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義】六足傳奇8:金龜鐵甲
來自專欄地球演義195 人贊了文章
前幾回一直在介紹二疊紀的合弓綱和蜥形綱。本回暫且盪開一筆,看看那個時代發生的另一件大事。它的意義,精彩程度和對陸地生態系統的長遠影響甚至不亞於龍獸爭霸,但卻因為主角的個頭太過渺小而被人忽視。那就是昆蟲進入了第一次多樣化的高潮。
在巨蟲時代結束後的5000萬年間,昆蟲憑藉無孔不入的纖巧軀體,獨一無二的飛行能力,快速生長和強大的繁殖力,滲透到泛古大陸的每個角落。當氣候和環境培育出新的植物,帶來更加多樣的葉片,嫩芽,根莖,漿液,孢子,花粉,種子,真菌和腐殖質;漫步在大地上的四足動物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血肉,屍骸和糞便,如此豐富的新選擇,不斷催生出新的翅,足,觸角,複眼,口器,外骨骼和生活史,組合出新的昆蟲類型。
六足類演化譜系和分化時間。幾次重大突破包括有翅昆蟲(Pterygota)出現,新翅類(Neoptera)出現和完全變態類(Holometabola)出現。從石炭紀末到三疊紀初,昆蟲迅速多樣化,基本和種子植物的演化同步。圖片來源自網路。
在眾多嘗試中,翅的分工意義重大。這也是昆蟲最不可思議的一點:既然只用一對翅就能飛行,而且還飛得相當好,那為什麼要演化出兩對呢?簡直就像是從一開始就為後期改造預留了餘量一樣——井蛙知道這種說法很荒唐,但還是忍不住這麼想。
絕大多數現代昆蟲的兩對翅的大小,形狀,質地,結構和功能都不同。超過一半的昆蟲只用一對翅飛行,另一對翅被改作他用:護甲,偽裝,鳴叫,平衡等等。圖片來源自網路。
昆蟲的翅膜纖薄脆弱,很容易遭到破壞。新翅類昆蟲演化出可以摺疊的翅後,前翅自然而然地平鋪在後翅和腹部之上,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有些個體的前翅更加厚實堅硬一些,後翅破損的幾率就會降低一些,成功生存和留下後代的幾率就會提高一點。
在昆蟲中,前翅硬化的非常常見,起保護作用的前翅被稱為「覆翅(Tegmina)」。井蛙小時候,除了一些避之不及的惡臭種類之外,最喜歡的就是這些硬邦邦的小蟲子。它們大小適中,身體結實,不會輕輕一捏就稀爛了,可以抓在手裡玩好長時間。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一點點生存優勢在自然選擇中不斷積累和強化,最終,一些昆蟲的前翅整體硬化成角質,嚴絲合縫地扣在身體上,成為「鞘翅或翅鞘(Elytron)」。這類昆蟲組成了鞘翅目(Coleoptera),由於它們大多也擁有像盔甲一樣的硬化外骨骼,所以俗稱「甲蟲(beetles)」。
甲蟲種類數量龐大,其中有許多體型巨大,色彩艷麗,模樣威猛的種類。採集一箱鞘翅目標本是井蛙的夢想。圖片來源見水印。
井蛙做的獨角仙展翅標本。甲蟲的鞘翅已經完全失去了飛行功能,只用來保護後翅和柔弱的腹部。膜質的後翅保持原始的形態,雖然吃力,但仍然可以把笨重的蟲體抬舉到空中。
井蛙做的樹脂包埋標本,以甲蟲為主。都給小井蛙拿去當玩具了。
不過演化早期的甲蟲先祖既不巨大,更不威猛,多半也不艷麗。推測鞘翅目在石炭紀晚期出現,樣子大約和今天的蠟蟬或者椿象差不太多。
美國馬榮溪化石群發現的Adiphlebia lacoana。這隻昆蟲具有硬化的覆翅,研究者曾經認為它是最早的甲蟲[1]。不過對翅結構的進一步研究顯示,它可能屬於不完全變態類,與蝗蟲和螳螂的親緣關係更近[2]。圖片來源自[2],化石上殘餘翅長度為2厘米。
被確認的最早的甲蟲化石出現在下二疊統地層,大多是一些零散的鞘翅印痕——它們比身體的其他部分堅硬,更容易形成化石;當然,也可能是食肉或食腐動物吃掉了甲蟲的身體,只丟下不好吃又不易消化的鞘翅。
一些早二疊世甲蟲的鞘翅化石。A:Votocoleus submissus,長1.1厘米;B,C:Boscoleus blandus,長12.3毫米;D:Liberocoleus intactus,長7.4毫米。這些早期甲蟲都被歸入細網甲科(Tshekardocoleidae)——這是一類原始的甲蟲,它們的鞘翅處於形成早期,主翅脈明顯,翅面上被分隔成許多網狀的「小室(Cells)」。圖片來源自[3]。
也有少數甲蟲保留下了身體的輪廓。它們的樣子已經很像今天的小型甲蟲,比如蠹蟲,黃粉蟲或者叩頭蟲了。
二疊紀甲蟲Coleopsis archaica(細網甲科)化石,蟲體長7.8毫米。圖片來源自[3]。
