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痕春雨漫評晚唐史 第十六節 安祿山的上中下三策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史 第十六節 安祿山的上中下三策

222 人贊了文章

對安祿山而言,開局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握有先下手為強的主動權。

但是這個優勢存在的時間很短。因為五六天後,帝國政府就會確定安祿山已造反了;十多天之後,帝國政府就會進入全面備戰狀態;而一個多月後,帝國就會完成基本的戰爭動員。

在這個階段內,安祿山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標準的先下手為強。

過了這個階段,安祿山的軍事行動,就是和大唐帝國硬橋硬馬的開戰了。

因為類似的原因,造反開始後,安祿山最大的困惑就是,在這個優勢消失之前,他應該全力奪取山西?還是全力奪取河南?抑或是兵分兩路,山西河南一塊奪取呢?

誰處於安祿山的位置上,肯定也會對著地圖反覆的分析這個問題。

安祿山的智囊團,肯定也會對著地圖反覆的分析這個問題。

當然了,在這個問題上,安祿山集團的高層,也一度產生各種分歧。畢竟,各種選擇,都是利弊參半的。[注1]

人生永遠會面對類似的困惑。

因為你的能力永遠是有限的,你的目標永遠是眾多的,你應該優先實現哪個目標呢?

你集中力量實現某個目標,就會暫時喪失實現其它目標的機會。

你如果分散力量,哪個目標也想實現,最後通常是一無所獲。

安祿山可以選擇的上策,就是趁帝國政府沒有防備之時,先集中兵力奪取山西。

這種選擇,有三個好處。

第一、山西軍區(河東節度使),從理論上是安祿山的管理的,如果安祿山趁中央政府沒有防備的時候,就大舉進攻這裡,相對容易奪取這裡。而等他反跡明確時,再想奪取這裡,難度就會成倍的增加。

事實上,因為安祿山沒有選擇上策,所以直到安史之亂結束,叛軍也從來沒有真正控制過山西。至少山西境內的兩大軍事重鎮太原、潞州,安祿山從未奪取過。

太原的戰爭價值有多重要,只要我們知道北齊的高洋、大唐的李淵、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發家之地在什麼地方不可以了。這些王朝的發家之地,都在太原。從這裡,我們大約可以看出,在那個歷史階段,太原的戰略價值有多大了吧。

潞州的戰略價值有多重要,我們只要知道長平之戰就可以了,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就在潞州進行的。相關戰爭本身證明,潞州何去何從,值得西北、河北軍政集團打一場傾國之戰。

直到安史之亂結束,叛軍也沒有佔據過這兩個地方,他們對山西的控制力有多強,大家可以看出來。

在平定安祿山之亂時,太原一直是李光弼的大本營;雖然在政府軍大反攻之前,潞州最高軍政長官程千里被叛軍俘虜了,但是叛軍終於還是無法攻破潞州。

第二、佔據山西才可以擁有地緣上的優勢。

翻開中國地形圖,我們就會看到,安祿山的老巢所在地河北以平原為主;而緊臨河北的山西卻是以高原為主。佔據河北的叛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山西,政府軍就可以一直擁有居高臨下的戰略的主動權。

事實上,因為安祿山沒有選擇上策,所以山西兩大軍事重鎮太原、潞州,一直控制在政府軍手裡。在這種背景下,郭子儀、李光弼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隨時可以率軍插入河北。

事實上,顏真卿可以勸說河北官員大批反正,主要說詞就是,山西還控制在政府軍手裡,所以西北軍隨時會大批從山西殺入河北的。希望大家必須得認清形勢;否則政府軍殺過來,你們可別怪政府軍和你們秋後算賬。[注2]

總的來說,叛軍不能佔據山西,除非他會集中兵力困守河北。否則,河北就是會成叛軍最大的空門。

一切是顯然的,只要叛軍敢分兵南下中原,或是從中原西進關中;控制山西高原的政府軍,就可以隨時進東下進攻河北;兵力分散的河北叛軍,面對政府軍這種進攻,通常只能一敗再敗。

所以造反三五個月後,安祿山從洛陽回望河北,似乎只有范陽為中心的地區,孤零零的懸掛著安祿山的旗幟。面對此情此景,安祿山一時都絕望了。[注3]

