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教育帶給語文的痛

病態教育帶給語文的痛

1 人贊了文章

我們大部分人

都是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一路讀過來

在這十幾年間

從未中斷過語文的學習

你有沒有想過

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

我們從語文課本中學到了什麼?

這些都是對的么?

今天

胡桃帶領大家看的視頻

可能會引起你對以上問題的思考

這是一部4年前出版播放的

關於中國教育的紀錄片

共有10集

名字是《盜火者》

第一集就從

《重回人的語文》開始

騰訊視頻可能沒有了

為大家指路B站,有全集

就是bilibili啦

紀錄片的一開始

就拋給我們一個問題:

《智燒敵艦》告訴我們

三國時期最足智多謀的人是誰?

孔明和龐統?

不對

標準答案是:諸葛亮

即便你是古典文學博士

只要你的回答

不是教科書給出的標準答案

你就是錯誤的

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那為什麼我們的閱讀理解

一定要按照「標準答案」

去衡量對錯呢?

為什麼要限制學生的思考和想像呢

為什麼要束縛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呢?

這僅僅是我們小學語文教材

存在諸多問題的冰山一角

其他諸如:

刪減原文導致邏輯不通

孩子難以理解;

多年未更換文章內容

導致有些文章可能

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

模糊概念

讓孩子以為「選舉」就是

簡單的表明態度

……

不僅如此

我們小學階段對於

學生作文的要求就是

背記好詞好句

盡量用各種「漂亮」的文字

去描述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

他們所用辭彙的含義

這樣的語文教育

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

就是孩子可能會有兩套語言體系

一套用在作文等書面用語中

一套用在日常和同學朋友交流中

在統一思想的情況下

孩子們學會了用統一的華麗的辭藻

去完成他們的書面表達

這種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

充斥著大話、空話、廢話

而且作文內容本身

也很難與他們的生活產生關係

這難道就是我們小學階段

語文教育的目的嗎?

這還不夠

紀錄片還犀利的指出了

現在小學語文教育的四大缺失:

首先就是事實的缺失

利用「名人效應」編造故事

最經典的就是「愛迪生救母」

相信不少人小學的時候也學過吧

可是經過反覆調查

發現這件事情在原則上

是不可能發生的

是不是覺得三觀盡碎?

其次是經典的缺失

這並不是說教材中沒有「名著」

而是「名著」被刪改後

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知識產權並沒有受到重視

再次是兒童視角的缺失

編寫教材的大大們

雖然儘力的穿上了兒童的外衣

但是卻忘記了兒童的視角

於是就會出現一些孩子理解不了

成人不知所云的文章……

最後是快樂的缺失

記錄者看到了教材中

寫到母親就是

「斑白的頭髮」

「含辛茹苦」等詞語

認為不能給孩子帶來快樂的體驗

紀錄片中說的當然也不可全盤接受

語文教材中當然也有

符合事實的文章

未被刪減的名著

兒童視角的描述

也有其它溫暖的部分

比如

家庭的溫暖

朋友的關心

老師的愛護

還有藍天、白雲

山川、河流

語文教材並不是一無是處的~

看到這裡

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思考:

我們到底為什麼學語文?

我們學習的內容都是對的嗎?

好與不好的標準是誰定的?

語文教育原本應該達到

把常識的、普世的、符合社會發展的道理

用簡潔、生動、明朗的語言去解釋的目的

還孩子快樂

給孩子自由

而不該被利益捆綁

為資本驅動

在假大空中迷失自我

可是現狀就是這樣

我們作為普通的群眾

又能改變些什麼呢?

連博士、教授的孩子

都要被教育現狀所衡量

我們的孩子又能怎麼辦呢?

我們作為家長

要和孩子一同成長

所謂「一同成長」

並不僅僅是

陪她看書、學習

我們更要在觀念上先行一步

幫他們區分、篩選學習的內容

多觀察、多思考

在大的社會環境下

我們改變不了整體

那就只能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

雖然我們不一定有博士、教授的學問

但是我們還有一顆探索、求知的心

凡事都有兩面性

我們不要過於悲觀

歷來思想改革都需要經過長久的陣痛

假以時日

也許在拋棄了名韁利鎖的束縛後

也會推出

更合適的教育標準

更好的學習內容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weixin.qq.com/r/xEOAmJ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最好的未來——心田敘事
語文味:中國語文教育美學的新起點
為什麼要重視語文教育
2004年語文教育研究動態綜述(ZT)

TAG:語文教學 | 語文教育 |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