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如何學習,是一項終極生存技能

學會如何學習,是一項終極生存技能

5 人贊了文章

說起科技發展,大多數人想到的是飯碗被人工智慧搶去的情景:工廠流水線用機器人代替工人,快遞公司用機器人分揀,報社媒體用機器人寫稿,銀行用機器人代替櫃員工......

其實,舊職業被淘汰,新職業也在湧現。10年前,根本沒有人能夠想像今天會有主播、微電影策劃、私人旅行策劃師、收納師這些工作。微軟公司曾經推出了一個報告,其中提到:三分之二在校生未來從事的工作,現在還沒有出現。

所以,在科技發展面前,真正讓人擔心的不是舊飯碗被搶走,而是新飯碗不知道在哪裡。

選個熱門專業,畢業對口就業,學個一技之長,拿個鐵飯碗,這樣的想法已經很難實現了。那些成為主播、微電影策劃、私人旅行策劃師、收納師的人,在這些職業出現之前,哪裡有專業讓他們學習?哪裡有培訓讓他們參加?他們只能靠自我學習、自我摸索。

烏爾里希.伯澤爾在《有效學習》中就提出這樣的觀點:

在一個事實、數字可以像水一樣自由流動的數據世界當中,當汽車都能夠自動駕駛的時候,我們必須快速高效地掌握專業技能。學會「如何學習」,將是專家們所說的「終極生存技能」,這是現代社會超越其他一切技能的關鍵能力。因為一旦學會了如何學習,你就可以學習任何事物。

烏爾里希.伯澤爾是美國國家智庫進步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大學畢業以後,他就一直研究關於學習方法的課題,他的文章經常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一線國際媒體上發表。

《有效學習》除了是他的研究成果,也是他親身經歷的總結。

伯澤爾小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他的第一次留級竟然發生在幼兒園,小學的時候被叫去接受殘障兒童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醫生對他做了評估,認為他完全不具備學習能力。

後來,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他掌握了幾個基本的學習方法,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他慢慢找到了學習的竅門,學業越來越好,最終被一所常青藤學校錄取。

可以看到,他的轉變始於「掌握了幾個基本的學習方法」,他的經歷為《有效學習》這本書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改變學習效果的關鍵,也是改變人生的關鍵。

烏爾里希.伯澤爾

伯澤爾指出,未來的人才需具備兩種能力:

一是解決「非結構化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能夠解決那些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

二是洞察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能夠根據現有信息,發現別人看不到的內在聯繫,提出新的見解。

光靠坐著聽課、看書、劃重點、背誦這些傳統的學習方法,是沒辦法學會這兩項能力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套系統的學習方法。這套學習方法包括六個步驟:

找到價值感

聚焦學習目標

提升知識與技能

付諸實踐

融會貫通

反思與回顧

這六個步驟不只對學習過程做了清晰的劃分,更是解答了三個關於學習的難題:

為什麼總是學不好?

如何才能學好?

如何才能進入高手的層次?

一、為什麼總是學不好?

學習很費勁,可能是沒弄清楚到底該學什麼。

如果要學習經濟學,就找一本大部頭的教材,看書、聽課、劃重點、背誦專業名詞和相關定理,這樣的學習,學的其實是專業名詞和定理。

伯澤爾認為,學習的目的,不是記住某個知識,而是學習一整套的思維方式。學習知識與技能就是為了能夠看懂我們的自身經歷,並解釋我們所處的世界。達到這樣目標的學習,才能說是「有效」的學習。

學習經濟學,就要學習如何用經濟學的的思維看問題、分析經濟社會的各種關係,而不是僅僅記住專業名詞和定理。

因此,總是覺得花了很大功夫卻學不好一個學科,其實是搞錯了學習對象,把精力都放在了孤立的知識點上。

二、如何才能學好?

伯澤爾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學習方法,其中具有啟發意義的是下面四個,這四個方法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學習是一個人自己的事情,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跳出自己的視角、與外界進行交互。

1.運用元認知

書中指出,元認知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佔40%,而智力方面的影響只佔25%。元認知的作用是很明顯的。

運用元認知,就是用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監測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進度,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怎麼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

我的目標是什麼?

我需要更多背景知識嗎?

我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學習這個概念嗎?

我取得進步了嗎?

無論是在開始學習之前,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應該適時跳出來問一問這些元認知問題。

2.勇於試錯

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不可能不犯錯。

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中提到過「僵固式思維」的人,這種人很難容忍自己犯錯,如果一件事做不好,就認為是自己沒天分、不夠聰明,甚至很失敗。 如果抱著這種思維,學習水平就會一直停留在直線上,容易鑽牛角尖走入死胡同。

其實,在某個問題上犯錯會加深印象,讓理解更為深刻,勇於試錯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當犯錯的時候,不要馬上急著給自己貼標籤,說「我真蠢」「我做不到」之類的,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專業技能上。要這樣想:

我在這件事中能學到什麼教訓?如果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我應該怎麼做?

