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另一個開始
來自專欄職客洞見
本文寫給在高校的年輕人,剛剛畢業迷茫的年輕人,和這些年輕人焦慮的家長們,以及想討論工作意義的所有人。 家裡沒礦,建議看看,因為這是每個普通家庭年輕人需要思考、需要面對的客觀事實。 家裡有礦,仍然建議看看,畢竟繼承產業後也需要經營,本質上也是一種工作的選擇。
農業社會,本無職業選擇概念,每個人未來要從事的道路涇渭分明。大家遵循著前喻社會的規則,晚輩向長輩學習,最好的學習環境是家庭、家族,最大擴展到氏族:有相對可見的平均努力程度標線,大致圍繞標線努力的年輕人,繼承著其父輩的社會分工;低於標線的年輕人,被貼上好吃懶做的標籤;努力程度超越標線的年輕人,持續幾代之後,可以在自己的基礎上選擇其他的分工,比如父輩務農成果不錯,變成耕讀之家;或者自己家境實在太差,先做學徒,後因不可或缺受到青睞,換來頂身股。
建國後到20世紀80年代,絕大多數人對於工作的認知,是啥都提供的單位+點卯耗時間=上班。工作是為了換個編製,換個固定的發工資、固定的居所的付出,基於這些付出,看病有固定地方,檔案有固定地方放,孩子有固定的地方上學和工作。從農業社會的固定到單位社會的固定,也是種非常令人舒服的轉換。
我國的職業意識啟蒙於40年前,興起於大量外企進入中國,壯大於加入美元體系即入世之後。也就是說,大眾真正有職業認知,不過20年。在這20-40年中,一方面,面臨爆炸般的機會,階層流動超過其他時期;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面臨的有哪些選項,職業認知來源於父母口中的單位和別人家孩子。
兩股力量交織成焦慮,充斥著幾波年輕人的心。
無奈之中,只好先用自己最習慣的應試路徑來考量:A的高考分數比B高,學校比B好,是不是A應該有更高的工資?C已經工資過萬了,D還是八千,是不是說明D不如C?甚至,剛性線條式交卷思維蔓延到對比結婚生娃。(好吧,我承認,見了比較多有交卷思維的80後,90後和00後好像淡定些)
接踵而至的還有迷茫。
從事HR職業十幾年,有很多親戚朋友跟我諮詢過職業發展路徑。跟他們溝通過程中發現一個規律:無論學的什麼專業,家長都認為自己家孩子的專業不好找工作,學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專業適合什麼工作,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幾所在一線城市的全國頂尖top10高校熱門專業學生沒有前兩個困惑,但他們依然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以及不知道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曾經有父輩的同事拐彎抹角找到我,說了下孩子面試的幾個機會,從通信工程師、到銀行銷售,再到管培生,沒有任何一個機會是互相關聯的。耐著性子提示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後來發現我多此一舉,因為上大學之前孩子沒有辦法發展職業興趣。這位長輩應該跟我感受差不多,後來問我:「你說哪個工作是管吃管住,加班少、待遇好的呢?」 我內心OS:應該是假裝在自己家礦場上班的那種吧。
叔叔伯伯,請您醒醒,王思聰做熊貓直播,和團隊開會前都會做足功課,把市場上最火最帶量的主播及價位list拉出來,直接和團隊定目標然後一起達成。
於是,在這位叔叔晚上10點後微信語音通話+電話連環call的情況下,我拉黑了他。
也曾經有在還不錯的高校就讀的小朋友諮詢我,從專業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可以找什麼工作,再到為什麼專業這麼不好找工作,以及怎麼了解自己的興趣。
於是,我選擇沉默,默默打開了「不看對方朋友圈」和「不讓對方看我的朋友圈」。
還有家裡比較受尊敬的親戚,在年過花甲之後,給另一位211高校本科的親人規劃職業生涯時說:」你看誰家內小誰,現在在幼兒園工作,有編製,管吃管住,吃的還特別好。「 當然,我完全認同幼兒園應該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但這句話的立足點明顯不是。我在現場可能都沒有抑制住自己亂翻的白眼。缺吃少穿的不安全感可能真的需要2-3代人來消弭,而這種不安全感不能成為我們選擇職業的理由。
