋飾在中間

家畜家禽

1.2萬年前,馴化豬,中國廣西桂林。

8000年前,歐洲人馴化了另一個品種的野豬。

1萬年前,馴化羊,中東的伊朗,5000年前傳入甘肅青海地區。

1萬年前,馴化牛,亞洲各地包括中國。

7000年前,馴化雞,中國河北邯鄲。

5500年前,馴化桑蠶,中國河南,4700年前良渚文化區域有了確切的絲織物。

5000年前,馴化馬,亞洲中北部草原。

4000年前,馴化鴨,雁變鴨,分別在埃及與中國完成,區別是品種不同。

4000年前,馴化鵝,中國人把鴻雁變成鵝,歐洲人也隨後把灰雁變成鵝,區別還是品種不同。

4000年前,馴化單峰駱駝,阿拉伯半島。

工具材料

2萬年前,陶器,中國江西仙人洞。

3700年前,瓷器,中國福建永春。

6600年前,黃銅器,中國陝西臨潼。

6000年前,青銅器,西亞兩河流域,大約5000年前出現在中國甘肅。

4500年前,鐵器,土耳其,大約3500年前出現在中國甘肅。

5300年前,絲綢,山東大汶口。

6000年前,車輪,西亞兩河流域,大約4000年前出現在夏朝初期。

5500年前,犁,西亞兩河流域。

做一個小結,

中國馴化作物有:水稻、粟米、漢麻。

中國馴化動物有:豬牛、雞鴨鵝、桑蠶。

中國發明材料有:陶器、瓷器、黃銅、絲綢、麻布。

並在4000年前,游牧大遷徙後。

又獲得了西亞的小麥、羊、輪子、犁、青銅器、鐵器。(後兩個傳播有爭議)

牛在中國南方本身就有,有了犁,牛耕技術就簡單了。

馬被游牧民馴化後,立刻就送到了中國。

獲得了以上人類文明成果,中華文明就開始大發展。

並導致了生產關係變更。

3500年前,殷商,進入青銅時代。500年後,西周進入封建領主社會。

2600年前,春秋末期,進入鐵器時代。300年後,秦朝進入中央集權社會。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

科學技術確實是第一生產力。

4500年前四大文明古國,獨存中國,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人在主食生產上有更多的選擇:

蘇美爾人生產:麥製品、豬牛羊。

埃及人生產:麥製品、牛羊、鴨,啤酒。

印度人生產:麥製品、羊、神牛不能吃。

中國人生產:稻、粟、麥製品、豬牛羊、雞鴨鵝,低度濁酒。

食物的豐富程度,與文明的高度、廣度以及扛傷害能力,是正相關的。

你看,天朝吃貨國,果真名不虛傳!

古埃及人的收割小麥壁畫

古埃及大量的公羊雕塑

獨中國人集齊了人類文明的大部分成果。

擁有

四種主要牲畜,

三種主要糧食作物,

三種家禽,

三種金屬加工方法,

兩種衣服布料來源,

兩種生活器皿燒制方法,

兩種材料的紡織技術,

再加省力的輪子、犁具。

國博,商代,四羊方尊

如果4000年前歷史再重演一次,中華文明一樣可以笑到最後。

接下來:

先把最近一萬年的氣候變化做一個大概的闡述,為方便理解,中間會穿插上一些考古學的重要成果。

9000年前,氣溫緩慢上升,歐亞北部的草原面積開始逐步擴大。

亞洲,

人類開始馴化出牛羊,最早的游牧民誕生。並在接下來4000年的氣候「友好期」,得到大力發展,在中亞草原面積形成了諸多游牧部落,中國北方草原這時候因為沒有牲畜,還不具備游牧的基本條件。

雖然此時已經被中國南方馴化出來,但由於豬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極強,野化能力也特彆強,故不適合放牧,只能圈養,擴散就非常慢,大約6000前才傳播到良渚、仰韶區域。

