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的流量江湖:20餘年一直存在的生態圖譜(一)

三四線的流量江湖:20餘年一直存在的生態圖譜(一)

1994年,所謂的中國互聯網元年!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已經25歲,以原生網民的身份參與到互聯網行業。

而立之年網民記憶中,還會有聊天室、BBS 、留言板、博客、ID、網路紅人、新聞門戶、搜索引擎、網路視頻、網路音樂、網路遊戲 、網路購物、IP、PV、UV、訪客……

2010年起,微博、電商、移動互聯網、APP、社交、點評、團購、O2O、3D、人工智慧、微信、網紅、大V、公知、流量、社群、內容創業、直播、信息流、、短視頻、大數據、用戶畫像、共享、LBS等等一波新概念洶湧而來。

20餘年,一代人的時間,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直在引導互聯網大潮革新變化,二線頭部城市緊隨其後。野蠻生長時代,一二線流量紅利足夠捧起一個平台、一個產業。

移動時代來臨,一個叫拼多多的移動電商平台席捲微信,三四線城市流量突然爆發,一時討論席捲整個行業,部分大佬聲言,三四線是互聯網的一個藍海!

數據來源:智研諮詢 發布:中國產業信息網

2010-2017年中國網民規模及普及率圖。

2017 年底國內手機網民數量為 7.53 億。

數據顯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移動網民佔比超過 50%,移動購物APP新安裝用戶中二線與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增長最多,非一線城市移動網民的需求正快速釋放。

三線網民在移動時代突然找到了參與感。但是二十餘年中,這些區域的互聯網生態圖譜如何。

筆者做為參與三四線互聯網生態的一名從業者,盡量在認知範圍內解釋目前區域互聯網生態。

區域互聯網流量平台生態

(一)企業/機構類區域流量平台,提供資訊/社交/交易等內容服務

1) 建平台類地方門戶/垂直網站

來源:傳統媒體互聯網化/傳統BBS演變

形態:PC、APP

例如:XX信息港/XX都市網/XX生活網/XX婚嫁網

2) 全國性平台區域站

來源:全國類互聯網平台區域分平台

形態:PC—各大新聞門戶區域站點:大蘇網、各類通訊社區域站點:新華網江蘇、分類信息網站區域站:58同城、社交平台區域站點:百度貼吧;手機APP—基於LBS內容客戶端:搜狐新聞客戶端、社交客戶端、

3)機構官方第三方賬號

賬號平台: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內容平台認證賬號,將產出的內容通過流量平台再次傳播,獲取用戶或品牌。

4)區域電商平台

相關機構創辦的本地特色/特產電商平台,提供商品交易為主,一般流量較小。

例:淘**

(二)區域新媒體/自媒體,藉助全網流量平台賬號,供應內容獲取用戶,本質是流量主。

新媒體平台分類:

社交流量:微信、QQ、說說,空間、百度貼吧、豆瓣

內容流量: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搜狐公眾號、一點資訊公眾號、虎嗅專欄、百度百家、簡書、知乎、新浪博客、百科、網盤

視頻流量:抖音、快手、微視、秒拍、美拍、小咖秀;映客、花椒、

鬥魚直播;優酷土豆、騰訊/新浪/搜狐視頻

音頻流量:荔枝FM、蜻蜓FM、喜馬拉雅FM等

游 戲:地方棋牌遊戲

以上區域平台共同特點:

1、獲取流量/用戶的主要方式資訊信息+用戶社交;

2、主要產品形式是信息(資訊、分類信息)、論壇以及電商交易;

3、主要行業是:房產、家居、婚慶、汽車、招聘等大行業;母嬰、IT、旅遊、美食等人氣行業;

4、盈利來自垂直化服務(廣告、活動)、影響力(政府扶持)、異業整合;

5、正逐步演變為本地整合營銷服務平台;

6、商務合作:標準化的銷售產品(廣告、策劃活動等),以甲方採購合作為主,部分可置換等,團隊較完整,服務標準化。

在三四線出現互聯網流量平台的同時,原有的廣電、紙媒等傳統平台,依然有較強的影響力,但是他們也更多的參與到線上流量的獲取。相對傳統區域平台樣式,區域互聯網平台的特點如下:

1、與各類傳統平台一樣,互聯網本質也是服務用戶,與傳統形態比較,是軟體硬體的變化,發行量/收視率/人流的數據標準轉變為流量/閱讀數/註冊用戶等等表述。

2、硬體(PC機+手機)替換掉電視/報紙/廣播,軟體形式的多樣化分解了用戶的使用操作,所謂碎片化,其實是分化用戶的時間,互聯網流量平台又可細化分為媒體/社交/工具/遊戲/消費等,在運營上各類方式又相互補充。

3、用戶各種維度特點(如性別、學歷、年齡、地域等)又細化了運營手段。

4、互聯網改變傳統營銷的傳播效率、樣式;銷售方式及渠道,營銷本身的品牌傳播及銷售轉化依然沒有變化,網路只是壓縮了銷售轉化成本及流程。

三四線流量越來越被行業重視,更多的平台在下沉,我們將持續探討品牌在區域互聯網領域的參與方式。


推薦閱讀:

2013年中國互聯網金融9件大事
互聯網簡訊-20180727
互聯網時代是寫作人最好的時代
互聯網簡訊-20180606
互聯網簡訊-20180427

TAG:生態 | 流量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