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讓內在生長的興趣,成為照亮學習的光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然而我們往往忽視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習慣於用教條式的方法去給孩子灌輸知識與規則,這反而扼殺了孩子因為熱愛而對知識本真的驅動力。
如果通俗地總結
今天的文章,那就是「為什麼興趣和學習不矛盾」。結合之前童行推薦給您的紀錄片,相信會給您和孩子帶來不少的收穫。最近聽說一個時髦的詞,
「以輸出帶輸入」
,就是說以輸出某個成果為目標,去學相關的輸入知識。
這是相當高效的學習方法,
因為目標明確,可以更有效的方式組織學習,而且會用的知識,一般是真正學懂的知識。
用這種新的眼光審視我自己,我赫然發現,我從小就是一個「以輸出帶輸入」的小孩,一直到現在仍然是。
一、興趣驅動學習
以前我喜歡說:「我只為了興趣而學習」。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句話是對的。
從小到大,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做一些新的事情,樂此不疲。
我小學學畫畫是自己的興趣,大學學天體物理是自己的興趣,後來轉了經濟也是自己的興趣。寫作是我的興趣,現在學兒童心理學同樣是我的興趣。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覺得學習枯燥,也基本上不刷題就能學好。
但每當我將這一點告訴別人時,聽到的人總是會說:「那還是因為你天賦好,學起來容易,一般人沒有這腦子。」
我總是會說:「不是不是,不是天賦,是觀念問題」,但又解釋不清,說服不了他人。
童行夏令營實拍
現在看起來,對我來說
最重要的不是興趣,而是「以興趣驅動學習」。
我並不是對學校的課程本身有興趣,也不是對考試做題有興趣,更不是讓自己假裝喜歡做題學習,而是我對某些遙遠的事情有興趣。以那些遙遠的事情作為心中的光亮,照亮日常抽象乏味的題目,讓那些題目有了色彩。
二、追尋心中的光,學習便是徹頭徹尾的幸福和享受
如果沒有遠處的光,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學,課本上的知識又通常以最最乾癟的形式呈現,必須要非常堅毅的個性才能勉強自己看進去。於是很多人會相信學習必須艱苦,必須靠意志戰勝艱苦。
然而完全不是這樣的。
當你心裡有遠處的光,當你想要最終做到一些事情,你的眼睛是亮的。
你就會以這道光照亮現實生活中的題目,用這束光的方向組織現實知識的碎片,你知道為什麼學,也可以將學習的碎片串聯成有序的圖案。這個過程完全不痛苦枯燥,而是充滿興奮,滿地採擷知識的碎片。
童行夏令營實拍
我中學時投入去做的事情包括嘗試寫一本小說、做電視台記者和編輯、做一本文學刊物、學習量子力學的相關知識。大學之後感興趣的事情包括歷史制度比較、探索人類意識、做一本文化旅行的書、做一本有關星座的書等等。所有這些龐雜的興趣都變為照亮學習的光。
我自己的終極興趣驅動是自然哲學。中學的時候,當我對古希臘的自然哲學產生了興趣,一切學科都被照亮了。物理、生物、社會、歷史、寫作,全都統合在同樣的光束之下,從此之後再無亂麻一般的習題碎片。
所有這些過程中,我異常孤獨,很多事情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支持。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這裡先不講。
三、激發人類本能的驅動——目的感
我把「無目標」和「有目標」的學習簡單畫了個示意圖:
這種「夢想照亮現實」的學習方式,其實也不算新鮮事。我們從小在學校,也被教導說「要志存高遠,為理想奮鬥」。
但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很多人無法產生這種興趣驅動力呢?
一是
很多夢想太遠了
,遠得無法穿透日常的迷霧。小時候想做科學家的人不少,但是都在現實的擠壓中被磨損殆盡。第二個理由更為重要:
只有自己選擇的興趣才是真正的興趣
,被灌輸的宏大理想很難讓內心產生波瀾。唯有自選,才能成為自我驅動。這個過程中,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看到某種「產出」的可能性。
「當我學了這個,可以做到那個」,這種目的感是人類本能的驅動力。以輸出之心,帶動輸入之學。
四、根植於人性的「項目制學習」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產生興趣驅動的學習呢?