人類馴化了水稻,小麥,最早的農業種植出現

9000年到5000年前,氣溫逐步爬升,而後緩慢下降。草原面積開始緩慢收縮。粟作農業在內蒙古發芽。

其中,

前期2000年與現在氣溫類似。北方人把狗尾草馴化成粟米,萌生出南北方粟作、稻作兩個農業生產區。

中間1000年氣候更加溫暖濕潤,比現在氣候環境更好,原始農業得到更好發展。

粟作農業從東北內蒙古向南傳播,磁山、半坡仰韶、龍山牛河梁等出現並成熟。

稻作農業從華南往北傳播,河姆渡文化出現,良渚文化萌芽。

後期1000年,在大降溫之前,氣候逐步轉冷,到末期,龍山、良渚發展到鼎盛,中國南北兩個農業文明的基本格局形成。

5000年前到4000年前,氣候在這期間變得比之前更加乾旱寒冷,亞洲中部、中東部的森林開始退化,草原面積隨之擴大,亞洲北部基本連成了一片。

這1000年的氣候逐步變寒冷,當時的華北平原也成為大片的草原,氣溫的下降促使粟作農業開始向溫暖的南方移動。

同時,乾冷的氣候使得亞洲中部的印歐遊牧集團生存更加艱難,他們不得不跟隨羊群,從各個方向去尋找生存的土地。

4500年前,他們首先找到了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堅持了約500年,然後迅速滅亡。

4500年前接著跑到北非,撒哈拉沙漠擋住了大規模南下的道路,這為埃及人贏得了大約1000年的發展時間,直到3500年前的第二中間期,單峰駝的馴化,讓游牧民克服了沙漠環境,他們陸續南下,埃及文明的好運也就到頭了,隨後逐步滅亡。

4000年前,他們騎馬從開伯爾山口闖入印度河流域,200年後,印度文明滅亡。

不要懷疑,我就是摧毀埃及的那駝

最後,壓軸好戲登場。

4500年前,他們一路向東,騎著馬,用木輪車拖著家當,跟隨羊群,終於找到了東亞的大草原,從新疆進入內蒙、甘肅、青海、陝北、山西、河北、山東。

這一時期大致就是「三皇五帝」到商朝前期,年限範圍是4500年前到3500年前,前後歷時約1000年,殷商甲骨文上頻繁記載的「鬼方「等西北方國,就是指的印歐遊牧族群。

這1000年中,東亞發生了很多變化,首先是粟作農業文明被摧毀殆盡,小麥部分替代了粟米,然後是古羌人首先學會了牧羊騎馬,接著中原人學會了青銅製作與煉鐵。

華夏諸族在此期間整體處於挨打學習階段。

挨打的證據主要如下:

1、4700年前,良渚文化莫名其妙地衰敗了,並隨後向南北方各地傳播,究其原因,大概率跟南逃的北方粟作文化有關。目前的證據都比較間接,期待更多直接的考古證據。

2、4500年前,甘肅臨洮馬家窯的「彩陶藝術家「首先被打。

3、4000年前,山西臨汾陶寺城的音樂家、天文學家接著被打。

4、4000年前,陝西榆林石卯城的「石頭建築師」又被打。

5、4000年前,山東濟南龍山的「蛋陶藝術家」也被打。

6、龍山文化的代表一一牙璋器,從4500年前的山東,到3000年前的越南,這中間的廣大區域都有發現。龍崇拜也在這一時期往南擴散,這些都充分說明北方粟作文明被迫南遷。

