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的基礎和機會

社交APP的基礎和機會

來自專欄煮酒話產品1 人贊了文章

最近很多的項目組在「做社交",所以我想也該是談談社交產品的時候了。

我們說的「做社交」,其實就是做一款社交APP,或者在一個非社交產品上,做社交的功能。但要求從業的產品經理懂「社交」。

「社交」和「社交APP」或「社交功能」並不是一回事,後兩者是社交的介質,而即使不依託於此,人們之間也有社交。

【概念】

如圖,社交最主要元素包含關係、場和內容,內容依託場而產生。

社交首先基於關係,不同的關係,聊不同的事,有不同的話題邊界,這就是場;所在場中所聊之事便是內容。

這裡我們又將關係分成兩類:強制/半強制關係、非強制關係。而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強制/半強制關係,關係人之間在生活、工作上往往有合作關係,在社交上具備如下特徵:

  1. 在特定時間範疇內進行社交: 比如對於部分同事(尤其只有同事關係,沒有朋友關係的),彼此的交流時間基本只在上班時間;而對於親屬,則是在下班後或周末進行社交。
  2. 社交與合作緊密相關:再拿同事舉例,同事之間的「社交」其實根本上是協作,高效非常重要。同學之間的「社交」,則很可能就是答疑解惑,大家共同探討問題。即使是親屬,通過緊密的溝通,共同處理家庭事務。

而非強制關係,談話內容沒有明顯的邊界特徵。比如皇上與後宮佳麗組成非強制關係,古代要求後宮不可干政,但是皇上仍然會與少數聰慧的嬪妃討論政事,比如《甄嬛傳》里就有類似的情節。再如每個女孩都至少有一個閨蜜,而對閨蜜,總是可以毫無保留的。而非強制關係的特徵就在於:

  1. 有關係親疏之分:如果是在職場,就算是跟你關係再不好的同事,工作上的事也需要毫無保留,高度彼此配合。但是對於非強制關係,你可以和一個親密的人毫無保留,亦可以和一個生疏的人點頭之交,都不會有人指責你。
  2. 關係易結也易解:雖然強制關係也可以被解除,比如斷絕父子關係、畢業、轉學、辭職,但卻要付出較大的成本,所以強制關係相對穩定。但非強制關係,卻可能僅僅因為單方面的「不情願」而斷絕,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
  3. 因為話題而聯繫起來:非強制關係的建立,必須基於一個話題。比如撩妹時,你或者談妹子喜歡的話題,或者間接炫耀自己一番。亦或者假裝不小心碰個瓷(雖然這招有點搞笑)。總之,好友不會平白無故的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疊加的。因此在工作時間與你交流的同事,到了下班時間,他可能是跟你一起喝酒聊人生的朋友。

【機會】

前幾年,各大廠在社交這塊,都沒閑著,百度Hi,騰訊微信、阿里來往、網易易信、米聊、陌陌等,這都是叫得上名字的,還有很多當初也做得風生水起,可後來儼然銷聲匿跡了。最後,微信幾乎壟斷了整個社交市場。我們疑惑:不同的場有不同的社交需求,可為什麼人們可以在微信上既與一些人談工作,又與另一些人談感情。同事、上司、老婆(或老公)都在微信上,與自己產生著不同的場,聊著不同的話題。

答案是:人們需要一個關係維度最全面的社交平台。這就像你跟一個人說:加個好友吧。你們都非常有默契的拿出微信。不管他是合作夥伴,還是新認識的朋友。而不是彼此詢問:你有XX社交APP嗎? 或者你看我們在A、B、C三個APP上都加個好友? 這顯然是用戶不希望體驗的場景。因而,微信上大一統的社交關係,是一種需要。形成了大一統的關係,就有了大一統的場和內容。

那麼,其它廠想做社交,可還有路嗎?

答案是:有。在大一統關係的背面,是每個關係的場都不能被深入滿足的痛。所以我們看到,雖然有微信,但是企業辦公IM的市場蛋糕,從未縮減規模。LinkedIn是一款職場社交溝通平台,聲稱在全球已有超過5億的會員,這就說明,即使在全球,有Line、有微信、Skype,但是獨立的職場社交產品仍有自己的市場。

總之,「大一統"關係網的背面,儘是機會。我們大概可以從這兩個方向入手:

  1. 基於內容的社交

其實我們看,網易新聞、網易雲音樂上,都有社交,網易新聞評論里常看到層層疊樓,有些網友還特別有才,幾個人疊一個樓,竟然能疊出一首詩來。而能夠讓網友把這些才華髮揮出來的,首先是有內容,其次是社交的平台(即可以讓他們疊樓的這個功能)。所以你看,這些以內容展開的社交,都是微信暫且無法取代的。

抖音、美女直播,都是這樣的擴展。平台首先實現了內容的傳播,然後人們根據傳播的內容開啟了社交。

  1. 基於場的優化

場,即是特定群體的內部溝通。比如職場工作溝通就是一個場。最近火起來的「子彈簡訊」,其實就挺適合職場,因為它的特點就是通過語音識別技術,讓回復簡訊特別高效。子彈簡訊正在嘗試的發展路徑是: 用戶因為感受到了高效,喜歡在上面溝通,所以把其他用戶也拉上來。

我們之前做教學APP,也有師生社交功能,相比微信,多了文件歸檔、上傳作業等功能,這就更適合教學的場。

如果說「基於內容的社交」是通過內容先把用戶拉上來,那麼「場的優化」,則是基於特定場的特定功能,因為滿足了細分人群,而把用戶拉上來。

--------

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了,所以先說到這裡,以上還只是泛泛而談,待更。歡迎評論,討論~

推薦閱讀:

in Touch 社交到底是什麼?
智能手機讓你丟掉了哪些「曾讓你感到開心的習慣」?
反社交,新的方向
信息傳播的社交化
手機拍美食的8個小技巧

TAG:社交產品 | 移動社交 | 社交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