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兒童情緒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要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是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覺察情緒、表達情緒,以至於利用情緒被認為是情緒管理的要素。情緒是指感覺及伴隨感覺而來的想法、生理狀態以及心理狀態,同時它也蘊藏著表現某些行為的傾向。幼小的兒童已經是個情緒的個體,能表現出恐懼、憤怒、歡愉、驚訝等情緒,三至六歲的兒童對情緒已大致了解。兒童的情緒管理教育對其長大後的情緒了解及情緒表現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方法/步驟

1.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

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辭彙庫。對於愛子心切的父母來說,往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體會到持續的快樂、開心等正面的情緒,不希望孩子經歷憤怒、嫉妒、沮喪、失望、悲傷、焦慮、不耐煩等負面情緒。有些父母甚至還會給這些負面情緒貼上道德的標籤,如果兩個小朋友因為爭搶玩具發生打鬧,我們總喜歡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而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因為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奪而產生的憤怒情緒,藉由身體語言進行表達的行為表現。

 其實,情緒是沒有道德意義上的對錯的。只要我們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這些負面情緒。

2.培養興趣愛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  

對興趣愛好的培養,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心理學家發現,一個有著成熟的興趣愛好的人,他們對新事情更感興趣,學習能力更強。因為他們的學習更是出於內在動機,他們有更頑強的意志力和激情。我覺得,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閑等等,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朋友一樣,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

3.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看到有的專家告訴家長,跟孩子說:「你那樣做,媽媽很生氣」、「那樣做,媽媽不喜歡」。我想家長應該盡量少這樣去說。我們大人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讓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飾。我們可以生氣。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總這樣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會忘記遵守規則的本來的意義,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

4.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對於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不要說「這有什麼可怕的」、「你不應該感到失望」、「你沒有理由生氣」等等,而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識別,然後再教給處理辦法。教給孩子管理消極情緒的前提是,我們自己要能從容去對待。

5.教給他處理消極情緒的辦法

  人在精神壓抑的時候,如果不尋找發泄機會宣洩情緒,會導致身心受到損害。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淚水含有的毒素比較多,用淚水餵養小白鼠會導致癌症。可見,在悲傷時用力壓抑自己,忍住淚水是不合適的。另外,在憤怒的時候,適當的宣洩是必要的,不一定要採取大發脾氣的方法,可以採用其他一些較好的方法。宣洩法:比如打沙發打枕頭(當然對於愛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紙(其實這些宣洩法背後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泄情緒);傾訴法:找人聊天、寫日記、隨意畫畫;鎮靜法:數數、深呼吸;轉移法:看景色、聽歌、運動、做自己的愛好。還有就是前面寫過的那些能引起積極情緒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6.和諧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緒示範、家庭和睦、家庭關係親密,都會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情緒示範。成人要顯示出積極熱情、樂於助人、關心愛護幼兒等良好的情緒。要公正地對待孩子,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適應變化的新環境。不能恐嚇威脅孩子,也不能溺愛或過分嚴厲地對待孩子,否則會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情緒和性格。

· 當孩子生氣時我們這樣說:生氣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你要接受它,然後試著去慢慢放下, 之後你的心情會好一些,就算還是不開心,你還是做不到,那就順其自然。我們依舊愛你,你也不會受到影響,你的世界依舊一片光明,告訴自己生氣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可以生氣,可以生爸爸的氣,也可以生媽媽的氣,生別人的氣,甚至生自己的氣,只要不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為太久的話就會出問題,慢慢放下,克服它,有時候可以直接停下來,大聲的喊,或者 。我不喜歡你罵我,這樣我會生氣的,但這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把話說開,這樣才知道我們的底線是什麼,然後我會尊重你的底線,絕不超越。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現在我們去散散步,把壞心情拋到一邊去,你可以奔跑或者大喊,只要能使自己開心起來。現在抱抱我好嗎?

推薦閱讀:

一個簡單的方法,教你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何在強壓下保持冷靜
情緒的力量與掌控(5)
被情緒困住時,如何培養對當下的覺知?| 正念與情緒管理

TAG:兒童教育 | 情緒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