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說話 | 誰在撒謊?

我們說說話 | 誰在撒謊?

本期作者:一介

上篇鏈接:

談談諮詢室:我們說說話 | 語言背後是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上一篇提到的「真實與虛假」,大家有什麼想法嗎?那我們在這一篇前面追加兩個問題:謊言是虛假的嗎?真假與善惡相關嗎?我們說說話 | 語言背後是什麼?上一篇提到的「真實與虛假」,大家有什麼想法嗎?那我們在這一篇前面追加兩個問題:謊言是虛假的嗎?真假與善惡相關嗎?

文章當中,我們由敘說的角度切入了「說話」這個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讓我們回想起語言的動機和最初的樣貌

但是人是社會動物,在同類當中,語言的表現和在人際中擔當的角色也許和我們「傳達、溝通、交流」的動機並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在這個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其中影響的因素太多了:文化、社會環境、成長經歷、家庭環境.......

——

你有關於語言的困擾嗎?我們來說「說話」

【我們來說說話】主題將分為三篇,想要通過以下三個方向展開討論:

——敘說 | 每個人都該有的一門課

——弗洛伊德 | 自我防衛

——語言 | 存在的那一刻即開始消逝

拋磚引玉,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不同的切入方向~

?負重前行也要過好生活?


弗洛伊德|自我防衛

自我防禦機制是一套內容豐富的理論,在弗之後也發展出新的防禦機制,具體內容可以輕易從各類搜索引擎了解到。

同時我們要注意到自我防禦機制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是在無意識水平進行的,因為具有自欺性質,是一種潛意識層的自衛

二是自我防禦機制往往具有偽裝或者歪曲事實的特點,其作用在於保護自我,不至於由焦慮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有積極的作用,但沒有道德上的欺騙含義

這段論述容易帶給不經常了解心理學的人們一種「這和生活無關」的錯覺:心理學彷彿是一種頗具象牙塔氣質的事物,生活中並不會用到;這是「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才存在的東西,和日常是無關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面向的是我們人類,就是我們自己。

我相信,大家在了解到一些醫學事實之後可以接受「我們每個人身體中都有癌細胞存在」這個事實,那麼大家也一定可以了解「心理學就是我們的日常,這些看似有距離的理論都是人們從人們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的」這個事實,對嗎?

19世紀末,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中有弗洛伊德在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阿德勒在1912年發展出個體心理學、榮格在1921年出版了《心理類型》......

它或許是個年輕的學科,它的本源與哲學、宗教、生理學/醫學緊密相關,心理學和它們一樣:其動力來源於人們探索這個世界、探索自我、提出問題、追尋答案的永不停歇的過程......


在了解一些相關知識之後,我們就能輕易地意識到: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時刻反觀自己的必要,就像我們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一樣。

我們先從這個心理學冰山一角的自我防禦機制切入:

每個人長大的軌跡都不同,每個人認知的社會規則、環境、正邪標準、真與假的分辨等等建構認知的一磚一瓦都有不同,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我們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不是一種試圖分離人與人的「說法」,而是一個事實。

就像在不同標準的坐標軸上討論數值:我們衡量這個世界的尺度並不同,交流其實並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穩固的存在。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這麼多人裡面,可想而知我們不可能要求、也不可能達成讓每個人都認可相同的事情、有相同的三觀、投身相同的所熱愛之物.......

而這些,都影響著我們每個人自我的「心理健康水準」究竟定位在何種樣態,而這個樣態又決定了我們自身的防禦機制如何運作,我們防禦機制的運作又決定了我們做出何種調試行為、說出何種調試表達,而這些行為和表達又處於家庭、文化、社會等等的更大的框架之下,在這些框架中,它們可能又被賦予更多的意義......我們的in put(輸入)就如此不相同,而作為一個人類,我們的f(函數)又這麼複雜!可想而知我們表現出來的那個「自我」——我們的out put(輸出)該多麼微妙!

而語言是我們的「自我」之間交流的工具與渠道——這樣的存在,其實很脆弱,不是嗎?

比如,你如何定義真假呢?

就像我們上一期開頭提到的「真誠與虛假」,其實看過這篇文之後,我們能了解其實它是某種程度上的偽命題。

我的世界中的真實,和你的一樣嗎?和ta的一樣嗎?如果只是個變動的形象,我們還能稱之為「真實」嗎?這個世界上,有任何穩固的存在嗎?還是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呢?

——這種詰問永無止境,我們大多數都是在質疑自我欺騙與捍衛自我欺騙之間的夾縫中生活


筆者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文風格,為什麼這麼像是在一邊念經一邊勸人為善:可能是這個主題就透著一股「大家佛系,隨緣交友,不要吵架」的氣息吧╮(╯▽╰)╭

想起來聽過一位媽媽跟孩子聊天時說到的:「小魚多快樂啊,每天在水裡游來游去,交朋友。」

那麼,我們,人們,在空氣中走來走去,交朋友,我們快樂嗎?

人際交往的印象當中,很大比重,可能來源於言語和表達——就姑且讓我們多一份自省吧。

畢竟,世上最難過,無非傷害一個永遠原諒你的人。

??

在這一篇結尾,在第三篇之前,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

《撞車(Crash)》

Paul Haggis執導

看過的小夥伴也可以試試加一份「防禦機制の拌料」進去,吃的時候味道是不是有不一樣呢~

——

相關文章:

談談諮詢室:我們說說話 | 語言背後是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談談諮詢室:抑鬱症患者的自白:請幫我活下去,拜託了?

zhuanlan.zhihu.com圖標談談諮詢室:精神病有多可怕?(上)?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女人發生頻率最高的十大謊言
傷感謊言至理格言大全
戀愛中的女人最常說的四個謊言
男人謊言是愛你,女人謊言是不愛你
男人想甩掉你時慣用的謊言

TAG:謊言 | 說話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