當然,現在跟我諮詢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少了……
即使如此,並不能減少我的震驚。震驚在於十幾年前我的迷茫,和現在年輕人的迷茫別無二致。
每個人的背景經歷不同、能力特點不同,他們應該有認知自我的理念,有選擇職業的視角,有持續規劃職業的能力,應該本著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把工作當作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另一個開始。相關深入淺出的邏輯,大家可以讀讀周國平的《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作為一個抑制不住說教臉的勉強過來人,從迷茫、焦慮、用考試交卷心態衡量自己等要素一樣不少,到後來在堅持與堅守中逐漸梳理清楚、堅定說服周圍人不要再嗶嗶,再到九九六、一年到頭下班沒見過幾次天亮,以及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負責任的說:工作,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另一個開始。
首先是錢。
我也曾以為自己很宅,多花了200塊錢選了無購物旅行團後,發現出去玩真的太爽了。
我也曾以為自己對錢沒訴求,工資漲到一定程度後,發現每月剩下的錢超過自己以前的期待,並且買房也不是遙不可及,我發現靠自己正當努力掙來的錢,帶給人的滿足無可比擬。
我也曾以為自己不喜歡包,嘗試了買了個入門級所謂輕奢實質買菜價的包,整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提高了20%。
我也曾以為貴的衣服都是虛榮(我對貴的定義是超過200),嘗試之後才發現對身材的修身效果太贊了,覺得自己絕對值得擁有。
後來我開始奇怪,自己是怎麼形成對錢暗暗渴求、又明確鄙視的扭曲價值觀的。還好,工作之後逐漸擺正,進入適度消費、合理滿足的狀態。
其次是人格。
有了前面扭曲的認知基礎,經濟獨立的過程十分痛苦,痛苦到無數次想放棄治療。
只靠」我不止於此「的信念支撐,至今一直保持空擋不超過1周的職業歷程,最終塑造了清晰的自我定位和遠景。遇到問題,會堅定的get到哪些是自己可以解決的,哪些是付出一些沉沒成本後需要果斷放棄的,哪些是碰都不要碰的。
所謂人格獨立,不是遺世獨立。需要工作來幫助建立坐標體系,在其中不吹噓、不虛無、不佛系,爭取自己想要的,得到自己必須得到的。
之後是享受給予的快樂。
以前爹媽說不喜歡旅遊,覺得太折騰,我真信。可能不信也得說服自己信吧。有能力給予之後,開始希望周圍的人快樂,開始想我有什麼可以讓他們快樂。
以前聽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是真理,我也真信。現在真的非常享受給喜歡的朋友送禮物,看到他們開心,我是真的發自內心的開心。
以前也糾結過孩子窮養富養各自的好處,我還是會真信。現在發現,根本不用糾結到底怎樣養,能力範圍內給ta好的,不因為錢的事情糾結,孩子自然有安全感;因為ta從小不會糾結如何遲到想吃的東西,如何獲得想要的玩具,ta會一直樂於分享,也樂於獲取,很早就會開始考慮「我是誰,我的價值是什麼」。
最後是成就自我的境界。
是不是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界限,到達什麼程度就可以不努力了?
當然不是。
獨上高樓也好,群策群力也罷,馬斯洛老爺子至今稱霸,水平真不是蓋的。
自我實現的快樂無與倫比,無可替代。
當達到沉浸其中、無比投入卻無比快樂,付出良多卻不覺辛苦時,自我實現這鍋雞湯,或者雞肉粥就快在你這裡煮好了。
乘勢起,因人成,相信自己是可以決定成敗的人,用這個標準要求自己。
相信相信的力量,把一切可以達成以上結果的正當手段和資源往實現路徑上引。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自始,至終。
推薦閱讀:
※出格挑戰,背負10年罵名,33歲拿到綠卡並結婚,她說……
※有些人,其實活到25歲就可以了
※身邊離開「體制」的設計師們,你們可曾後悔?
※第十節 維修員的逆襲
※人才還是人手,區別在於「價值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