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越縱容孩子,孩子越優秀!
思考引出問題,問題又引發更深的思考,這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會讓孩子獲益良多。
來源:DaDa媽媽(ID:dadareading)
作者:大米兒
和朋友一家出去遊玩。
剛上車沒多久,朋友家三歲半的小姑娘就坐不住了,四處張望,接著開始發問:
「媽媽,為什麼樹都往後面跑?」
「樹沒有動啊,是我們的車在動。」
「為什麼車子可以動,樹不能動?」
「因為車有輪子。」
「那樹的輪子呢?」
「呃……你講了那麼多話,喝口水吧。」
「媽媽,為什麼水會晃來晃去?」
「因為水是液體。」
「液體是什麼?」
「就是……會晃來晃去的東西……」
「為什麼會晃來晃去呢?」
「……餓了吧,來,吃根黃瓜。」
孩子邊嚼邊繼續發問:
「媽媽,為什麼黃瓜不是黃色的呢?」
朋友捂臉:「我的老天爺啊……」
「媽媽,老天爺是什麼?」
「是誰的爺爺嗎?」
「他很老嗎?」
朋友徹底崩潰了:「你哪來這麼多問題啊……」
連忙打開手機上小豬佩奇的動畫片,往孩子手裡一塞,世界終於安靜了。
朋友鬆了口氣,小聲說:「這孩子問題太多啦,挺煩的。」
我點頭苦笑,我家的小猴子也是一樣一樣的。
只要醒著,她的嘴巴就沒有停下來過,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問問題:
這是什麼?那是幹什麼的?為什麼……有時候我也會被問得很煩,但也盡量忍著,不打擊她提問的積極性。
因為我知道,孩子問題多,其實是好事。
孩子問問題,說明他對外界事物充滿了熱情和興趣,他在觀察,在主動思考。而提問,正是愛思考、渴求知識的一種表現。
思考引出問題,問題又引發更深的思考,促使孩子不斷地去學習和了解新知識、探求真相。這個良性循環的過程讓孩子獲益良多。
正如《兒童行為心理學》里,當孩子開始不停問為什麼時,他們的想像力、求知慾、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都在悄悄萌芽,他們探索世界的慾望和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而善於提問,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問題的提出經常比解決更重要。因為只有善於提出問題,才能不斷發現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在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人類才得以進步。
當孩子嘰里呱啦問個不停時,總有家長被問得不耐煩了,呵斥道:你能不能安靜點啊?
然而,當孩子真的成了不再提問的安靜寶寶,家長們又開始憂心。
鄰居家有個女孩,一來我們家玩,就喜歡追著我問來問去:阿姨,這個是幹什麼的?這個要要怎麼打開?這個植物為什麼在水裡?這個畫是怎麼貼上牆的……
每一次,鄰居都阻止她:別問了,自己去玩吧,讓大人說會兒話。
一起去動物園玩,小姑娘興奮極了,一個勁兒問: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啊?為什麼斑馬身上長條紋?熊貓怎麼有黑眼圈啊……
她媽媽又是一頓呵斥:哎呀,你就別問了,好好看你的動物行不行?
幾次三番下來,當孩子又想提問。
可剛張口,就看到媽媽一臉「你到底能不能安靜點啊」的表情時,只能乖乖地閉上了嘴。
她終於成了媽媽希望的安靜寶寶:來我家就自己默默玩玩具,出門也不再東張西望,不再提任何問題,看什麼都一臉淡漠的樣子。
直到孩子幼兒園的老師找鄰居談話:孩子太「乖」了,太安靜了,不像她這個年紀的孩子。鄰居才如夢方醒,自己好像做錯了。
她不知道,孩子不停問問題,恰是孩子正在思考的表現。
「我思故我問。」
孩子一串串的問題,正是頭腦中思考過程的一種輸出。
當孩子的提問行為一再遭到呵斥,思考的積極性也就受到了打擊。她不再提問,思考相應減少,自然也就失去了活力。
弗朗西斯·培根說,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孩童時期的為什麼,正是知識的萌芽,是走進知識殿堂的第一步。
所以你看,孩子的提問,其實就像一把打開未知世界大門的鑰匙。允許孩子提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護了這把通往未知世界的鑰匙。
扎克伯格曾在臉書上曬過一張照片,照片中,他在給滿月的女兒讀《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有人質疑,這麼小的寶寶看得懂嗎。
在和馬雲的對話中,提到此事,扎克伯格說:「我希望能教給她一種好奇心。因為世界上很多東西不是顯而易見的,我希望她能夠自己去探索。」
好奇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連扎克伯格都在想方設法地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又怎麼能去打擊家裡的問題寶寶,以致他們漸漸喪失提問的能力,喪失了對外界的好奇心呢。
知乎上有個問題:
小孩子問題太多了,怎麼應對?
