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影響我們的生活之——為什麼豪強爭逞之輩多了
來自專欄背後國文課堂
在網上看到一則敏感面試題,看完後不禁對那位女孩的機智深感佩服,題目是這樣:
一女孩剛畢業不久,希望能找一個像樣的工作。可現實太殘酷了,幾乎是到處碰壁,處處為難,而女孩不死心,一直在努力找著,這次她又收到了一個面試通知。面試日,女孩精緻地打扮一番後出門,到公司後,向面試官親切打招呼,想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女孩做了自我介紹,面試官看後覺得還可以。然後面試官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東西10秒就能從硬變成軟趴趴的?
一聽到這個問題後,女孩的臉唰的就紅了。她看了看面試官,靈機一動,答道:「是軟話。」面試官詫異的看著她,女孩又說道:「我要出結果出效率,就得適時的放硬服軟,難道不是嗎?」女孩最終被錄用了。
女孩臉紅很正常,很多人都容易想歪,但女孩能合乎時宜想到「軟話」,不得不讓人驚嘆女孩的機靈,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女孩的涵養,體現了她做人的品質。
軟話,溫和的話,多指表示歉意、告饒或撫慰的話,語氣和話語溫和委婉。現在我們在生活中幾乎聽不到軟話,一旦有什麼誤會或爭執,不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一言不合就翻臉。就連親人間的談話都夾槍帶棒,尤其是小孩子對父母持不同意見時,動不動就橫眉冷對惡語相向,粗暴而生硬。
我們常常被一些新名詞所震驚,如「路怒症」、「激情殺人」「校園霸凌」等,這是過去所沒有或很少見的,今天為什麼越來越多,原因就是豪強爭逞之輩越來越多。現代的人好像忘記了善良是什麼,謙恭是什麼,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是什麼,個個耀武揚威,人人肆無忌憚,口口聲聲老子天下第一,沒有什麼擺不平的,藐視一切,連法律都絲毫不放在眼裡。沒錢的死逞強,有錢的活逞強;無權的惡逞強,有權的好逞強。
原來如果家裡出了個痞子,全家人都蒙羞,現在家裡有個這樣的人,全家都以此為榮了。因為什麼啊?因為從此以後可以不受欺負了,反而可以肆意欺侮別人了;因為從此以後可以掙大錢了,這樣的人有頭有面有關係,很受他人的歡迎和認可。
這是病,是社會的悲哀,社會的環境助長了某些人的囂張氣焰,他們愈囂張,愈得逞,愈猖狂,愈不可一世。苦了那些溫文爾雅的人,他們愈退讓,愈受氣,愈鬱悶,愈沉淪。這樣的人也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安於心者,保持謙謙君子品質,亂於心者,或消極,或仇恨,更有甚者,走向極端,害人也害了己。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7》)人在不同的時期要戒色,戒斗和戒得,只有這樣才能有可能成為君子。如果放縱自己,沒有這些戒惕,就會逞強好勝,不懂得收斂和約束自己,不能從善如流,自然也成不了君子。
古有「君子絕交不出惡語」的說法,說的是樂毅的故事,據《史記》記載:樂毅是戰國時趙國大將,善用兵。當時燕國燕昭王禮賢下士,樂毅便去投奔他。而齊國齊愍王恃強凌弱,窮兵黷武,弄得怨聲載道。燕昭王與齊國有宿怨,要去攻打齊國。樂毅說:「齊國是強國,地大人多。如要攻打就要聯合趙、楚和魏國。」燕昭王聽從了。於是樂毅說服了趙國,統領燕、趙、楚、韓和魏國的軍隊聯合攻打齊國並大破齊軍。後來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燕惠王卻不喜歡樂毅,加上齊國使反間計,燕惠王便派人替代了樂毅,叫樂毅回家。樂毅擔心被誅殺,就逃亡到家鄉趙國。結果燕軍很快大敗,齊國收復了所有的失地。燕惠王寫信想治罪於樂毅。樂毅回信說:先王論功行賞,能者處之,希望大王能發揚光大。我聽說善始者不一定能善終,伍子胥是因為此被殺的。古代的賢達之士,絕交時從不惡語相向,離開這個國家也不去說他的壞話。 現在我雖在趙國,可並沒有傷害燕國啊。於是燕惠王就不再難為樂毅的家人了。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絕對不因為關係的遠近而詆毀或吹捧,他們有交往的原則,懂得怎樣與其他人和諧相處。
逞強不是勇敢,也不是堅強,我們一直都推崇勇敢,但勇敢是有前提的,好勇的前提是義,要合乎道義,要符合正當性才可勇敢去做。孔子說:「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論語·陽貨8》)孔子也說:「勇而無禮則亂」(《論語·泰伯2》)都是說如果好勇敢的人不好學,不好禮,就會胡作非為。更何況,逞強與勇敢,與禮義毫無關係,它只是一個人色厲內荏自大狂妄的表現。相反,逞強好勝是一種不孝的表現。孟子說:「好勇鬥狠,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孟子·離婁下》)因為好勇鬥狠有可能危及父母的安全,給他們或家庭帶來災難,所以是一種大不孝的行為。
中國人整體來說是很善良純樸的,幾千年的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地扎在絕大多數的人的心裡,社會上逞強好勝的惡現象只是那麼一小撮人的醜陋表現。過去的人們更推崇禮讓,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主動的退讓,不是示弱,而是一種智慧的斡旋,讓緊張的局面有迴旋。因此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逞強,都不要喪失內心固有的善良,多站在他人角度想問題,以暴制暴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可能你的一個善意的微笑,會讓別人臉上的冰霜化解;可能你的一句輕言軟語,會讓別人的怒火熄滅。退一萬步講,即使你的微笑或軟話對別人不起任何的效果,我想,正有了自身的謙讓,事情不會向更壞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不要隨意嘲弄或貶低他人,更不能狐假虎威裝腔作勢嚇唬他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有逞強的資格。如果他人逞強,是他修養不夠;如果是我們自己逞強,說明我們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
我們發覺老年人都比較平和,安祥,從不與人爭,不恃強,也不凌弱,到底是什麼讓他們有這樣的修為?孔子說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4》)是說他好學,學詩,學禮,再知言,知禮,再知天命,順天命,因此才能做什麼事情都能隨心所欲,不違背規矩。一般的老人雖沒有孔子這樣的修養和學問,但他們的人生一路走來,世事的經驗讓他們明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逞一時口舌之快,往往會得一世傷心之悔,誰願意到老了還空留遺憾?
我們都希望人人能修養有德,但畢竟人心難料,不是人人都能積極地向好,所以社會上存在逞強之輩不足為奇,但今天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的確讓人感到痛心。我們不能等這些人老了才醒悟過來,因此有可能性的話,面對他們,我希望傳遞給他們的是善意和輕言軟語。孟子說:「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孟子·萬章上》)我們不自詡為先知先覺者,但相對於他們,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啟發和開導這些後知後覺者。
推薦閱讀:
※儒家的公平正義論
※偉大的傳統必有深遠的智慧 ——儒家文化與現代教育
※儒家化的表象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初探
※儒家的思想境界——謙
※死亡——比較中的儒家與基督宗教的死亡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