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想要做的事情,變成了你讓我做的事情之後···
「你有參加過類似堅持打卡的活動嗎?」
「嗯?你是指哪些?」
「比如參加讀書會,每天打卡;比如每天堅持做一件事,堅持打卡等等。」
「有吧,有參加過兩三次一個月左右的。」
「感覺怎麼樣?」
「怎麼說呢?參加的三個活動,一個因為難度因素沒有堅持;一個參加後並不是很感興趣,但想要退押金,所以堅持下來了;還有一個自己還蠻喜歡的,也想要衝排名,最關鍵的是,可以補卡。所以比較順利。」
小A最近參加了一個長期打卡類活動。
時間為3個月,每天堅持做一件事,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
小A想,90天啊,要不要挑戰一下自己?能夠堅持下來的自己一定棒棒噠。
於是小A「精心挑選」了一項自覺可以比較輕鬆的事 - 每天聽本書。以聽書時長的截圖作為打卡方式。
90天內發生了什麼?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小A說,
第一個月,信誓旦旦,有新鮮感也有動力,「精心挑選」的項目也是自己之前就在做的事情,對自己而言比較簡單的。完成指數?????。
第二個月,開始感受到「阻抗」,偶爾幾次堪堪在打卡截止前完成打卡。喜歡做的事情也變得不那麼喜歡了,明顯感受到這是一件任務,一件我需要去完成的任務。
第一次缺卡來得猝不及防和萬般委屈,為此,第一次在打卡頁面寫下了除了截圖之外的心情記錄。
第一次缺卡的「毀滅性打擊」因可以補卡,得到了調整。在滿血復活後,我又堅持了下來。
堅持了多久?十幾天吧。我又一次的因為一些原因缺卡了,這一次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補救的了。
曾考慮過,「就算不簽到,我還是想要聽書的,都聽了,為什麼不再簽個到呢?」(在可以補救的時候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再一次的缺卡發生的時候,我喪了好幾天,都沒有去打卡;
後來偷偷打卡了一次,垂死掙扎了一番;
再後來,徹底放棄了打卡,也放棄了每天聽本書,
哪怕曾經我並不是為了打卡才去聽書的。
不再簽到,也是源於我不再聽書了。
你會有和小A一樣的體驗嗎?
「每天聽本書」是他喜歡也一直在做的事情,當這件事被當作任務來完成的時候,就真的變成了任務。
曾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位老者獨居在村子最偏遠的角落。某天,一群小朋友發現了這個有趣的角落,他們結伴而來,在老者的家園外面大聲的嬉戲。老者不勝其擾,於是想了個辦法。
老者給了小朋友們每人一顆糖,說:「我的院子太冷清了,你們以後可以每天都來這裡大聲的玩鬧嗎?只要你們來,我就每天給你們一顆糖。」小朋友們很開心,有得玩又有糖吃。就這樣過去了半個月,小朋友們每天都大聲的在老者院子外面玩鬧。這天,老者說:「我的糖已經沒有了,你們明天還能來這裡玩嗎?」領頭的小朋友就說:「我們每天來玩也很累的,要是沒有糖我們才不來呢。」
自第二天起,院子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小A似乎就成了故事中的小朋友。
當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變成了別人讓我們做的事情之後,我們還會有幾分想要去做呢?
認知平衡理論認為,人類普遍具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一旦人在認識上有了不平衡與不和諧,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和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識結構向平衡和諧的方向轉化。
人們傾向於維持認知平衡。
一般情況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解釋,都是從內外兩方面去尋找理由,當外在理由消失的時候,人們就會從內部去尋找依託。反之,當內在理由消失的時候,人們就會從外部去尋找依託。
在小A的故事中,打卡前,小A堅持「每天聽本書」的理由是內心的喜歡。
打卡中,堅持的理由慢慢變成了外在理由「完成打卡的獎勵機制」。
再後來,全勤打卡無法達成,外在理由不在具有約束的時候,曾經喜歡的感覺也似乎找不到了。
常聽人說,尋找初心,初心是什麼?
是否就是除去外在理由後,自己堅持的內在動力呢?
推薦閱讀:
※我就想寫點東西,
※心理諮詢師如何理解和評估個案 | 個案概念化
※先別急著上天台,根據這條定律那些贏錢的可能馬上就會敗光獎金
※行為心理學:我們為什麼會迷信?
※後現代主義諮詢的入門到精通 | 書單推薦04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