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重視觀人
來自專欄余莉開講群書治要1 人贊了文章
古人非常重視觀人,原因有很多。第一,要知人善任,只有對這個人認識透徹,才能夠委以重任,用之不疑。第二,要觀察別人,首先要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過觀察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去觀察別人。《孟子》上說:「知其性,則知天矣。」一個人能知道自己的本性,他才能知道萬物的本性。所以他洞察了自己的這些特點,他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別人。第三,觀人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品性。我們觀察別人,並不是要和別人鉤心鬥角,想出辦法去對付別人,而是提高自己的德行,更好地去幫助別人。當然,這些也要靠經驗,也要靠心地的清凈。
《群書治要》中有很多具體的觀人方法。在《呂氏春秋》上就說,觀人必須外以「八觀六驗」,內以「六戚四隱」。
「六戚四隱」中的「六戚」,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六種非常親密的親屬關係。也就是說,你對這個人要委以重任時,首先要向他的父母了解一下這個兒子對父母夠不夠孝敬。如果這個兒子在家不能夠孝敬父母,對父母沒有恭敬心,那這個人對領導也不能夠盡忠,所以中國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其次,還要向他的兄弟了解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夠尊敬兄長、幫助弟弟妹妹。一個人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夠給以幫助的話,他對朋友也好不到哪兒去。最後,還要問一問他最親近的妻子、兒女。這些人整日和他生活在一起,對他的生活習慣、毛病、習氣是最了解的。因為一個人在外面的時候可以裝飾得很好,但在家裡,一些壞的毛病、習慣就暴露無遺。因此,要通過這六種最親密的親屬關係來考察一個人。
「四隱」是四種隱惡揚善的、可以信任的關係。第一,交友,就是他現在所交的朋友。第二,故舊,就是他以前交過的朋友。第三,邑里,即他的同鄉。第四,門廊,即他的鄰居。顯然,這四種人對他的過去、現在都了解得很清楚。
因此,我們對人委以重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對這些人進行詳細的調查,然後才能夠委以重任。
(摘自《群書治要十講》)
http://www.qszys.com.c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