第三、開局就集中力量奪取山西,然後一路向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打破西北軍事力量的整體部署。因為順著這條路線,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直撲西北軍區。

事實上,因為安祿山沒有選擇上策,所以整個西北就成為政府軍反攻的主戰場。因為西北朔方、隴右、河西三大軍區(加上新疆安西、北庭兩大軍區,就是五大軍區),一直完整的保存著,並且控制在大唐帝國手中,只要大唐帝國與回紇、土蕃實現某種默契,就可以大舉反攻了。

因為安祿山後來僥倖奪取了長安,所以我們常常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安祿山對西北的控制力非常強大。其實呢,安祿山對西北的控制力非常有限。

因為叛軍雖然控制了長安,但是西北的五大軍區(帝國多一半的軍事力量都在這裡),始終控制在大唐帝國手中。大唐帝國一直無力反攻,僅僅是因為與回紇、土蕃無法達成共識。如果大唐帝國只有安祿山一個對手,就安祿山留守西北的軍隊,估計不夠大唐帝國伸筷子一夾。

通常的歷史書,總會有意無意的模糊這個事實,所以看到後來大唐帝國大舉反攻時,一個多月就打得叛軍磚崩瓦解,常常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因為簡單的看,好像就是唐肅宗就是靠一個太子(或搶班奪權而來的皇帝)稱號,擁有了神奇的力量。

當然了,再簡單的看,好像就是四千回紇軍神功無敵,所以才取得這樣不可思議的戰果,其實呢,我們也不想一想,如果回紇四千軍隊就有這種神功,那回紇派上四萬大軍,豈不是當時就可以實現滿清後來的成功?

其實呢,大唐帝國可以翻盤成功,是因為西北三大軍區(加上新疆兩大軍區一共是五大軍區),都完整的控制在大唐帝國手中。關鍵是,整個西南、江南還控制在大唐帝國手裡,只要大唐帝國能與回紇、土蕃實現一定的默契,隨時都可以大舉反攻叛軍的。

看到我這樣分析,也許會讓人感覺,如果安祿山選擇上策,就能如何如之何了。其實呢,上策自然有很多優點,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選擇上策,一旦在前線遇挫,安祿山就沒有什麼迴旋餘地了。

一切是顯然的,安祿山在造反之初,就全力爭奪這種駐軍眾多,而且地形複雜的地區;並且直逼大唐軍事主力雲集的地方,很容易開局就一再受挫的;甚至而言,一開局就讓政府軍打得抱頭痛哭,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開局如果打成這樣,安祿山只會敗得更慘。

總的來說,選擇上策,僅僅是存在一舉摧毀帝國主要軍事力量的機會。在實際操作中,誰滅了誰,還真是不一定的事。

因為類似的原因,安祿山選擇了下策;當然走著走著變成了中策。

安祿山可以選擇的下策,就是趁帝國政府沒有防備之時,先集中兵力奪取河南。

這種選擇,好處也有三個。

第一、整個河南地區地形簡單,利於騎兵作戰,而且相關地區沒有駐軍,在中央政府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安祿山就集中力量大舉進攻這裡,應該可以迅速席捲這裡的。

第二、整個河南地區經濟富裕,奪取這裡就可以讓叛軍擁有一個廣闊的後勤基地。在這種背景下,就算戰爭進行的不是太順利,安祿山也有足夠的迴旋空間。

從這兩點去看,安祿山選擇下策,開局就可以很容易取得一系列重大的勝利,並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廣闊的後勤基地。

處於安祿山的位置上,相信人們都會很容易做出這種選擇。因為趁自己握有先下手為強的機會,先開局取得一系列重大勝利,並奪取廣闊的後勤基地,怎麼看,也比在敵強我弱之際,上手就和大唐帝國決戰好啊!