7、良渚文化的代表一一玉璧、玉琮、玉鉞等玉器形制,也開始擴散,包括饕鬄紋飾、玉器、牛耕稻作、治水造田等先進科技都傳播了出來。

8、4000年前,河南鄭州,夏都陽城被毀,夏朝開始18次之多的頻繁遷都,最後都城在洛陽北的二里頭,毀滅於3600年前。

9、3600年前,商湯與夏桀在洛陽以西的鳴條(運城)進行械鬥,夏敗,殷商立國,到3300年前的商中期,開始與「鬼方「的進行了頻繁的戰爭。

以上,可以看出北方古城市已經毀滅殆盡,這就是華夏諸族在游牧衝擊時付出的部分代價,事實上也促進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和提升。

商代,婦好墓玉琮

山西長安縣,西周玉琮

我是最早的玉琮,快來崇拜我

我是江蘇武進寺墩13級大玉琮

我是龍山玉琮

我是四川金沙10級玉琮

我是良渚標誌性紋飾,樓下兩個都是我兒子。

我是商周時期,標誌性的「饕鬄紋飾」,是不是比良渚抽象多了。

我是山東龍山玉璋

我是四川三星堆玉璋

越南永福省義立遺址的玉璋

一一一一

結論:以良渚為代表的中國南方稻作文化。一定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祖源,而以龍山為代表的北方粟作文化,又是另一個重要祖源,考古證據顯示:北方粟作文化更多符合「逃難」性質。

猜想一:良渚雖然毀滅於北方農耕部落的累年進犯。但良渚是殷商集團的主要孕育者。

游牧民於5000年前陸續到達東北亞草原後,北方黃河流域的城池文化遺址,總的趨勢是逐漸往南搬遷,除了氣候原因就應該是游牧民的壓力。

北方的粟作農們,干不過游牧的蠻族,只能往南跑,一波一波地,帶著農具、種子、青銅等侵入南方稻作區,雖然促進了南北文化融合,但過程肯定是不愉快的。

北方是逃難一樣到處亂竄,中國各地區,包括越南北部到處都是散落的玉牙璋、龍形器,時間地域上完全無規律,逃命要緊還在乎什麼規律。

南方被衝擊只能順著江河遷徙,這很好理解,上古的水稻一般是在亞熱帶種植的,冷一點也沒收成。

所以,玉琮、玉璧、玉鉞這些良渚標誌器物,就先逐步沿江而上直到岷江流域。然後再跟著北方人到處傳播。

商以前的歷史,文物文字稀缺,文獻又被太多朝代動過手腳,到處充滿胡編亂造。

當然也要允許我編一個吧。

大禹作為中原集團首領,老家中原實在沒法待了,只能南下逃難,到了江浙一帶稻作區,他決定賴在當地,說什麼也不想再跑了,然後就上會稽山會盟,還殺了當地防風氏首領。防風族大概率就是良渚文化繼承者之一,大禹的做法實際就是威懾、鎮壓整個東夷良渚集團。

大禹治水,很可能是附會良渚先人的治水能力。把自己神化成英雄,目的是減少土著反抗,維持對江浙土著的統治。(大禹時,良渚已經衰敗了,但大工程與生產能力還在)

大禹死後,傳位給伯益,這個傳位的過程很值得琢磨,伯益本就是東夷集團首領,按道理,大禹的王位傳承該由中原集團說了算,但現實偏偏就是伯益說了算,伯益可能直接決定著大禹的生死。

「史書上,不但把伯益描述成小跟班,位置還都是大禹禪讓的。

縱觀歷史文獻,禪讓都是騙人的」。

伯益為防風氏報仇,帶領了整個東夷集團反抗北方來的大禹,在會稽山附近殺死了大禹,並草草埋了他。

大禹的兒子啟,又進行了一場戰爭,雖然又殺死了伯益,但沒有解決掉東夷集團這個威脅。夏朝以後的頻繁遷都既有西北游牧集團的威脅,又有東夷稻作集團的威脅,夏不到處跑才十分奇怪。

今天,你看到的那個歷史,是周人為了美化粟作農業的先祖,刻意誇大了堯舜禹三位同志的功績,編造出極品的道德素養,為什麼呢?因為寫字的筆掌握在周人手裡,只要能凝聚人心,想咋寫就咋寫。

