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網路與多源流數據視角下的蘭西城市群邊界劃定
隨著多源流數據的大量湧現,以及複雜網路方法在城市間聯繫分析中的廣泛應用,城市群內部和外部之間的聯繫有了定量分析的新抓手。本研究通過人口、產業和交通的要素布局及關聯網路,為蘭西城市群邊界劃定提供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支撐。
一、課題背景:城市群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城市群已經成為我國推動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載體。2012年12月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將「優化城鎮化布局與形態」作為六大任務之一提出,首次指出將城市群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具體提出,在「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下,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構建我國「19+2」城市群總體格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響應國家戰略,積極推動城市群的規劃、建設和發展。2016年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加快城市群規劃編製工作的通知》,重點推進跨省級行政區城市群、邊疆地區城市群、省域內城市群規劃編製工作。
在加快城市群規劃編製的上述背景下,《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於2018年3月獲得國務院的正式批複,蘭西城市群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增長極,將加快甘肅省和青海省的協同發展,推動西部地區「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工作。
然而,由於城市群在中國的發育時間較晚,我國最成熟的三大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發育程度與其他世界級城市群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目前在學界和政府層面,關於城市群的基本內涵、空間範圍界定、發育程度測度、建設重點等概念都存在諸多不確定和爭議。
隨著複雜網路的研究興起,以及多源流數據的大量湧現,基於流數據的網路分析方法被廣泛應用到城市間聯繫的研究領域,為城市群、都市圈等區域規劃相關研究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和方法。本課題通過人口、產業和交通的要素布局與關聯網路為蘭西城市群的範圍劃定提供量化分析的支撐。
二、要素集聚:人口、產業和交通要素集聚狀態
蘭西城市群2014年人口總量和GDP總量均位於19個城市群的倒數第二位,僅高於寧夏沿黃城市群,蘭西城市群相比其他地區發展速度較慢,其發展階段處於初始發育階段。
通過四個年份區域人口變化情況,可觀察甘肅省和青海省的人口格局歷史演變情況,發現在1990-2015年期間,蘭州—西寧軸線聯繫並未加強,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效應明顯。省內的人口分布歷史演變為「大面積增長」到「相對單一的增長極」再到「中心城市增長」三個階段,區域人口連綿發展軸線未見增強,城市群構建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和投資引導。
通過企業數據,分析甘肅省和青海省的三次產業企業數量在各區縣四個年份的分布情況,並最終對三大產業要素進行集聚分類分析可知,目前以蘭州市為核心,以及榆中縣、靖遠縣等周邊區縣形成了較為明顯空間集聚。此外,在甘肅省東南部,形成次要空間集聚。西寧市及其周邊區縣雖在單一產業方面存在空間集聚,但從產業要素疊加分析結果來看並未存在顯著的空間集聚。
從鐵路角度來看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基於火車班次數據可發現,主要沿河西走廊形成帶狀的空間集聚,而青海省的各城市在這一空間集聚的參與度較低,且未與甘肅省形成明顯的組團。蘭州市具備明確的區域核心性質,但與青海省的關聯尚不清晰。從路網密度來看,2012-2015年的三年間雖然集聚空間有所擴張,但是漲幅不大,路網密度在空間上亦呈現梯度集聚。
三、要素流動:人口、產業和交通要素流動格局
通過互聯網遷徙數據,可發現,春節期間蘭州市、西寧市等市大量的人口遷入遷出,表明幾個地級單元均為勞務輸出型城市。在其他國家法定假日時間點,遷入遷出人口均呈現波動。通過子群探測的分析方法,可發現在人口流動的格局中,蘭州市在人口流量上占研究地區內的絕對優勢,第二位西寧市與之差距較大;同時發現,兩省在人口流動方面聯繫較弱、作為城市群聯動發展的基礎不足。
基於全國範圍內企業間的資本互投數據,可發現在資本流入方面,甘肅省有更為多樣化的資金來源地,且整體投資量較高;青海省在投資來源地的多樣性上偏弱。從空間分布來看,研究區域主要的資金來源並非直接來源於毗鄰省份如陝西省或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而更多來自經濟發達的沿海及南部省份。研究區域對全國的投資輻射影響力很弱,也未能夠形成對周邊相鄰省份的投資輻射及經濟拉動作用。兩省份在對外投資方面的活躍程度均較低,主要的投資活動均來源於省會城市西寧市和蘭州市。反觀兩省內部各城市之間形成的投資網路,省會蘭州市和西寧市在互投網路中無疑處於最高等級,是區域互投的最重要節點。海西州、酒泉市、海南州與嘉峪關市處於第二梯隊,在區域中是較為重要的中樞性角色。
通過鐵路班次分析發現在全國地級市的連通關係上,主要的對外聯繫呈現西北-東南方向的聯繫,兩省內部的聯繫軸線也沿河西走廊延伸,城市群內兩核心西寧市和蘭州市之間聯繫不強,幾個節點主要位於蘭州市、酒泉市、武威市,西寧市在兩省內連通能力上較弱。
由於甘肅省和青海省均為地廣人稀的省份,城鎮之間的平均距離較大。區域內各城市到中心城市最短公路通行距離除白銀市和海東市外,均在100公里以上。蘭州市、西寧市、海東市、西寧市距離相對較短,交通流動較為密切。
四、邊界劃定:選取指標綜合聚類,定量研究城市群邊界
基於以上地級市及區縣要素集聚分析結果,以及選取人口、經濟和交通的六類指標計算綜合得分,城市群劃定的建議區域如下圖所示。
基於指標體系得分進行進一步的等級結構分析,得出蘭州市和西寧市在蘭西城市群中優勢明顯,具有極強的增長極帶動作用,屬於城市群第一層級;天水市、定西市及武威市綜合指標得分位列第二梯隊,三個城市在交通接入強度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為蘭西城市群核心輻射區域;其餘城市指標總分較低,位列第三梯隊,屬於蘭西城市群次級輻射區域。
基於聚類的功能結構分析結果顯示,蘭州市和西寧市屬於類別3,在各項指標中遙遙領先,在城市群中承擔的主要功能為城市群核心城市,培育帶動周邊城市發展;金昌市和武威市屬於類別2,在蘭西城市群中呈現出低密度人口較少,但經濟發展態勢較強的特點,主要承擔功能為承接中心城市蘭州市和西寧市的擴散效應;其他城市屬於類別1,應利用已有優勢積極承接核心城市功能外溢,通過加大資金和技術等生產要素聚集力度驅動經濟發展。
特別鳴謝:
《蘭西城市群邊界劃定》課題組成員:李棟、吳夢荷、李穎、蔡玉蘅、劉楊、龔爍、黃啟雲、石淼
內容來源: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ID:tsinghua_TUCSU)
原文點擊→
開放課題成果:複雜網路與多源流數據視角下的蘭西城市群邊界劃定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