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歷史與神話
640 人贊了文章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關於西漢七夕的掌故,白紙黑字,言之鑿鑿,因此常被當今學者引以為證明七夕節源於西漢的根據。然而,如果對中國古代曆法的發展有所了解,就知道西漢初期還根本不會有七月七這個節日。
那麼古人從何時開始過七月七的呢?人間的七夕節又是怎麼與天上的星星聯繫到一起的呢?
古人的生活智慧與想像造就了我們今天的歷史與神話。
七夕的歷史與神話
劉宗迪: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民俗學、神話學
古人何時開始過七夕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但古人何時開始過七夕,卻並無十分明確的說法。有些學者根據某些古書的記載,相信七夕節在西漢初期就已經確立了,他們的根據是《西京雜記》中的如下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初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西京雜記》卷一)「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西京雜記》卷三)
彩女於七月七日登樓穿七孔針,就是後來的七夕穿針乞巧習俗,這一記載似乎足以證明,西漢時期已經有了乞巧習俗,並且固定到了七月七日這一天。隋人杜公瞻在《荊楚歲時記》注中引述《世王傳》一書的佚文,亦言及漢初七夕之俗:「竇後少小頭禿,不為家人所齒。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後出。有光照室,為後之瑞。」竇後當即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漢武帝的祖母,那位歷經三世、權傾一時的竇太后。竇太后生於楚漢相爭之際,長在民間貧寒之家。這條記載說竇後小時候就有七月七日看織女的風俗,這豈不是七夕乞巧節的風俗在秦漢之交已經蔚然成風的證明嗎?而提起七夕和西漢的關係,最為人熟知的自然要數西王母在七月七日之夜降臨,向好道求仙的漢武帝傳授長生秘訣的故事。這在《漢武帝內傳》、《漢武帝別國洞冥記》、《漢武故事》以及晉人張華所撰《博物志》中皆有所載。
閱讀鏈接:
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於殿西,南面東向,頭上太華髻,青氣鬱郁如雲。有三青鳥,如烏大,立侍母旁。時設九微燈。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唯帝與母對坐,其從者皆不得進。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謂方朔神仙也。——晉·張華《博物志》卷八
以上諸書,均記西漢七夕掌故,白紙黑字,言之鑿鑿,因此常被當今學者引以為證明七夕節源於西漢的根據。其實,這些說法皆不足據。以上諸書皆為小說家言,荒誕無稽,《西京雜記》託名西漢大學者劉歆,《漢武帝別國洞冥記》託名東漢學者郭憲,《漢武帝內傳》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純屬拉大旗作虎皮,經後人考證,這幾部書大都是魏晉乃至更晚的作者偽托。
其實,只要對中國古代曆法的發展有所了解,就知道西漢初期還根本不會有七月七這個節日。古代曆法從商代開始,一直使用干支紀日,即用甲、乙、丙、丁等十個天乾和子、丑、寅、卯等十二個地支配合為六十甲子,循環紀日,一直到西漢時期,《史記》、《漢書》記述史實都還是用干支紀日,我們現在習慣的數字紀日,即一月一日、二月二日之類,直到西漢末期王莽時期才開始在一些碑刻中出現,到了東漢時期才真正流行起來,漢武帝時期的曆法採用的仍是干支紀日。曆法用干支紀日,自然也只能用干支表示節日的日期,比如說,上巳節就是三月份的一個巳日,端午節就是五月份的第一個午日。這時候,一個節日在特定月份的日期還是不固定的,上巳節可能會在三月初一到十二之間的任何一天,端午節則可能會在五月初一到五月十二之間的任何一天。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難理解漢武帝時期還不會有七月七日這個日期、因此也不可能有七月七這個節日了。
現存古書中最早確鑿無疑地出現「七月七日」這個日期的,是東漢學者崔寔(約一〇三年~約一七〇年)所撰的《四民月令》,該書以月為序,敘述一年十二個月之行事,可視為東漢鄉村歲時生活與風俗的真實寫照。其「七月」條中就記載了七月七日的諸多事務:「七日,遂作麹。是日也,可合藍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習俗然也。作干糗,采葸耳。」按照習俗,七月初七這天要作酒麴(麹),用蘭草及蜀漆草製作用於除蟲、解毒、治病的藥丸,曝晒經書及衣裳,這天還可以作乾糧(糗即一種便於保存的乾糧),還可以采蒼耳(即葸耳,古人以蒼耳籽榨油燃燈燭)。