相反,作為繼承了大部分良渚文化的殷商集團,在甲骨文卜辭上,從來不提堯舜禹。三皇五帝連根毛都不記載。

殷商集團跟夏一致,頻繁發動戰爭有兩個方向,一是西北,這是對付游牧勢力,二是東夷,這是為了維護國本。

殷商比夏稍微好一點的地方在於「殷商集團跟東夷稻作集團有更多的文化傳承關係」。所以殷商的統治比夏更成功,區域也更大,實力也更強。

話說商紂王亡國也是因為討伐東夷,被周武王姬發偷襲成功。

猜想二:良渚一部分流落到了巴蜀,龍山也流落到了巴蜀,它們的在巴蜀地區的融合,造就了三星堆文化。

先看看巴蜀縱目面具與良渚面具的對比。

公元前316年,秦國,司馬錯滅巴蜀。

公元前276年李冰鎮守蜀郡,25年期間,修建了造福四川2300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問題:在司馬錯進攻巴蜀之前,尤其是成都平原,到底是沃野千里,還是汪洋澤國?古蜀王國到底有沒有水利工程?

司馬錯攻蜀前是這樣說的:「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以秦攻之,譬如豺狼逐羊群,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翻譯:「蜀人家財萬貫,我們去佔領了它不但能擴大疆域,它的財富還可以使秦國富民強兵。」

參照前文的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的器物形態全都出現在成都平原上,我有理由相信在司馬錯打四川之前,成都平原已經融匯完成了南北兩個主要文化。

四川這個地方比較奇特,既適合稻作,又適合粟作(或麥作),兩個文化在這裡融合是說的通的。

古蜀國歷代重要方國。

1,蜀山氏,蒙昧時期,在山上晃蕩。

2,蠶叢氏,蠶是栽桑養蠶,嫘祖的傳說也是這一時期,桑蠶是黃河中下游發源的,良渚文化有確切的桑蠶絲織物,叢應該是一種旱作農業作物,具體是什麼我們不要去管他了。史書說蠶叢「其目縱」,見前面的文物圖片,我十分懷疑這個縱目的形象是良渚面具與良渚紋飾結合的一個變種,就像抽象的饕鬄紋飾一樣。

3,柏灌氏,柏是一種樹木,灌是水利專用詞,此時良渚人應該是過來搞水稻種植了。灌就是現在的都江堰市。

4,魚鳧氏,重點是這個鳧,指的是鸕鶿鳥,這應該屬於四川本地土著族群。這時候文化融合應該已經基本完成。魚鳧氏因為跟武王姬發一塊去打過朝歌,武王還冊封了一下杜宇,也就是蜀王望帝一一杜宇,這個是有確切記載的。周朝沒理由在這事上說謊。

從此時開始,歷代古蜀王都姓「杜」,杜本意是指一個樹種。

5,開明氏,叢帝杜靈(鱉靈),湖北人,取代了魚鳧,成為蜀王,廣漢三星堆也就在此時毀滅。成都金沙接著就開始。可見「禪讓「是站不住腳的,史書說叢帝主要功績是開鑿玉壘山(就是都江堰寶瓶口那個山),稻作農業最終主導了四川。

6,開明九世蜀王杜尚,前368年派兵佔了漢中,封他弟弟為苴侯。前316年最後一代蜀王,開明十二世杜蘆,巴、苴聯合(重慶+漢中廣元)找茬。蜀王決定伐苴清理門戶,但很快就扛不住了,不得已,蜀、苴都跑去跟秦國求救,請求幫助(看來重慶人真是傲嬌啊),秦惠文王贏駟二話不說,派了司馬錯過來,乾脆利落幫他們仨解決了矛盾。另一說是蜀王為了秦王的糞金石牛,派五丁開蜀道通秦。當笑話看就好。

