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覺與技術

知覺與技術

來自專欄跑步技術觀6 人贊了文章

知覺與技術

按: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5月間,去北京的火車上,在手機里一字一字敲打,寫出了那個時候對跑步技術問題的理解。現在來看,有些細節稍有偏差,但整體框架是沒問題的。最近我在帶一批跑者做專項技術訓練,發現不少跑者在跑步中的拉起動作都是在身後完成,他們無法準確感知「在身體下方拉起」是什麼狀況。在剛剛結束的Garmin全國教練培訓班上,我也看到了這個問題,還出現在練跑多年的跑者身上。所以,重新把這篇小文發出來,供大家閱讀、思考,跑步技術的實質究竟是什麼?練技術,就是練動作嗎?

姿勢跑法的基礎知識,會幫助我們建立了一個基本概念:我們處在重力環境中,重力是驅動跑步(水平移動)的根本動力。高效科學的跑步技術,必須順應這個基本原理:利用重力,而非對抗重力。這個簡潔的規則,就是科學的原理。

事實上,我們所有的活動都是在重力場中完成,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利用肌肉力量形成支撐,利用體重;或者,利用肌肉力量,改變支撐點,轉移體重——以此完成所需要的動作,或實現運動目標。沒有重力就沒有支撐,沒有支撐,就沒用體重。沒有體重,單靠肌肉力量不能實現任何方向上移動重心的願望(在太空中,在失重環境下,肌肉再強大的人也無法改變運行狀態)。

你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來理解這個道理:只有來自外部的力量,才能帶來自身運動狀態的改變。肌肉力量從屬於我們身體本身,是內生力量。我們經常說,自己無法把自己拎起來,就是這個道理。在地球上,這個自始至終唯一存在的外力,就是重力!

所有的活動,其實是在用肌肉力量改變支撐點,製造或打破平衡,以此實現利用體重,達成特定方向上的運動或移動。這是移動的本質。我們再明確一些, 肌肉力量的作用,僅僅在於支撐體重和改變支撐。

運動技術是什麼?運動技術,簡單說就是利用體重的方式。科學的技術,符合自然界一般法則。優秀的技術,能夠最自然、最簡潔、最高效地利用體重,沒有多餘動作;相反,如果我們的運動方式(技術)低效、繁雜,甚至違背自然規律,就會衍生出一系列問題亂象,乃至傷病。《莊子·養生主》講到「遁天之刑」,它的意思是,如果你受傷,那是因為你違背自然,而被自然處罰的結果。跑步並不必然導致傷病,錯誤的跑步姿勢會大大增加受傷的概率。

運動技術的實現,需要合理支配身體,調動神經,抓取肌肉,使他們按照特定方式運作,形成支撐或改變支撐,利用體重達成目標。好的技術符合自然法則,簡潔高效;不好的技術,冗餘低效。

他們的區別在於,個體意識思維對運動行為本質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約束行為本身的規則或者理念。這,其實是一個「標準」。

我們形成某種規則或標準的起點,源於觀察,感覺,感知。這是學習時最底層最基礎的元素。對運動來說,最重要的感覺是「觸覺」,因為觸覺是我們感知體重的感官(我們藉由此感知重力)。另一種強勢感官是視覺,大部分人都在用視覺學習,但視覺觀察到的表象有時候會誤導人,表象會隱藏本質。

觀察之後會有思考,思考的結果是各種見解,以及由見解匯聚而成的各種理論方法(標準)。這是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也是個要求很高的過程。不夠周密嚴謹的觀察往往導致錯誤的見解,並推導出錯誤的理論,這個錯誤的理論就可能被設立為不合理的標準。以跑步來說,如果觀察到推蹬的動作,並認為這是跑步前進的動力,就會引導到推蹬相關肌肉力量訓練的方向。

沒有清晰明確的理論體系作為標準,有時候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充當潛意識裡的標準。拿跑步來說,由於我們最習慣的平移方式是走路(步行),走路時人們習慣的動作是跨步。需要走快一些的時候,就邁更大的步伐,跨大步。這種動作在無意識間也就成了跑步的標準,因為它是神經肌肉系統習慣的行為模式。我們在跑步時,甚至也會覺得邁出小腿的動作最自然、最輕鬆。

如果我們理解了跑步運動的原理,就會知道:跨步(觸地點超過重心)是造成運動傷害、跑步低效的主要原因。而這個動作又是肌體最習慣的一種常規意識,或者說是潛在標準。當我們無法維持精準知覺時,都會不由自主向最習慣的行為模式靠攏,即使這種模式更加費力、更加低效、更加容易受傷,但這種行為習慣在人體的意識里更加「安全」。從這個角度上講,學習技術需要改變意識,改變意識的核心在於更新標準。

明確了合理的科學的標準,有意識地支配神經肌肉系統,不斷向規範標準靠近,反饋修正,耐心打磨,把主動行為逐步轉變為習慣動作,就是一個學習運動技術的過程。也就是說,有了標準,才是學習的開始。

學習是一種建立系統性連接的過程,把未知的概念知識和已知的概念進行連接。你不能給幼兒園小朋友教授微積分,因為那跟他的認知沒有任何關聯,是天書。但你可以通過給孩子們分配糖果,以此建立數字的概念。

連接已知和未知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辨識細微差別的能力。就像品酒師,他能透過味覺分辨出一個紅酒出產的年份、產地、季節、品種,甚至能分辨釀造的木桶的材質,他必須首先有清晰的關於紅酒的各種知識(概念),讓這些知識(概念)產生連接,最終發展出分辨細微差異的能力,使不同信號感受與味覺連接。這個學習進步的過程,就是知覺開發的過程,這也正是技術學習的實質。這種開發是沒有止境的,技術的學習進步,也是沒有止境的。

回到跑步上,我們是否明白跑步與走路的區別?是否清晰理解跑步中標準技術動作的價值所在?是否能夠對自身動作有準確敏銳的感知力?這些應該是學習跑步技術中至關重要的核心內容。

在我看到的諸多跑者的跑姿影像中,聲稱前腳掌著地的跑者,並不一定清楚跑步中的觸地方式。更多跑者意識不到觸地點在身體下方的什麼位置,不知道體重在腳底變化的過程,不知道擺盪腿拉到身體的什麼位置,不知道不同速度下身體姿態的變化。在基本知覺意識形成之前,我們精進技術其實是困難的。


鹽巴:

姿勢跑法(Pose Method)教練,國內首批認證心率教練;師從徐國峰老師,技術派跑者,對跑步技術有深刻理解。自丹尼爾斯體能訓練體系進入科學跑步世界,推崇以技術訓練驅動長跑體能、肌力訓練的嶄新理念。熟悉Garmin軟硬體平台,教學經驗豐富,獅子訓練營主教練,Garmin(中國)簽約教練,跑步學院姿勢跑法課程教練,擔任過興業銀行、太平洋保險、第一反應、跑步學院訓練營等教練工作。


推薦閱讀:

你所了解的跑步技術正確嗎?
它是腹部贅肉、下半身肥胖的罪魁禍首
跑步志:來啊,跟我去跑步 | 跑步那點事
每天堅持步行的好處,變得年輕
世界頂級中長跑運動員的100米大概可以跑多少?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