第三、奪取河南,向南還可以威脅帝國政府的大後方,一切是顯然的,安祿山佔據河南,整個江淮就會震恐。

更主要的是,江淮地區也沒有駐軍,如果進行的順利,安祿山派軍長驅直入江南,一舉就可以把大唐帝國的統治秩序,最大限度的打得偏離軌道。

事實上,安祿山叛亂時,最大的突破口,其實就是南征的軍隊一舉突破大唐的江淮防線,直插入江南腹地。如果能實現這一步,即使安祿山會失敗,但是大唐帝國想翻盤,那難度可有點高了。

但是這種玩法,多少有些太保守。

因為這種玩法,意味著安祿山奪取山西的機會,會變得越來越渺茫。因為安祿山反跡明確後,大唐政府就會全面布防,在這種背景下,山西那種地形複雜、背靠西北,而且擁有成編製軍隊的地區,估計就無法奪取了。

我前面說了,在地緣上,山西對河北、河南都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如果安祿山開局不能佔據這裡,在戰略上一直就會陷入被動之中。

更主要的是,從理論上,選擇下策,可以很容易席捲江南,並且直插江南,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顯然沒有那樣簡單。

是的!整個中原、江淮都沒有駐軍,但是帝國一旦進入戰爭狀態,相關地區馬上就會組織起大量的軍隊。所以,表面上這裡是一塊沒有骨頭的肥肉,你可以隨便啃它,但是真的啃開時,你會發現,這裡也有很多骨頭,更有很多可能刺破你喉嚨的碎刺。

最要命的還在於,在這種背景下,大唐帝國西北軍的主力兵團會完整的保存著。隨時可能實現大舉反攻。

安祿山可以選擇的中策,就是趁大唐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兵分兩路,一舉把山西、河南全部奪取;然後在此基礎上再謀求擴張。

問題是,這種目標實在有點太大;以安祿山的實力,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這樣玩的結果,恐怕就是白白錯過握有先手的良機,於是與大唐政府在山西、河南都打成僵持戰,然後只能等著坐困而亡。

這種所謂的中策,其實就是想握有上下二策的優點,結果會把上下二策的缺點也全佔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面對類似的困惑。

熊掌我們想要,魚我們也想要;我們全力以赴追求,最多也只能得到一樣。我們應該追求哪一個呢?得到一個,就會喪失另一個。如果我們兩個都想得呢?常是一個也無法得到!

總的來說,大唐帝國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它有近千萬平方公里;它有幾千萬人口,戰爭潛力一旦挖掘出開來,可以動員出上百萬的軍隊。

就安祿山擁有的那點資源,想一舉把大唐帝國吞吃下去,難度實在不是一般的大。

說到里,也許有人會問,上中下三策,哪種選擇更好呢?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

總的來說上中下三策,永遠是各有利弊。如果你玩好了,哪一策也不錯;如果你玩不好,哪一策也有致命的危險。

選擇上策;你玩好了,就可以趁大唐帝國沒有反應過來時,一舉奪取山西,然後以此為基礎,深入西北,把帝國的政治、軍事重心(西北地區)徹底打殘、接管了。

如果玩不好呢?肯定是剛剛開局,就會讓帝國政府把你打殘的。如果你因此失敗了,後人在評論這段歷史時,難免會說了,你開局之時,不先鞏固自己的實力,在敵強我弱之際,就哭著喊著與對手決戰,你腦袋沒有讓驢踢過吧!

選擇下策,你玩好了,就可以趁大唐帝國沒有反應過來時,一舉奪取河南,然後以此為基礎,派偏師壓制來自關中、山西的政府軍反攻,同時派主力大軍殺入江南,把帝國的經濟重心(江南地區)打殘了、接管了。

如果玩不好呢?肯定是喪失重創帝國政治、軍事重心的機會,也無法奪取帝國的經濟重心,最後面對政府軍的大舉反攻,當時就崩盤了。

事實上,叛軍一直表現的咄咄逼人,卻終於讓大唐帝國一戰打得磚崩瓦解,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而安祿山因為開局不久後抓住大獎,所以直接玩成了中策。

於是叛軍佔據關中,但是無力向前推進擊潰政府軍主力;於是叛軍在南線,無法插入江淮;當然了,在山西戰場上也無法打開局面。最後,等大唐帝國與回紇土蕃達成默契後,馬上就面臨磚崩瓦解的局面。

看到史書排列的上中下三策時,我們常常會認為,上策優於中下二策,無非是因為上中下三策,通常是以激進保守排列的。而處於局外,站著說話不腰疼,自然會認為激進的選擇最好。

其實呢,如果上中下三策真有明顯的優劣,他們怎麼會並排出現,供決策者選擇呢?