這段歷史司馬遷詳細地寫在史記上,原因嘛,就是這個司馬錯不簡單,他是司馬遷的直系先祖。

7,西南區域漢代以前流行一種標誌性器物一一樹形器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稻作特別需要水利建設,跑到四川來的江浙先民,在成都平原上要搞水稻種植,第一條就是要去岷江邊修水利工程,這個不會有疑問,有了岷江引水的治水之利,沃野千里在秦國過來之前已經是廣泛的事實。

秦國,在修建都江堰之前,沒有任何大型水利工程的經驗積累。李冰這個關中人,前半生也不會有這種水利工程的經歷。

李冰修建都江堰,可以肯定,是在古蜀先民的水利設施基礎上,利用秦國的組織手段進行的完善建設。

李冰主要就是接手叢帝杜靈的工程,在玉壘山繼續去開鑿寶瓶口進行引水,完善引水設施的建設,整個過程廣泛採納了「良渚文化」傳承的水利建設經驗。

都江堰修建後,秦國才開始著名的「鄭國渠工程」「靈渠工程」。這就很說明問題。秦國敢建設這些工程,在於有例在前,也有相關技術經驗與人才儲備。

秦國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公元前276年,李冰開建約20年建成。

鄭國渠:公元前246年,鄭國開建約10年建成。

靈渠:公元前219年,史祿開建約3年建成。

我就是屌炸天的「都江堰」,下面的都是我爸爸

良渚水利工程平面圖

良渚,殘存的壩體。

良渚,壩體斷面。

中國廣大的地域,孕育出了南北兩個文明區域,南北兩個文化類型的交流融合,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要源頭。

南方很像是北方的一個安全備份區。

事實上,南方一直是北方侵略者打不穿的「中華神盾」。

5000年來,各路侵略者在南中國消耗的時間最長,損失的力量最多,付出的代價最大,大多數都被直接耗死,以下就是部分事實。

大元立國90年,就是一個被廣闊南方耗死的典型,朱元璋能夠從南到北完成統一,主因是整合了南方的力量,這種由南到北的統一戰爭是難得的案例。

大清立國270年,南方的反清復明活動從未間斷,清末戰亂、革命黨人也從南方發源。

日本全面侵華8年,從1937年盧溝橋開始,1938年就打到中國南方,直到1945年投降,7年時間,日本人的科技優勢也沒有在南方佔到便宜。即使沒有美國對日本的打擊,廣闊的南方一樣可以把日本人耗到精疲力竭。

綜上:

游牧民很努力地蹂躪了北方1000年,但始終無法適應南方眾多的森林河流,以及濕熱的氣候環境。

尤其是游牧民的牲畜,一旦深入到南方森林,就會遭遇各種野獸、昆蟲、疫病,崎嶇的地貌讓遷徙變得痛苦不堪,以上這些主要因素,很快就讓游牧民喪失了南下放牧的興趣,而僅僅把南方當做越冬的去處。

北方漫長又嚴酷的冬季,使牧草成為越冬的關鍵,草原上的食物此時特別匱乏,游牧民南下尋找牧草與食物就成為常態,每當這時,那些連最基本的交易商品都喪失了的牧民,「南下搶劫「就成為必須進行的「工作內容「,畢竟在古代,南方人一不會搞慈善送溫暖,二不會進行財政轉移支付。

南北方的生存矛盾,引發了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史的長期戰爭,北方的壓力促使南方必須以國家的形式組織起了,達到力量均勢才有和平相處的可能。

3500年前,北方粟作區雖然被挨個摧毀,但南方稻作區不但未受影響,反倒加快了南北方的文明融合,最後發展出中華文明。

其中,游牧人又送來的西亞小麥、羊、青銅、鐵、輪子等先進科技。

這些科技為殷商青銅文明奠定了基礎。

嚴酷的冬季,是游牧民永恆的敵人。牧草是草原生存的關鍵所在

如果四大文明是四塊硬碟,其實全部都被游牧民格式化很多次。

中華文明倖存到今天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隱藏了一個安全扇區,廣闊的南方保存了中華文明的源代碼,時機一成熟,代碼又覆蓋回去,生生不息。

