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戰國青銅器的特點
戰國晚期鑲嵌幾何紋敦
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富於生活氣息,注重實用而別出心裁,華貴絢麗又不失大雅。此時的紋飾已從過去奔放的粗花,變為工整的細花,並向圖案化方向發展,已無神秘色彩。
戰國晚期鑲嵌幾何紋方壺
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時期青銅器的時代特點
1.列國器物大量出現
西周的有銘青銅器屬周王室和王臣製作的佔大多數,諸侯國的為數甚少。到了戰國時期,王室、王臣的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這和當時王室衰微而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的形勢相吻合。
戰國早期禾簋
上海博物館藏
2.地域風格的形成
大體上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東南方等幾處少數民族區域也各有其獨特風格。
戰國絡繩蟠螭紋鏈蓋壺
山西博物院藏
3.各地區之間逐漸交流
例如吳越地區流行的細線雲雷紋在楚地也時有發現,而原先用於北方的帶鉤也傳播到了南方,從物質文化角度反映出東周時期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
戰國蟠虺紋車蓋斗
山西博物院藏
4.鑄造技術的長足進步
戰國時列國在政治上的分裂導致各國的青銅工藝獨具特色;冶鐵技術的提高和鐵工具在銅器製造業中的使用,為銅器作坊內部更細密的分工和發明新技術提供了有理條件。
戰國變體蟠螭紋壺
山西博物院藏
戰國時期青銅器自身的工藝特點和成就
(1)鑄造:失蠟法工藝逐漸開始流行,在春秋時期發軔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整體鑄造工藝技術趨於簡單粗陋,但金屬細工卻有新的進步,特別是鎏金技術的方面,使金屬工藝發射出異彩。澆鑄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除繼續使用渾鑄法外,廣泛採用分鑄技術,將銅器的耳、足、環等附件先鑄好後,嵌在主體範中,再澆鑄銅液,讓器身和附件熔鑄在一起。一般工具和兵器仍然是合范鑄造,一范多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戰國青銅羽紋扁壺
河南博物院藏
(2)器類:蒸煮器有鼎、鬲、等;盛食器有簋、豆、敦等;酒器有卣、壺、尊等;水器有盆、鑒、盤等。此外還有工具、兵器、車馬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具、衣服裝飾品和貨幣等。禮器相對減少。銅鏡和帶鉤就是比種類型的代表。特別是帶鉤種類繁多,形飾雅緻,深受當時人們的歡迎,戰國時期廣為流行。
(3)器形:早期仍沿襲春秋晚期的一些特點,中晚期變化較大,器壁趨向于越來越薄。
推薦閱讀:
※台北故宮的青銅器時代——東周玉器(一)
※寶雞石鼓山考古獲重大發現 已出土十多件青銅器
※文物調查:高仿青銅器揭秘
※秦代時期青銅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