七月造麯釀酒,因為這時候小麥已經收穫,秋收尚未開始,正可趁農閑造麯釀酒。而且這時候釀酒,正可以趕上秋後嘗新慶豐和臘月聚族宴歡時飲用;采藍、采蜀漆、采蒼耳,是因為這個時候這些藥草已經長成,正適宜採集,取之過早則尚嫩,取之過晚則已老。然而,一年之中,經書和衣裳何時不可晾曬,何必非得在這天進行呢?其實,書中已經道明個中緣由——所謂「習俗然也」,也就是說,在七月七日晾曬書籍和衣裳,在東漢時期已是一項相沿已久的風俗。《四民月令》原書已經散失,今天看到的只是佚文,這幾條佚文中沒有提到七夕乞巧、祭拜織女之事,可能是原書散失了。但七月七曝晒書籍、衣物的習俗表明,在東漢時期七月七日已經是一個有著特定風俗的節日了。
古人何時開始祭織女
古人從東漢才開始過七月七,並不意味著七夕這個節日是在東漢才突然冒出來的,只能說這個節日在東漢才固定到了七月七日這一天。七夕節的主要風俗是乞巧,故七夕節也稱為乞巧節,女性乞巧的對象是織女,所以,七夕節與織女崇拜有關,那麼,織女崇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這個說起來就遠了。
織女的名稱在兩部可以斷定為成書於周代的古書中已經出現,一是《夏小正》,一是《詩經》。
《夏小正》今為《大戴禮記》的一篇,原本單行,它按一年十二月的順序記載了每個月份的物候、天象、節慶和農事。古人相信此書出自夏代,夏代大概還沒有文字,當然也不可能有這樣一篇文章,但沒有文字,並不妨礙夏代的農時知識憑藉口耳相傳而流傳後世。天文學家根據歲差原理推算,其中所記錄的天象可以追溯到夏代至西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夏小正》中就兩度提到織女星,一是在七月,「初昏,織女正東鄉」,意思是說,在七月的黃昏,看到織女三星中由兩顆小星形成的開口朝向東方;一是在十月,「織女正北鄉(向),則旦」,是說到了十月拂曉,看到織女星的兩顆小星形成的開口朝向北方。
一年之中,斗轉星移,不同的季節、月份,同一組星象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姿態出現,織女星包括三顆星,三星一明兩暗,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兩顆暗星位於三角形的底邊,在不同的月份會朝向不同的方向,古人根據織女星位置和朝向的變化判斷時間。織女三星只有轉到頭頂上方的時候,其兩顆暗星構成的底邊才能朝向正東方,因此《夏小正》中所說「七月,初昏,織女正東鄉」,意味著在七月黃昏的時候織女三星正在頭頂上方的天頂上。織女星非常明亮,是北方夜空的第二亮星,上古時期,每到七月的黃昏,織女星高懸頭頂的夜空,散發出明亮的光華,肯定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古人就用這種星象標誌七月份的到來。
圖中紅框處為織女星所在
《夏小正》在七月這條關於織女的記載的下文,還提到銀河,即「漢案戶」。「漢」即銀河,所謂「漢案戶」指銀河在夜空中呈南北走向,恰好正對著朝南開的門戶。天上的銀河和滿天星斗一樣,隨著天球而運轉,一年四季的走向不同,所以古人根據銀河的走向判斷時節。當在黃昏看到銀河從南到北橫貫頭頂的夜空時,古人就知道是初秋七月了。此時的黃昏時分,走出房門,抬頭望去,但見銀河耿耿,星漢燦爛,一條光華燦爛、白波茫茫的天上大河,悄然無聲地在頭頂上流過,流向南方蒼茫的夜空。唐人張環在其名篇《秋河賦》中向我們展現的就是這幅壯麗的秋河景觀:「倬彼昭回,鑿天而開,含秋耿耿,積曙皚皚。水清淺而不落,光逶迤而屢回,非碧海之分上,即黃河之轉來。萬里直繩九霄,橫帶奕奕高影。湯湯連瀨,透垂簾於戶前,飛瀑佈於雲外……」
《夏小正》只提到織女星,沒提到牽牛星,不過,那時候的人們肯定已經關注牽牛星了,因為牽牛星和織女星的關係太密切了。在頭頂的夜空,牽牛星的亮度僅次於織女星,而且它和織女星僅有銀河一水之隔,織女星處河西,牽牛星處河東。《夏小正》時代的人們,在仰首矚望織女星之時,牽牛星肯定會同時映入視野。「七月,初昏,織女正東鄉」,順著織女的視線向東看去,在她的東南方不遠處,就是那令她朝思暮想的牽牛郎。
在《詩經?小雅?大東》中,牽牛星卻實實在在地出場了,《大東》是一首征夫之歌:一名西周男子被派往東方服役,披星戴月,夜行曠野,他舉目四望,星河低垂,眾星曆歷。在詩的最後三章,他如數家珍般地一口氣報出了六個星辰的名字: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鑒)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織女、牽牛、啟明、長庚、畢、箕、斗都是星名。詩的作者常年勞役在外,見貴族們終日遊手好閒,卻安享富貴,因此禁不住觸景生情,指責貴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尸位素餐,中看不中用:銀河雖然明靜如水,卻不可以用來作鏡鑒;織女儘管終日奔忙,卻沒見她織成一匹布;牽牛儘管亮閃閃,卻不能用來拉車……可以想見,在這首詩被形諸歌詠的年代,與牽牛織女相關的故事可能已經在民間口耳相傳了。