再引申一下。

明末清初的氣候大變化,是改朝換代的主要原因。

公元1618年冬月12日,廣東普降大雪,歷時8天。此後連年如此。

公元1623年5月,四川成都大雪。

公元1631年冬,陝西大雪60天,深丈許。

公元1633年冬,山西大雪13天,深丈許。

公元1644年夏,北京,崇禎自殺,清軍入關。

公元1654年冬月,江蘇吳江運河封凍,冰厚3尺,一直凍到嘉興,長江淮河從此時也開始封凍,歷時約5年。

公元1654年冬,北運河封凍期為110天,從11月初到次年3月底。

其中,

1635年到1640年,北方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大旱,黃河斷流,運河部分斷流,引發大面積的蝗蟲災害,並蔓延到淮河長江流域。

1633年到1643年,山西開始大面積爆發鼠疫,逐步擴散到陝西、河南、河北、山東。

明朝財政一年比一年困難,崇禎為縮減開支,在1628年開始裁撤了大部分驛站。其中就包括陝西驛站,李自成失業。

公元1630年,闖王誕生。

接下來的14年時間,頻繁的自然災害,加上明朝末期嚴重的土地兼并,大明財政雪上加霜,在內憂外患之下,已經千瘡百孔、獨木難支。

天災導致全國流民四起,闖王的造反隊伍得以迅速壯大,直到大明滅亡。

清朝得以建立長期統治的因素如下。

1、經年累月大面積的自然災害,嚴重削弱崇禎朝的國家力量。從康熙1664年登基開始,恰好進入長達40年最冷時期,南方不停的戰亂與天災,導致人口嚴重損失,天災長期持續,南方產出減少,資源北運,抵抗力量太過分散不成氣候,這些有利條件,讓清朝得以度過最脆弱的初期。

2、明朝失誤的稅收政策同時造成大範圍流民,為內部大範圍的動亂準備了土壤。

3、一隻老鼠跑進了飯鍋,被一個叫「皇太極」的人逮住,一燒火棍下去,直接就打死了。飯毀了老鼠也死了、多數食客都同意讓皇太極刷鍋重做,畢竟大家還是要吃飯的。這個故事裡,李自成就是「老鼠」,吳三桂就是那根「燒火棍」。

4、權力結構穩定,歷任皇帝都比較勤奮努力,執政較少失誤。

5、對不同民族採取不同統治手段,總結經驗教訓。摸索出很多有效的辦法。

總結:

以上事實,告訴我們關於中國的五個重要知識:

1、從北向南的戰爭,取決於南方人民的抵抗意願與抵抗能力,其他因素在這兩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2、北方几個關鍵防線失守,就會很快淪陷,主戰場將轉到南方,南方一旦普遍抵抗就會導致持久的消耗戰,誰都不要想速勝。

3、在同樣氣候與科技水平下,南方產出遠高於北方,誰只要整合了南方,阻斷資源北送,阻止挑撥離間,反殺北方就能成功。

4、稅收繳納的主力永遠是有錢人,千萬不要把窮人逼成流民。

5、文明能不能持久生存,不但需要一個容納失敗者的地理安全區,還取決於該文明能不能及時變革,掌握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並發展出與生產力相適應的一套生產關係。

以上,對於今天的中國,對於國家的復興,對於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想了解先秦的更多發展脈絡,請看我下面的另一個回答。

殷商的貴族墓墓主有沒有基因檢測是什麼人種?為何不用來反駁現在一套套的「文明西來論」??

www.zhihu.com圖標

原創作品,轉載請表明出處!


推薦閱讀:

TAG:中華文明 | 古氣候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