事實上,人生的道路上,永遠存在上中下三策的選擇。

一切是顯然的,現在遇到一個問題。你是不計代價的全力去做呢?還是處處留手,希望進能攻、退能守呢?抑或是在這兩種選擇之中,折個衷呢?

哪個選擇好呢?

以空對空的說,人們難免會認為不計代價的全力去做,是最優的選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人們通常都會選擇下策的。當然了,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翻開史書,選擇下策失敗的案例實在太多了,多的,以至於人們認為,下策就是一種愚蠢的選擇。

以空對空的說,在許多時候,想取得勝利,只有兩種方法。

第一、快、快、快,還是快。

第二、冒險、冒險、還是冒險。

總而言之,不要總想著留後路,更不總想著有後路,你既然敢幹這種事,你就要不代價的狂賭。

問題是,作為當事人,顯然會有不得已的苦衷。

因為你想選擇冒險的策略,你的小弟會認同嗎?因為眼前肥羊一般的目標你不攻擊,直接選擇如虎如狼的目標攻擊,你沒事吧!

總的來說,事關自己利益時,人們都容易前怕狼後怕虎,而且誰也容易高估穩紮穩打的勝率。因為樂觀的看,穩紮穩打的方案,會讓你的後方更鞏固,會讓你擁有更多的資源;在此基礎上,你與對手再決戰,勝算應該更大;問題是,因為類似幻想,而死在造反路上的人,實在太多了。

分析歷史時,人們容易居高臨下的品評。就是因為我們認為,歷史上的重大的決策,就是非A即B的對錯選擇,歷史當事人選擇A敗了,那選擇B肯定就能勝利。

問題是,歷史上的重大決策,從來不會這樣簡單。

我們現在能想到的解決方案,在當時,通常都會擺在決策者的桌上,供他們挑選。就好像,我們人生的許多重大選擇時,各種可能想到的方案,其實都會擺在我們面前,剩下的事,就看你如何挑選了。

總的來說,哪種選擇也是有利有弊的。面對這種選擇,我們很難說哪種選擇正確,也很難說哪種選擇錯誤。因為單純的選擇本身,並不能證明什麼。事實上,任何一種選擇,也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前一段時間,網上非常流行一篇文章。那就是老話說了........。總而言之,老話東說東有理,西說西有理。老話看多了,你會感覺跟沒看一樣,因為正話反話都讓老話說了。

其實呢,這才是人生困惑。

簡單的看,它很簡單。當你身臨其境時,你會發現,好像從來都是左右為難的選擇。好像怎麼選擇也是錯,但是怎麼選擇,好像也是對的。

歡迎大家關注下一節 唐玄宗的應對

[注1]:賊之未反,邈為謀,聲進生口,直取洛陽,無殺光翙,天下當未有知者,賊不從。何千年亦勸賊令高秀岩以兵三萬出振武,下朔方,誘諸蕃,取鹽、夏、鄜、坊,使李歸仁、張通儒以兵二萬道雲中,取太原,團弩士萬五千入蒲關,以動關中;勸祿山自將兵五萬梁河陽,取洛陽,使蔡希德、賈循以兵二萬絕海收淄、青,以搖江淮;則天下無復事矣。祿山弗用。

[注2]:命崔安石等徇諸郡云:「大軍已下井陘,朝夕當至,先平河北詣郡。先下者賞,後至者誅!」於是河北諸郡響應,凡十七郡皆歸朝廷, 兵合二十餘萬」

[注3]:思明墜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折槍歸營,奔於博陵;光弼就圍之,軍聲大振。於是河北十餘郡皆殺賊守將而降。....賊往來者皆輕騎竊過,多為官軍所獲,將士家在漁陽者無不搖心。祿山大懼,召高尚﹑嚴庄詬之曰:「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汝自今勿來見我!」尚﹑庄懼,數日不敢見。

推薦閱讀:

漢高祖劉邦:第五十八節 淚痕春雨剩餘回復(二)
漢高祖劉邦:第五十九節 淚痕春雨剩餘回復(三)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史 第32節 如果太子沒有北上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歷史 第十九節 巨星閃耀下的歷史

TAG:淚痕春雨 | 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