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城購機貓膩---小白非小白都值得一看!

電腦城購機貓膩---小白非小白都值得一看!

來自專欄筆記本那些事

最近有小夥伴私信我是問關於電腦城購機的事,讓我講講裡面的水是否很深。那就說說吧。

眾所周知,現在電腦的大環境很差。這裡所直的是線下銷售,有傳統電腦城、Shopping Mall、蘇寧、五星、國美這樣傳統的電器商城。可以這麼說,5年前的線下環境還沒有這麼殘酷。如今越發殘酷了。據可靠數據,線上京東、蘇寧易購、天貓幾家分了IT市場份額的百分之五十。這個數據還再逐年攀升。暫且不去討論大眾的消費習慣,從線下轉為線上。價格上便宜還是更方便等等。我們從電腦城線下的另一個點進入:關於電腦城宰客入手。

電腦城宰客現如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大家都以為這是這幾年才出現的。其實早在十幾年就有了。電腦是90年代後期興起的,那個時候有電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代表著高富帥和白富美。一台普通的電腦上萬塊,那個時候小縣城的房子也就3-4萬塊一套吧。那個時候最先吃螃蟹的人都發財了。一台電腦的純利潤在3000左右。只要你有錢囤貨。就能發大財。這個階段做電腦的人現在要麼在澳洲曬太陽,要麼是行業的大佬了。

後來就是2000年的時候是電腦高速發展的時候。電腦城應聲而起。市場有需求,自然進來的人就多了。當時好到什麼地步?周末的的時候電腦城的每個店面都站不下來,人擠人。如同菜市場那個賣菜一般的交錢、拿貨。一經銷商大佬說那個時候一台電腦的純利潤在2000-3000+。甚至更多。一周末掙個100000不成問題。2008年-2011年年是個轉折點,這階段達到了電腦行業的頂峰。2012年以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2012年開始走下坡路表現是北京的中關村加速沒落。上海的百腦匯拉人現場屢屢不止。這些一二線的城市沒落表現的更明顯。即使這個時候開始沒落了,電腦的利潤也會在1000+左右。2013年開始,整個大盤年比年開始下滑。市場是粥少僧多。這個情況下,房租租金居高不下,公司門店都要養人。電腦本身的資金占用也大。就需要提高利潤來養公司。這個時候從一二線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宰客現象。為何加了引號?那是因為線上可以查價格了。大家也逐漸懂電腦了。知道什麼配置大概多少錢。所以才會覺得相比之下,覺得線下掙1000+的價格高了。其實,只是最初信息不透明罷了,早期掙的更多。12年以後電商大肆崛起,把線下打壓的更狠。廠商是不會放棄電商這個又能賣又能宣傳的盤子的。線下的實體店就成了背鍋俠。線上宣傳,線下賣不出價格。實體店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那麼線下總要生存吧!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怎麼辦?這就出現了一個黑色生態鏈,那就是轉單!你在網上看好了機器來店面。他先告訴你有貨,安撫你坐下。然後給你說你看的機器哪哪不好........然後給你推薦一款。那一款就是掙你錢的利器。一台可以掙你1000-2000+。筆者所在的城市,史上最高的一單是掙了7000+。那麼結果如何了呢?客戶吵架、口碑越做越差。也沒有行業積累。(因為行業的積累需要資金、時間、精力。有時候做了甚至賠本,只為細水長流)最後只能自食其果。

開始的時候是北上廣、南京、蘇州等這樣的一二線和東部的城市電腦城為了利潤不折手斷。後來一二線城市實在萎縮的厲害了,這些人就去三四線城市發展,把這個銷售方式帶到3--4線城市。後來很多地方都綿延下來了。所到之處的電腦城就開始逐漸死亡了。小地方不同於大地方,流動人口多。大家輾轉幾個就認識了。所以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其實還有很多種其他的玩法。大家只要記住一個就好了:看好的機器不要隨便被轉單。除非新款你真的很喜歡。切記!切記!

今天先寫到這裡。下次再見!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幫忙點贊和轉發。幫助更多的人。謝謝!


推薦閱讀:

TAG:電腦DIY | 筆記本電腦 | 個人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