二疊紀甲蟲Moravocoleus permianus(細網甲科)化石,蟲體長7.9毫米。這個標本的鞘翅張開,同時保留了後翅和腹部的印痕,非常難得。圖片來源自[3]。
早二疊世甲蟲Sylvacoleus sharovi(細網甲科)鞘翅化石和蟲體復原圖。圖片來源自[4]。
除了抵禦天敵(主要是各種食肉昆蟲和蛛形類)的攻擊,鞘翅還可以為甲蟲提供許多便利:昆蟲的翅既怕破壞,也怕污損。一旦被水打濕或者粘上污物,就會嚴重損害甚至徹底喪失飛行能力。而有了鞘翅的隔離,甲蟲就像穿上了防護服一樣,它們可以無視雨霧,灰塵和粘液,進入其他有翅昆蟲望而卻步的狹小,擁擠,濕潤,粘稠,污濁的空間,比如土壤中,樹皮下,水體中,甚至糞便和屍骸內,躲避天敵的追捕,啃食其他昆蟲無法觸及的食物。二疊紀蓬勃發展的陸地生態系統為甲蟲們提供了大顯身手的舞台。
前幾天帶小井蛙去動物園,被大象館裡的味兒熏出來了。突然想到:大概四足造糞大機器們出現不久,就有甲蟲追在它們屁股後面回收營養了。食糞甲蟲能在污物中橫行無阻,加上數量多,食量大,能飛擅爬,連滾帶埋,就成了清理排泄物的主力。圖片來源自網路。
到二疊紀晚期,鞘翅目昆蟲的種類已經非常豐富。雖然體型依然微小(絕大多數體長都不到2厘米),但已儼然成為維持陸地生態系統健康運行不可缺少的力量。在世界各地的二疊紀化石場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南非發現的晚二疊世甲蟲 Rhombocoleites danutae。圖片來源自[5],標尺長度1毫米。
一些南非發現的晚二疊世甲蟲鞘翅化石。上(A,B):Taldycupes africanus;中(A,B,C):Taldycupes lidgettoniensis;下(4):Palademosyne natalensis Ponomarenko;下(5A,5B):Permosyne elongata。圖片來源自[5],標尺長度1毫米。
澳大利亞發現的晚二疊世甲蟲Ponomarenkia belmonthensis 化石和復原圖。圖片來源自[6],標尺長度1毫米。
在二疊紀還出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甲蟲種類,比如在生活在淡水環境里的豉甲科(Gyrinidae)。
西伯利亞出土的晚二疊世豉甲Tunguskagyrus planus化石和復原圖。圖片來源自[7],標尺長度1毫米。
漂浮在水面上的Tunguskagyrus planus。豉甲是鞘翅目中高度特化的類群,以落在水面上的小動物為食。圖片來源自[7]。
一種現代豉甲,與其說是靠浮力,不如說是靠張力趴在水面上。它的前足細長,用來捕捉獵物,或者固定身體。中足和後足像兩對短槳,推動身體繞著彎前進。圖片來源見水印。
一大群豉甲聚集在平靜的溪水表面,像撒了一把葵花籽。圖片來源見水印。
甲蟲在二疊紀還取得了一項歷史性的成就:消化木質素。研究者在晚二疊世的松柏類樹榦化石中找到了甲蟲蛀蝕的孔洞,其中還有成蟲和幼蟲的殘骸,和糞便顆粒。看來這些遠古甲蟲在樹榦里組建起一個分工明確,井井有條的大家庭。在它們啃咬過的木材中,還發現了真菌侵染的痕迹。很可能就是從那時開始,昆蟲負責機械破碎,真菌負責化學分解,它們合力把曾經堅不可摧的木質素拉回自然界的碳循環。
晚二疊世針葉樹榦化石中的甲蟲蛀孔(a,b,c)和成蟲大顎碎片(h),幼蟲大顎碎片(i,j),外骨骼碎片(k),卵殼(l),腿節碎片(m,n)。還有真菌生長痕迹(f,g,r,s),螯肢類碎片(o)和蟎蟲化石(p,q)。這片小小的蛀孔里擠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圖片來源自[8]。
晚二疊世針葉樹榦中的甲蟲蛀孔復原圖。圖片來源自[8]。
鞘翅目是昆蟲綱四個超級大目(另外三個是鱗翅目,雙翅目和膜翅目)中出現最早,種類最多的。現存的甲蟲超過40萬種,遍布除海洋外的所有生境,自二疊紀以來,儘管地球環境和生物結構幾次劇變,始終長盛不衰。至於鱗翅目,雙翅目和膜翅目的崛起,則要等到中生代後期,顯花植物出現之後了。
還早。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六足動物亞門-昆蟲綱-鞘翅目
存在時間:晚石炭世 至 現代
現存種類:400000種以上
化石種類:不明
生活環境:陸地,淡水,極少數海洋,寄生
代表特徵:前翅角質化,形成翅鞘;咀嚼式口器;完全變態
代表類群:各種甲蟲
參考文獻:
[1] Olivier Béthoux, The Earliest Beetle Identified.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3(6): 931-937, 2009, https://doi.org/10.1666/08-158.1
[2] JARMILA KUKALOVá-PECK, ROLF G. BEUTEL, Is the Carboniferous ?Adiphlebia lacoana really the 「oldest beetle」? Critical reassessment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Permian beetle family. Eur. J. Entomol., 109: 633–645, 2012, DOI: 10.14411/eje.2012.075
[3] Alexander G. Kirejtshuk, Markus Poschmann, Jakub Prokop, et al., Evolution of the elytral venation and structural adaptations in the oldest Palaeozoic beetles (Insecta: Coleoptera: Tshekardocoleidae).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DOI: 10.1080/14772019.2013.821530
[4] Michael Wachtler, The insect-variety of Angaran Early Permian.
[5] Alexandr G. Ponomarenko, Mike B. Mostovski, New beetles (Insecta: Coleoptera) from the Late Permian of South Africa. African Invertebrates, Vol. 46, Pages 253–260, Pietermaritzburg December, 2005
[6] Evgeny Viktorovich Yan, John Francis Lawrence, Robert Beattie, et al., (2017): At the dawn of the great rise: ?Ponomarenkia belmonthensis (Insecta: Coleoptera), a remarkable new Late Permian beetle from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DOI: 10.1080/14772019.2017.1343259
[7] Evgeny V. Yan, Rolf G. Beutel, John F. Lawrence, Whirling in the late Permian: ancestral Gyrinidae show early radiation of beetles before Permian-Triassic mass extinction.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8) 18: 33, https://doi.org/10.1186/s12862-018-1139-8
[8] Zhuo Feng, Jun Wang, Ronny R??ler, et al., Late Permian wood-borings reveal an intricate network of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556, DOI: 10.1038/s41467-017-00696-0
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攀緣的井蛙。每天琢磨點新東西。
推薦閱讀:
※生態生活——為什麼別人生孩子一點都不痛苦?你也可以
※仿生水黽
※原始人都曉得用火,你咋還在生吃?
※誰開啟了雄性脫髮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