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怎麼看中國菜?
關於這一問題,帖子上有各式各樣繪聲繪色的故事,比如:
「我一個表姐在美國住寄宿家庭,剛去的時候覺得美國東西太難吃了,就自己在廚房做了一頓飯,當時寄宿家庭那一家人都在,我表姐就招呼他們一起吃。他們吃過一頓飯之後,跟我表姐說我們房租給你減半,你每星期給我們做兩頓飯行么?」
「有個外國人號稱自己要吃遍中國,結果五年了還在四川。」
「一個妹子在英國上學,在宿舍里煮一鍋雞湯,當時就有好幾個英國小夥子過來求婚。」
「我留學的時候,有次在宿舍燒了一鍋糖醋排骨。為了散味,就把房門打開了。結果五分鐘後認識了全樓的鄰居。他們連汁水都沒剩。」
看多了這些誇張中透露著一絲「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不禁腰板兒也直了,底氣也足了,哇我大中華料理是多麼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攻城略地所向無敵,隨便一個中國人去外國做做菜就能滿樓轟動,讓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外國人們激動不已感激涕零。
另外一些讓我們變得敏感。比如在某美國綜藝節目上,主持人惡作劇式地讓人戴上眼罩品嘗如鳳爪、腐乳、魚眼等外國人們打心裡抗拒的中國食物。彈幕里充滿了中國網友憤怒的吶喊:不吃米飯吃腐乳誰都受不了好嗎?帶著偏見看美食!魚眼那麼好吃你居然吐掉,真不會欣賞!
再如BBC之前拍過的一個紀錄片,記者在中國街頭轉了一圈,將鏡頭對準那些看上去比較驚悚的蠶蛹昆蟲串串大拍特拍,又引起眾網友的憤怒:中國那麼多美食,專門挑那些嚇人的拍,這不是抹黑中國還是啥?!
再比如,某知乎回答中說自己做了幾個中國菜,外國朋友感覺很一般。評論區里炸翻天:你那燒的幾個菜就能代表中國美食了嗎?進而評論風向突轉,變成了地域各大菜系的吵吵嚷嚷互相不服。
平心而論,評價美食是否美味是個極具主觀性的事兒,跟個人的口味、飲食習慣、家庭習慣、宗教信仰、健康理念、甚至是價值觀都有很大關係。74-14億的「外國人」是個大概念,就算我們通常所指的「老外」默認勾選為西方的金髮碧眼白種人,他們仍然是高矮胖瘦不一,鹹淡口味千差萬別。
如果拿數據來驗證,那麼中國菜在英國似乎還是蠻受歡迎的。根據2017年2月的數據,有35%的英國人把中餐選為他們最愛的食物,是「英國國菜」炸魚薯條的5倍。英媒也報道過,中餐外賣取代印度菜外賣成為最受歡迎的外賣(雖然不知道裡面有多少是華人同胞貢獻的數據)。在美國,目前中國餐館已達5萬家,超過所有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加起來的數量,是日本餐、韓國餐、泰國餐、越南餐、印度餐等各類餐館總數的兩倍。在網路零售商亞馬遜網站上,炒菜鍋的銷量保持著每年46%的增長速度。
如果拿親身體驗的例子來佐證的話,在我接觸的為數不多的外國人中,外教是個十足的中國菜發燒友。他曾經在成都待了四年,說「隨便走進一家小店,隨便點幾個菜,沒有一樣難吃,都超級美味!」他無辣不歡超愛火鍋,經常和妻子在家學做中國菜。有一次和他聊起美食,我讚揚「大家都很喜歡美國的漢堡嘛」,他立馬一臉嫌棄地說「hamburger!只有hamburger,那是個什麼玩意兒......」
至於其他很多非洲、南亞中亞的留學生,有人很喜歡,更多的會禮貌地表示「中國菜還不錯」,不過因為「燒土豆的方法不太一樣」,所以「我們一般還是買菜自己燒飯」。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一般更能敞開胸懷嘗試新事物,通常對中國食物抱著一種可以接受、很感興趣或者欣賞的態度。有人深陷其中,有人淺嘗輒止。不喜歡的人也可以列出長長的理由清單:內臟臟,雞爪像人手,衛生條件差,重油不健康,公餐不衛生,殘殺小動物,宗教信仰差異,太辣,太咸,太淡,或者僅僅是一個「就是吃不慣」而已。
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如果有種觀念叫「飲食觀」,那麼在大多數西方人的理性飲食觀里,菜肴是充饑的,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而中國的感性飲食觀講究「吃味」,「色香味俱全」和「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就拿美國歷史來說,這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的清教徒,他們提倡生活樸素、反對奢侈浪費,禁慾之風盛行。雖說現在不比當時,但這種思想仍深埋美國人的基因里,比如曾經把禁酒寫入法律,比如現在倡導的反對皮草和簡約環保。他們的食材和烹飪技術在我們看來有些太「樸素」,吃個麵包夾肉就很開心,白煮雞肉蘸蘸醬就是豐盛一餐。有老師說去加拿大訪學的時候,天天都吃土豆,各種煮土豆炸土豆土豆泥土豆片,最後回國畢生再也不想吃土豆。