不管是《夏小正》,還是《詩經》,都只是提到織女星的名字而沒有關於對織女星的崇拜或祭祀的記載,但其實,「織女」的名字就暗示了對於織女星的崇拜。古人認為神住在天上,那些明亮的星宿就是神的化身,他們用特定的名字命名這些星宿,就表明在他們看來這些星宿就具有特定的神性。比如說,畢宿是雨神,箕宿是風神,織女星之名,則表明它在古人眼中是織女之神,有神則祭祀隨之。因此,我們可以推斷,最晚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對織女星神的崇拜和祭祀。那麼,古人為何崇拜織女星呢?這就要從織女星何以得名談起了。
星星何以名織女
星本無名,古人以特定的名字賦予特定星辰,是因為在古人看來它們具有特定的意義,古人主要用星辰判斷時令和農時,因此星的命名大都與時間有關。《夏小正》的記載表明,周代的人們將織女作為七月的標誌,七月的時候織女星正好位於天頂的位置。那麼,七月之星何以被稱為織女星?因為在古代,七月是女性開始織布的季節。
七月,時屬孟秋,處夏秋之交,其時暑熱漸退,秋氣乍起,天氣開始轉涼,女人們要開始忙碌了,因為她們要紡線織布,為即將來臨的肅秋和寒冬準備寒衣。《四民月令》就說七月要製作新衣以備寒氣:「七月……處暑中,向秋節,浣故制新,作袷薄,以備始涼。」《詩經·豳風·七月》開篇就唱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意思是說,初秋七月,大火星(天蠍座α)向西墜落,九月要裁製寒衣,十一月寒風呼嘯,十二月寒氣凜冽,如果沒有棉衣,寒冷的冬天該怎麼過?——九月裁衣,則須八月織布,因此,七月就該是紡織娘們飛梭紡線的時候了。《七月》通篇所吟唱,皆與時序有關,其實就是西周時期的一首農時歌謠。這首詩起首就以「七月流火」起興,並一詠三嘆,一、二、三章皆以「七月流火」引出,該詩既然吟唱一年十二個月的農事活動,為何不是從一月開始,而偏偏從七月開始呢?這首詩可能就是在孟秋七月、大火西流之際唱的,而歌者可能就是七月夜績的紡織娘們。「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楚辭·九辨》),秋天萬物凋零,令人感傷,紡織娘目睹大火西流,傷感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即景興歌,唱出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歌調。遙想古時,每到七月黃昏時分,天上,織女星星光璀璨,地下,紡織娘淺唱低吟,人間天上相映成趣,那顆照耀著人間紡織娘勞作的明星,因此被命名為織女,成為織女們的守護神,不是順理成章嗎?也就是說,正因為這顆星在黃昏時分高懸夜空的景象,被古人作為七月到來的標誌,而七月又是紡織娘晝夜勞績的月份,所以這顆星就被華夏先民命名為「織女」。
明人繪 宮蠶圖卷及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清 木刻紡織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
《詩經·豳風·七月》還提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蟋蟀一入秋天就開始了天籟的鳴唱,而且隨著天氣日益肅殺,它們為了尋找避寒過冬的地方,漸漸靠近人的居室。「七月在野」,七月開始在田野中遠遠地自在放歌;「八月在宇」,八月已經來到窗外屋檐下輕吟夜曲;「九月在戶」,九月則登堂入室,進入人家的室內殷勤獻歌了;「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月,嚴冬即將來臨,蟋蟀已經在溫暖的床下安頓好準備過冬了。蟋蟀又名促織、紡織娘,因它從七月紡織月開始,就陪伴著夜績的紡織娘一起淺唱低吟,因此就獲得了「促織」或「紡織娘」的雅號。漢代緯書《春秋考異郵》稱:「立秋趣織鳴,女功急趣之。」《易緯通卦驗》稱:「蟋蟀之蟲,隨陰迎陽,居壁向外,趣婦女織績,女工之象。」就道出了促織得名的緣由。「促織鳴,懶婦驚」,諸如此類的俗諺,至今還流傳民間。織女當空,促織夜鳴,皆為七月來臨的標誌,由促織之得名於女功之始,也足以佐證織女星之得名於織績之期。
清 蔣檙 秋蟲圖冊(十二開之八)
紙本設色 每開縱二三·五厘米 橫二八·三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總之,織女星因為是七月紡織之月的標誌星,因為被命名為織女,織女的名字很可能就是古時候紡織娘們命名的,她們把這顆高懸頭頂的明星稱為「織女」,視之為天上的織女之神,祈求她能夠賜予自己靈巧的雙手、聰慧的心思,織出像雲錦天衣一樣美麗的織物。正如七夕節是唯一一個屬於女性的節日一樣,織女星也是滿天繁星中唯一一顆屬於女性的亮星。從古至今,斗轉星移,每到秋夜,織女星都會升上夜空,給人間女子帶來祝福。
五代 周文矩 西子浣紗圖頁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紫禁城》2018年7月號
Jul. 2018 鵲橋仙渡
故宮書店實體店位置圖:
推薦閱讀:
※北京民俗--七夕
※七夕:一心執念 ,十指相扣;攜手終老,與子同袍!
※如何在七夕 「脫單」?教你一招!
※群英薈萃42期 | 七夕情緣
※(七夕告白)我只想懂得你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