在錯誤中改進,遠比做得完美更重要。

3.尋找反饋

一味去學,卻不知道自己學得怎麼樣是浪費精力的學習。

練習舞蹈的人,必定要找一面大鏡子對著鏡子跳,不然,他怎麼知道動作是不是標準、做得好不好看呢?對著鏡子跳舞就是一種尋找反饋的行為。

尋找反饋,首先要找到一個對照的標準,每學一段時間,就要找找自己和標準的差距在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差距,然後根據這個差距來改進。

請一位老師也是尋找反饋方法,老師有專業的眼光,能容易找到你的問題,告訴你哪裡做得不好,知道了不好的地方,就容易改進了。

4.輸出實踐

只有單向的輸入沒有輸出,也是學不好的原因。輸出可以幫助梳理學過的內容,讓思路更清晰。

將你所學的東西教給別人就是一種輸出。教會別人的前提是自己理解透徹,所以教別人能倒逼你學透學明白。

另外,寫作也是一種很好輸出的方式。李敖就曾經說過:最好的讀書辦法是為了寫作而讀書。 所以,想要讀懂一本書,就寫讀書筆記、寫書評,發表到網上,讓別人討論,看別人的反饋。

還有一種輸出方式是實踐,就是現學現賣,直接完成一個任務,比如,學習PS就直接拿張照片進行修圖,修圖的過程就能更熟悉軟體的各個功能、各種操作,同時也就直觀體會了什麼是亮度、色調、銳化等等。

三、如何進入高手的層次?

學習一門知識,最難的是質的改變。是否建立了自己的系統思維,做到了知識的相互融合,是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伯澤爾在《有效學習》中提到了下面促進質變的方法:

1.發現知識的底層邏輯

理解知識的底層邏輯,就是要建立知識之間的聯動,《有效學習》中有三種方法可以借鑒:

第一種是歸納思維。

一個原理之上會存在多種表象,但是單看一個表象,很難提煉出背後的原理,我們需要觀察多個表面細節不同的實例,才能找到其背後的共性。

書中給出了一個研究結果:人們通常需要嘗試六七個例題後,才能掌握這個問題的深層結構。

所以,無論是記憶知識,還是解題測試,都要避免不停的練習同一個內容,最好多看幾個不同的例子變換著練習。「舉一反三」其實效果不是太好,我們應該「舉七反三」。

第二種是假設推測。

假設推測有三個基本步驟:

提出假說

驗證推論

提出解決方案

比如,你覺得頭痛但不知道原因,你就會開始設各種可能性因素:可能是最近壓力大,可能是辦公室空調一直對著吹,可能是旁邊裝修雜訊的影響.....這是提出假說。

然後,開始逐項排查。如果你認為是空調的緣故,那麼就調整空調的風向、調高溫度,結果在這之後頭痛緩和了,這是驗證推論。最後,你可以斷定是空調造成了頭痛,這是提出解決方案。

假設推測的方法無論在科學、哲學,還是日常生活中都經常被使用。

第三種思維方法是類比。

類比的思維過程是:

發現A和B很相似,A有某個屬性,於是推測B也有這個屬性。

比如,你怎麼斷定哈士奇和柴犬都是狗?因為你通過觀察,發現它們的身體構造、生活習性、繁衍方式都一樣,可以斷定它們是同一類生物。

歸納、推測假說、類比,本質過程都是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並且將舊知識和新知識關聯在一起,經過這些思維訓練,我們的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分離,而是聯結成網了。

2.進行慢思考

慢思考的作用在於對所學知識進行反芻,讓大腦對知識進行內化。

在學完一門知識以後,給自己留出一段時間,安靜的寫一篇讀後感,或者洗澡的時候與自己對話。不需要按照什麼固定流程做既定的事,重點是自由、平靜的放空,這就是慢思考。

細心留意可以發現,我們的靈光乍現,往往都是離開本來的思考過程完成的。比如,你在書桌前寫一篇文章,對著電腦坐可能思路不流暢,但是,當你離開書桌去倒水喝,慢慢踱步的時候竟然冒出了最好的構思。

慢思考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方法,但是作用不可低估。

回到「學習」這件事上。現在,「終身學習」、「知識付費」越來越火,幾千上萬元的課程,不少人買起來毫不手軟;購買十幾個甚至幾十付費專欄、參加各種付費社群的人也不在少數。

什麼都想學,一方面可以說是求知若渴,但另一方面卻說明了目標的缺失,其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想要魚,必先要學會漁,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學習「如何有效學習」本身,也許是這個時代學習者的最佳策略。

推薦閱讀:

寫在專欄文章開始之前...
案例:新任項目經理如何做好第一次工作彙報?
你和你的dream job之間,到底差幾步?
我對讀書和職業選擇的淺見
有一種病叫:趁著年輕我想做點傻事

TAG:教育 | 高效學習 | 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