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迴避社交真的不是因為內向
文/叢非從
1
本來我想說,內向是一種病,想想還是算了,畢竟我也很內向,罵自己好像不太好。
其實內向也挺好的,這麼多年來,內向不知道給我做了多少次擋箭牌。每當我跟不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都覺得有壓力,甚是尷尬。但是因為我內向啊,所以我不會多說話,多好的解釋。然後我就成了宅男。
說起我很內向,很多要好的朋友都不服:就你?沒有比你更能鬧騰的。
是啊,為什麼在有的人面前我就內向,在有的人面前我就很外向呢?
因為內向是一種間歇性發作的病,我有時候犯病,有時候不犯。
2
那麼問題來了,我是什麼時候染的這種病呢?
我相信人天生是外向的,因為與人連接,是一件非常滋養的事情。嬰兒需要媽媽,對嬰兒來說,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要比被動發出自己的聲音更有利於生存。
喜悅與人分享就會加倍,難過與人分享就會減半。有一個人或很多人能在身邊接納你、關注你,是多麼滋養的一件事。
那麼是誰修改了上帝的設置,把人變得開始迴避社交,開始內向了呢?
對嬰兒來說,當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時候,就慢慢學會不哭了。當關係不再是滋養,而是壓力的時候,人就會迴避社交,這符合人趨利避害的本能。
當嬰兒表達需求時,如果得到滿足,嬰兒就會更加渴望關係;如果需求被忽視,他就會懷疑關係;如果需求被否定,他就會逃避關係。
嬰兒哭泣時,媽媽的態度很重要。在他長大的過程中,他是否被環境允許和接納,他周圍的關係有沒有在滋養他,決定著小孩子在怎樣感受關係。
如果沒有從與周圍人的關係中得到安全感和被接納感,小孩子就會迴避關係,因為在關係中實在沒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跟媽媽在一起時,孩子對周圍感到恐懼與無助,但媽媽不幫助他,反而會指責他、要求他、否定他、嫌棄他,讓他不自在,小孩子潛意識裡就會對關係產生恐懼。為了生存,他必須使用更多的精力應對關係,必須小心翼翼,這增加了他的焦慮,心累。
久而久之,這成了一種常態,關係成了一種負擔。這種累與焦慮,在與人相處時,就會被激活。
潛意識裡形成了這樣的印象:關係即要求、關係即壓力
。這種感覺陪伴著孩子的成長,他在所有的關係中,都感受到了有某種潛在的要求和壓力。最後發現,還是跟自己待著比較舒服。
3
跟他人在一起時,你總覺得應該好好表現、掩飾自己不好的一面。時刻為維護自己的形象花費心力,生怕別人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好而嫌棄自己,
有時候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處處照顧別人的感受,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想想就很累
。因為不相信自己是被接納的,不相信別人對自己沒要求,即使別人對自己有點好,也不敢接受。人家願意跟你建立關係,願意對你好,因為你值得。然而你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你總想著這給別人添麻煩了。
別人的好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你就想著怎麼回報人家,生怕自己欠了別人的,生怕別人覺得自己自私,生怕因為自己沒付出就搞砸了關係。
那感覺就像是:現在是周五晚上,周末剛剛開始,你卻已經在想,假期結束就又要開始上班了。你的精神始終處於緊繃狀態,從來沒下過班。
這樣的想法和狀態,會讓你抵觸上班,同樣的,會讓你逃避與人互動。
雖然你還是很渴望,但你不敢接受別人的好:還得回報,還會給別人添麻煩,虧欠感讓你身心疲憊
。跟人相處,如果帶來的不舒適感遠遠大於舒適感,那麼為何還要與人相處。
4
很多雞湯文在教導你,你要積極社交。這時的你,心裡會有兩個鬥爭的小人:我應該去社交;好累,我不想去社交
。你應該去,這是為你好,這是對的;太焦慮了,像完成任務一樣。
這就是內耗,你的精力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消耗完了,就會導致情緒低落或抑鬱。因此,如果關係是滋養的,那麼你就會自動想建立關係。如果關係是壓力,你就想遠離關係。
所以如果你迴避社交,那是因為關係對你來說不是滋養,而是壓力。這時候強迫自己去社交,只能把自己搞得更挫敗、更抑鬱。
5
你從來不曾相信,關係對你是安全的,你是被接納和被歡迎的。
你會發現外向的人什麼都敢說。你敢嗎?你怕,怕自己說錯了還不如不說,說錯了比不說懲罰更大。因為你小時候就是這樣,不說才是安全的,一說就被指責;不表現自己才是安全的,一表現自己就被發現不好。
外向的人的確容易說錯話,被一些人喜歡,也被一些人討厭。你敢嗎?我猜即使有99個人喜歡你,只要有1個人討厭你,你會假裝安慰自己才不在乎,然後就不敢說話了。
你為了確保絕對的安全和不被討厭,閉嘴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內向者的潛意識目標就是:我要說出一些話,讓其他人都喜歡我。當我準備好這樣的話題,在最恰當的時機,用最恰當的方式才能開口說出來,不然我選擇等待。
結果你就成了最沉默的那一個。
6
你會發現內向的人如果被鼓勵,被給予耐心,被讚揚,就會慢慢活過來,而且表現得很好。其實他已經在潛意識裡醞釀很久了,只等待著有人邀請他。
如果一個人相信環境是安全的,他就會很外向;如果一個人覺得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就會很內向。這個安全與否與真實的環境無關,只與內心的信念有關。當你開始相信其實你遇到的很多人都是接納和認可你的,你就開始享受起關係來,就變得外向了。
正如你小時候或者你剛出生的時候那樣:大膽表現,無所畏懼。因為你堅信,無論怎樣,你都是被接納的。
飛葉摘花
廣泛視角
重點聚焦
從1開始做更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
▼
點擊下方
「
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藏心亭|內向者心理學——他們為什麼比外向者更容易成功
※你不是優秀,你是真不合群
※內向的力量
※內向不是病,逼他們外向才是這個世界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