有個網友的回答讓人印象深刻。她說,小時候當她提問時,總會得到媽媽這樣的回答:
「那你怎麼想呢?」
「你先想想,媽媽聽聽你的想法。」
「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你多想幾個方案看看。」
等她自己思考一遍後,媽媽才會陪她一起再找正確答案。
再大一點,媽媽的回答又變成:
「查字典了嗎?自己找書了嗎?」
「你可以試試從XX這個角度去找找看。」
「媽媽也不知道,你去問問XX阿姨吧,她是教XX科目的,也許會比媽媽懂這個問題。」
她便會去自己動手,通過各個渠道尋找問題的答案。
長大後的她說,很感謝當年那個「懶得讓人髮指的娘」,正是她的「懶」,讓自己五歲時就能流暢閱讀,會提問題,會自己思考,也會動手查找答案,也因此沒有變成「不動腦子等人給答案」的伸手黨。
這位「懶」媽媽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答案很重要,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如果我們能耐心啟發、好好引導,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將獲益一生。
所以,當問題寶寶開始發問時,不要急著回答。
不妨試著在他的每個問題後面,反問一句「你覺得呢」,啟發他自己去思考,引導他自己動腦筋去解決問題。
獨立思考和尋找答案的過程,其實是孩子在發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當孩子提問時,引導他自己去思索,就是在播下一種獨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誰知道這是什麼魚?告訴我,我好告訴孩子。」
沙溢曾發微博求助網友。照片中,兩個孩子正蹲在一條奇怪的魚旁邊,等著沙溢告知答案。
看來明星家的孩子也一樣是問題寶寶,也同樣會問住爸媽。
似乎每個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階段,都會變成一個行走的問號。
其實,這是兒童成長的必經階段,是一種正常現象。
美國學者希克森特米哈伊認為,兒童由於知識匱乏,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會讓他們感到新奇,想要去觀察、不停提問,甚至想要動手去摸、去操作,以此來了解陌生事物。
有研究表明,一個四歲的孩子每天會問437個問題。
嗯,想想就頭大……但心裡也釋然許多,原來愛問問題就是孩子的天性啊。
除此之外,孩子問題多,還和渴望博得關注有關。當孩子反覆地問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時,很可能是孩子在通過這樣的行為,來尋求你的關注和陪伴。
有次我忙著準備晚飯,女兒一個人在客廳玩,不停喊我去陪她搭樂高,都被我一句「等會兒」應付了過去。
幾個回合下來,她跑到廚房門口,問我:
「媽媽,你在幹什麼?」
「做飯啊?」
「為什麼?」
「要吃晚飯啊。」
「為什麼?」
「不吃會餓啊。」
「為什麼?」
……
一遍一遍的為什麼,沒完沒了地問,而她卻一副並不想知道答案的樣子,我才反應過來,其實是我在廚房忙太久了,忽視了她。
孩子的那些為什麼,其實只是一個幌子而已。他只是以這樣的行為,來表達一種情緒:
媽媽,陪我一會兒吧。
所以,這種時候,家長不用忙著解答孩子的問題,可以反思是不是忽視了孩子的需求。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2010宣傳片《Live Curious》的文案中這樣寫道:
當你開始對世界發問,當你開始思考,你才是真正地活著。
所以啊,家有問題寶寶,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他會提問,他在思考,他想尋求答案,他想知道更多,他在好奇地活著,真實地活著。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教育主張之一中說的那樣: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講。
作為父母,允許孩子提問,傾聽他的問題,就是對孩子最大的解放。
就讓那個問題寶寶,繼續快樂地做個樂於觀察、勤于思考、自由發問的問題寶寶吧。
本文轉載自「DaDa媽媽」(ID:dadareading),專註分享4~16歲孩子的養育經驗和成長故事。(部分圖片來源於
Giphy
)·關於家庭,可能你還需要更多閱讀·
#平時孩子提問,你會打斷他嗎?
#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分享噢~
1.後台回復
「入群」
添加小新媽微信,拉你進入0-6歲分齡育兒社群,也歡迎爸爸加入哦~2.後台回復關鍵詞
【育兒寶典】
免費送你獨家育兒電子書一本。推薦閱讀:
※通過面相選用優秀人才
※【斑斕 · 實錄】許前飛 | 優秀法官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跟著更優秀的人一起飛奔
※變優秀不是為了讓你輸不起
※從希拉里、朴槿惠、到默克爾,世界為什麼出不來一個優秀的女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