中國人確實會吃,而且吃得很講究,估計有些外國人如果看到《紅樓夢》上寫的茄鯗會當場暈倒,只見那鳳姐兒笑說:「你把才下來茄子把皮簽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中國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中國菜、法國菜、土耳其菜)之一,但它似乎並沒有得到像法餐那樣崇高的地位。雖說味道好,但在口味不同、理念不同、宣傳不到位的情況下,撕掉那些刻板印象的標籤,進而對外國人們進行味蕾滲透卻也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印度人在面臨好萊塢強勢席捲全球的巨大衝擊時仍巋然不動,「我們的歌舞喜劇就是最好的!」再比如韓國人為著泡菜沾沾自喜,「這才真真是每餐必備的美味!」
為了適應外國人口味,在屬性上尚有混血爭議的「改良版」中餐Panda Express(熊貓快餐)殺入美國,贏得了一大波外國人的心。這家全球最大中式快餐供應的菜品偏重美國人最喜歡的甜酸味,再略帶一點辣——宮保雞丁、油炸椒鹽蝦、孜然香辣咖喱雞、醬油西蘭花牛肉等都是熱門。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的正宗中國人來說,這菜又甜又膩,簡直就是把中餐拉去整了個容,回來連家門都找不到了。
由於中國留學生和中國遊客很多,澳洲也有紅紅火火的唐人街,大城市市中心有很多中餐館,川菜粵菜東北菜港式茶餐廳層出不窮,其次大概是各種日料韓料印度菜義大利菜等。為了更適合當地人口味,中餐也進行了某些如麻辣燙最後會放點糖的必要調整.....然而事實上,中餐館主要還是靠中國人或者口味較為接近的亞裔捧場,其他外國人大多也只是嘗嘗鮮而已,就像我們偶爾去西餐廳換換口味一樣。私認為,他們更愛的應該還是炸魚薯條大漢堡以及本地流行的甜品早午茶。
其實當我們不斷地提出——「外國人怎麼看待中國的xxx」類似問題的時候,除了好奇使然,也稍稍混雜著一種所謂的「自卑自負心理」。害怕別人不喜歡不承認,希望別人承認喜歡,憤怒於別人的不喜歡不承認,驕傲於別人的喜愛與承認。
中國人被「西方勢力」壓制太久了,特想獲得主流承認,特想從我們所驕傲的博大精深美食中「殺出一條民族自信的血路」。然而也是因為長期的「不如人不入流」以及心中熊熊燃起的復興夢,一方面大批中國人崇洋媚外非法國紅酒不喝,非歐洲奢侈包不背,非美劇英劇不看;另一方面「中國小龍蝦橫掃世界盃」「中國神葯在美爆紅遭瘋搶」「拍黃瓜就震驚BBC」等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故事添油加醋從「不住稱讚」到「感動到哭」,我們感嘆著中國的地大物博,略帶鄙夷地看著這群沒有見過世面的歪果仁。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媒體一直鼓吹的「巴鐵兄弟情」。比如中國人到巴基斯坦旅遊,憨厚老實熱情友好的當地人如何如何對你感激涕零夾道歡迎傾盡所有。這時候「民族自豪感」又油然而生,暗自想著下次也要去巴基斯坦大搖大擺,感受一下「只因為你是中國人」就觸手可及的優待。這種感覺實在太難得了,畢竟在全球各地,華人都常遭排擠,我們憤怒於外國人的歧視,恨不得趕緊強大起來,無論是從國防實力還是從美食軟實力上讓你們在我們面前甘拜下風。
確實,從中餐在美國的歷史看來,這其實就是一部血淚移民史的縮影。從赤貧年代淘金華工在《排華法案》出台後,迫於生計抄起菜刀做起「炒雜碎」;到二戰後隨著新移民的湧入,出現新菜系和外賣中餐的「第二代中餐」;到夫妻店和小鋪子形象的「第三代中餐」;再到像君子廚房這樣的逆襲的第四代「美餐中式化」中餐。雖然中餐仍被大多數認為是便利、便宜的外賣食物,但畢竟成為了《生活大爆炸》上「謝耳朵」鍾愛的外賣,也算是有了長足進步。
在我沒有自信的時候,我特想知道老師、同學、親戚怎麼看我。誇我我便驕傲,貶我我便憤怒。有了自信以後,別人誇我我微笑著感謝,但別人指指點點我也不為所動。國家也是同樣。有句話說得好:「一個國家的自豪感說到底是來自於它的現狀而非歷史」。
誰都希望獲得認可,法國人韓國人孟加拉國人日本人同樣驕傲於自己文化的美食,堅定地認為「傳統不可丟」。就算中國美食在取材、烹飪技術上可以說完勝某些國家,在大多數人心裡,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家鄉菜才是無可撼動的No.1。
開開心心地向外國友人介紹我心目中的中華美食,也高高興興地品嘗他們的美味。所謂一個吃貨的修養,那便是對於美食「不問來處、見好都收」。祖國的美食值得在有窮的生命里無窮地品嘗,路漫漫其修遠兮,實在是沒有太多工夫去糾結於別人為什麼不喜歡,又過度興奮於別人怎麼那麼喜歡呢!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童童chen~寫隨感,讀外刊~小童在此撒花~鞠躬~)
推薦閱讀:
※鱷魚河邊捕魚 反成身後老鷹「盤中餐」(組圖)
※與中國建交,熱愛中餐的薩爾瓦多人說會越來越好
※客棧、院子、中餐廳:「慢綜藝」彌散著「生活在別處」的執念
※《糖人們的餐中餐》
※30種中餐香料,1張圖讓你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