其實很簡單:
讓孩子大量接觸有趣的事物。
讓他在其中自選喜歡的內容。
讓那些輸出的興趣照亮課內學習。
沒有一個想唱搖滾的孩子會覺得學吉他枯燥,因為他能看到結果之美,為之付出汗水也甘之如飴。物理題呢?「學這個能幹什麼?Oh No我不要!」這也是自然的。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帶著興趣的光看待日常的學習,那麼就需要有某些環境,讓孩子可以自己去嘗試輸出。
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向、想要做的事情,看到在能力範圍之內的成果,
用這種自己興趣的輸出作為動力,強烈驅動自己的日常學習。
童行夏令營實拍
這種目標導向的學習,根源深埋在人的心性中。也被總結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潮流:
項目制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
它是讓學生以一個總體的目標為導向,在一段時間內,學生選擇要產出的成果,選擇方法和手段,自己嘗試創意和改進。
五、學習的真諦:深刻理解,靈活運用
在上個星期五,童行在北京舉行了一場線下觀影會,邀請50位童行粉絲和我們一起觀看紀錄片
《極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
。這部片子讓我們看到美國的High Tech High中學進行的嘗試。他們從十幾年前開始嘗試這樣的項目制學習。每一個學期讓孩子們自己行動起來,做自己喜歡的projects,自己組織團隊協作,自己把創意動手實施。
我們透過屏幕看到孩子的熱情,燃燒到屏幕之外我們的眼睛。他們完全被調動了,協作、
投入、
廢寢忘食。他們相互爭論、用很久的時間磨細節。我們看到孩子的變化:羞怯的女孩子,成為鼓勵和激發團隊的領袖;偏執的男孩子,在學期成果失敗之後獨立地反思。我們也看到孩子給我們的巨大驚喜,當那些零件複雜的龐然大物在我們眼睛出現的時候,我們強烈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生命。
那是孩子內心的生命噴薄而出
。他們把內心的喜好和自己都不知曉的潛力注入他們的作品,那些作品就是他們自身。童行夏令營實拍
在目標導向的學習中,一個人可能不會方方面面窮盡所有學科的所有知識點,但是
可以把相關知識學得深入:足夠深刻理解,以至於可以靈活應用。
而這
不
就是學習的真諦嗎?在我們這個時代,當一切知識都可以免費快捷地從谷歌、百度或wiki上獲得,知識再也不是對人的局限。你可以獲得一切知識,但重要的是你能用知識做什麼。
創造性使用知識,這才是決定未來命運的關鍵能力。
而這種能力需要從小就開始練習。
從這部紀錄片里,我們看到孩子的豐盛靈魂,看到我們自己曾經嚮往卻不曾實現的夢想,那是如此令人感動。
從它裡面,我們看到孩子的豐盛靈魂,看到我們自己曾經嚮往卻不曾實現的夢想。那是如此令人感動。而我也非常希望讓更多中國的家庭能接觸到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讓更多像我自己一樣的孩子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這裡,胡思亂想的孩子不再孤獨。我自己也會和童行學院的小夥伴一起探索這樣的教育實踐,也歡迎更多的家長和我們一路同行,共同向著心中的光實踐。
而那光,就是每個孩子內心生長的生命興趣。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奴隸社會(ID:nulishehui)
不端不裝有趣有夢,
聽現實的理想主義者說自己的故事。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系統性通識教育
長按關注一起童行
拓展閱讀
觀影會 | 邀你來看最值得一看的教育紀錄片
你有沒有對孩子的興趣,進行降維攻擊?
一部動畫,給孩子解釋什麼叫「初心」?
三個好問題,給孩子一副探索世界的廣角鏡
求人不如己,教你成為最會給孩子講知識的家長
郝景芳:面對應試教育焦慮,我做出這樣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直播預告 | 郝景芳對話大J: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成為未來世界需要的人?
※郝景芳唯一長篇科幻《流浪蒼穹》出版 劉慈欣、韓松推薦
※淺談《去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