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遲到是為不義——《窒息》

正義遲到是為不義——《窒息》

來自專欄妙妙格子鋪

**《窒息》片名A martfüi rém / Strangled (2016)。

匈牙利犯罪題材電影,影片根據1957年匈牙利連環殺人奸屍案改編而來。

故事發生在匈牙利小鎮馬特福,小鎮上有一座規模不小的鞋廠,作為一座勞動密集型工廠,鞋廠解決了大量當地就業問題,可這個小鎮出名卻不是因為產業發展,而是由於小鎮上出現了一名連環殺人奸屍罪犯。

案件的犯罪分子原型叫做彼得·史密斯,他本身有家庭,可是由於身體心理出現了點問題,不能正常勃起,只有對著屍體才能勃起獲得快感。片中的犯罪分子名叫Bognár Pál,他算是一名戀屍癖患者,可惜不像《困惑的浪漫》那樣,他不在殯儀館工作也不在墓園工作,平時無法接觸到屍體,於是他只能自己動手解決問題。Pál開始半夜出沒在女工下班的路上,或尾行行兇,或提供順路車行兇。十多年來,他連續犯案十數起,小鎮上人心惶惶,政府和警局遲遲不能破案,顏面掃地。

當小鎮上出現第一起兇案時,一個木訥內向的男人Réti ákos主動投案,他誤以為自己害死了受害者。可是ákos供述的證詞和現場證據一點也對不上,一次次毆打虐待中,他滿滿學乖了,順從地說出警方提供的案件經過。自此ákos被投入大牢,受盡折磨,開始了暗無天日的監獄生活。其實小鎮地方大員早就知道當初斷案的證據有問題,但是鑒於犯罪嫌疑人ákos自己「主動」認罪,地方上面就默認了結案。產生冤假錯案的原因,除了糊裡糊塗的ákos,更重要的還是處於維穩需要。當年匈牙利還有更加關鍵的政治原因,剛完成革命的政府需要向民眾證明,在人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所有犯罪分子都無處遁形,所有犯罪案件都可以偵破,而且可以很迅速的偵破。這次快速偵破女工被害案件就是政府強大而又有力的最好證明。

其實並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如果有犯罪分子可以僥倖逃脫法律制裁,很大原因是當時的偵破條件制約。如果Pál能夠忍住不再犯案,他當初犯下的命案很可能就是一起完美犯罪,可他心理早已扭曲,病入膏肓,面對糟糠之妻毫無興趣,一定要創造屍體才能體驗到活著的感覺。於是沉寂多年後,Pál再次出手,引得小鎮一片血雨腥風。

整片詳細重點描繪了Pál的作案過程,對於真兇的懸念早早揭開。犯罪過程中畫面尺度很大,可觀眾們卻無法聯想到色情,而是慢慢的沉重壓抑感。巨人症、開胸,鏡頭冷靜殘酷,無辜受害者死前死後遭受了極大苦楚,令人滿是心酸。如果不是一名「愣頭青」檢察官SzirmaiZoltán執意要抓到真兇,Pál還要逍遙法外多少時間。

遲到的正義還算正義嗎?不算。何況真兇落網時,ákos已經被關押十年,無罪釋放後也沒有得到昭雪,僅僅是得到釋放,短短几年後ákos就去世了,靜悄悄地死去,如同沒有人記得他一樣。沒有昭雪,沒有平反,更別提什麼國家賠償。如果不是Pál繼續犯罪引發關注,如果不是Zoltán執著探究真相,ákos也許會頂著殺人犯、強姦犯的罪名死去。建立在不確定偶然性之上的正義,並不能稱之為正義,也不是該國法制建設進步的成果。「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遲到的正義就是司法不公,遲到的正義對被害人、蒙冤人都是不公正的,災害已經造成,偏偏還得不到糾正,等於對災害過錯沒有任何補救。

影片整體氛圍如何片名《窒息》一樣,壓抑到令人無法呼吸。本片和國產片《黑處有什麼》頗有相似之處,沉重的壓抑感貫穿全片始末,從頭至尾影片充滿強烈的壓抑感。開頭壓抑在無辜者ákos蒙冤,中間壓抑在Pál肆意妄為,結尾壓抑在Zoltán死於黑手,觀眾們滿心希望看到一絲正義的曙光,可偏偏事實是如此殘忍,直到所有人都去世,也沒有真正迎來良知的勝利。

正義遲到是為不義,

姑息養奸養癰遺患。

推薦閱讀:

春秋左傳正義卷七 桓七年,盡十八年
為了法律的正義
《正義論》目錄
中西正義觀之比較
道德審判是道德天然的組成部分

TAG:正義 | 匈牙利 | 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