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Illumina的SNP晶元原理

【轉載】Illumina的SNP晶元原理

4 人贊了文章

Illumina的SNP晶元原理

Illumina的SNP生物晶元的優勢在於:

第1,它的檢測通量很大,一次可以檢測幾十萬到幾百萬個SNP位點

第2,它的檢測準確性很高,它的準確性可以達到99.9%以上

第3,它的檢測的費用相對低廉,大約一個90萬位點的晶元(每個樣本的)檢測費用在一、兩千人民幣

Illumina的生物晶元系統,主要是由:晶元、掃描儀、和分析軟體組成。

Illumina的生物晶元,由2部分組成:第1是玻璃基片,第2是微珠。

這個玻璃基片,它的大小和一張普通的載玻片差不多大小,它起到的作用,就是給微珠做容器。

在這個玻璃基片上,通過光蝕刻的方法,蝕刻出許多個排列整齊的小孔。每個小孔的尺寸都在微米級,這些小孔是未來容納微珠的地方。小孔的大小與微珠正好相匹配,一個小孔正好容納一個微珠。

微珠是晶元的核心部分,微珠的體積很小,只有微米級。

每個微珠的表面,都各偶聯了一種序列的DNA片段。每個微珠上,有幾十萬個片段,而一個珠子上的片段,都是同一種序列。

這些DNA片段的長度是73個鹼基,而這73個鹼基又分成2個功能區域。

靠近珠子的這一端的23個鹼基的序列,被稱為Address序列,它也是DNA片段的5端。它是標識微珠的標籤序列。標籤序列,通過鹼基的排列組合,得到許多可能,每種序列,就是相應微珠的身份證號碼(ID號)。

DNA片段上離珠子遠的那一端的50個鹼基,也就是3端的序列,被稱作Probe序列,它的作用,是與目標DNA進行互補雜交。

一種Address序列,就對應了一種probe序列。它們之間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

1.

在Illumina生產晶元的過程當中,是把要做晶元的幾十萬種微珠,按設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好,撒到玻璃基片上。微珠隨機地落入基片的小孔當中,然後,通過檢測晶元上每個小孔當中的微珠上的Address序列,就可以知道,這個小孔當中是哪種微珠。

2. 又因為Address序列和Probe序列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這樣,也就知道了每個小孔當中,有哪種Probe。反過來說,也就知道了每種Probe分布在哪幾個小孔中了。

所以,Illumina公司出廠的每一張晶元,都要跟一個「.dmap」文件。這個.dmap文件,標註了每一張晶元上,每一個微孔當中,分別是哪種微珠。

用戶做完晶元實驗,得到掃描數據後,要從Illumina的網站上下載這張晶元的對應dmap文件,然後才能解讀這張晶元。

在一張晶元的一個反應(樣本位)當中,每種珠子平均有約15顆或更多。

說完了Address序列的功能,接著我們來說Probe序列的功能。

Illumina的生物晶元掃描儀,是掃描2種(熒光)顏色的:紅色和綠色。而鹼基有4種:A、C、G、T,要用2種熒光顏色,在一次實驗當中,就區分出四種鹼基,就需要一些巧妙的設計。

在Illumina的SNP晶元Probe設計上,先把要檢測的位點,分成2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比較簡單的,我們先舉例來說明。如果一個SNP位點的野生型是「G」,突變型是「A」,那麼就設計一個探針。這個探針的3端的最末一個鹼基,就挨著這個SNP位點。

在實驗過程當中,目標片段通過互補雜交,結合到這個探針上,然後,加入四種帶標記的雙脫氧核苷酸。其中A、T兩種核苷酸是用DNP(二硝基苯)來進行標記的。C、G兩種鹼基是用生物素來標記的。同時,加入聚合酶,聚合酶就會在探針的3』末端,加上一個雙脫氧核苷酸,並同時捎帶連上一個標記物。

接著加入綠色熒游標記的鏈霉親合素,紅色熒游標記的抗DNP的抗體。綠色熒游標記的鏈霉親合素與生物素特異地結合,讓帶生物素的C、G鹼基顯出綠色。紅色熒游標記的抗DNP的抗體與DNP結合,讓帶DNP的A、T鹼基顯出紅色。

並且進一步加入生物素標記的抗鏈霉親合素的抗體、和DNP標記的,抗異種抗體FC端的抗體。加入這兩種抗體的作用,是使熒光信號得到進一步的級聯放大。

抗體結合完了之後,經過清洗,把遊離的抗體都給洗掉。在掃描儀下進行掃描。

如果發出的光是綠光,就說明這個SNP結合的位點,是個「G」鹼基的純合子。如果發出的是紅光,就說明這個SNP位點是個「A」鹼基的純合子。如果既有紅光、又有綠光,而且兩種顏色的光的光強差不多,就說明這個SNP位點是一個「A」和「G」的雜合子。

說明了上面的道理,那麼,A-C、A-G、T-C、T-G,這四種SNP情況都可以理解了。因為它們長出來的鹼基,最後都會被染成不同的顏色,所以,可以被輕鬆地區分。

那麼,接下來,你就會想,對於A:T,或者C:G型的SNP位點,該如何來區分。因為「A:T」會有同樣的紅色熒光,「C:G」也會有同樣的綠色熒光。

好,接著我們就來說,這第二種情況的SNP位點的區分方案。

剛才我們說了,第一種SNP位點的區分方案,是把探針設計到緊挨著SNP位點,但留出SNP位點,讓下一個延長的鹼基,按照互補原則,根據SNP位點的鹼基來生長。

那麼,這第二種情況的SNP,在設計探針的時候,最後一個鹼基,是蓋在SNP位點上的。而且是設計2種探針,如果SNP位點是「A」和「T」,那麼探針也設計「A」和「T」。並且分別蓋在SNP位點上面。

這2種探針,在與目標DNA片段結合的時候,如果最後一個鹼基是互補的,那麼接下來的延伸反應就會發生,新的帶標籤的雙脫氧核苷酸就會被加到探針鏈上。再接下來,就會被熒光抗體染色,在激光掃描的過程當中,就會發光。

反之,如果最後一個鹼基是不互補的,那麼接下來的延伸反應,就不會發生。當然,也就不會有標籤加到探針鏈上,再接下來,熒光抗體也就不會將之染色。在後面的激光掃描當中,就不會發光。

激光掃描的結果,如果末尾是A鹼基的探針發光,而末尾是T鹼基的探針不發光,那麼說明目標SNP位點上是一個「T」的純合子;反之,則是「A」的純合子;如果A和T的探針都發光,而且發光強度差不多,那說明SNP位點上是一個「A」和「T」的雜合子。

理解了Illumina的SNP晶元的工作原理,也就理解了它為什麼準確率比較高。因為它是通過「紅」或「綠」,和「有」或「無」,來區分一個SNP位點到底是哪種鹼基的。

注意,探針是灰色的,基因組DNA片段是藍色的!!!

轉自生物通and陳巍學基因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能讓深惡痛絕在自己的身邊的老鼠滅絕呢
積極情緒的小秘密
你知道植物界也有一大波光棍嗎?
身體的各個部位有多神奇?
臍帶幹細胞有必要保存嗎?

TAG: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