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說話 | 語言背後是什麼?

我們說說話 | 語言背後是什麼?

2 人贊了文章

本期作者:一介

放假一段時間之後和父母爆發的衝突

網路上一言不合互相攻擊的罵戰

嗯啊敷衍當中得不到回應的空虛感

「只說想說的、只聽想聽的」的偽交流

朋友之間不需多言的相視一笑

文字表達時的侃侃而談

似乎總是「不是這個意思」的表達慌亂感

......

當我們交流,我們似乎總是受到阻礙,但是沒有語言的界定,又無從談起交流。語言像是水上的浮木,沒有浮木,我們無從依附;有了浮木,我們又無比清晰地看到了限制。人類創造語言,不應該是為了寂寥......


你有關於語言的困擾嗎?我們來說「說話」

【我們來說說話】主題將分為三篇,想要通過以下三個方向展開討論:

——敘說 | 每個人都該有的一門課

——弗洛伊德 | 自我防衛

——語言 | 存在的那一刻即開始消逝

拋磚引玉,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不同的切入方向~

?負重前行也要過好生活?

當我們說話時,我們究竟在說什麼?

我們的語言,與我們想傳達的,是同樣的東西嗎?

如果是,我們便說這是一個真誠的人嗎?

如果不是,我們便說這是一個虛假的人嗎?

那麼我們又如何定義真與假呢?

我們想傳達的,與我們所想的,是同樣的東西嗎?

如果是,我們便說這是一個真誠的人嗎?

如果不是,我們便說這是一個虛假的人嗎?

......

「說話」、「講述」、「語言」——我們在彼此之間張口發聲時,我們究竟在經歷什麼?


敘說 | 每個人都該有的一門課

讓我來介紹一個詞——「敘說」,對於人們可能是個新鮮的詞——讓我們來用一個稍有距離感的詞來描述我們再日常不過的行為「說話」,來藉此獲得可以審視自我的空間。

敘說是什麼呢?Clandinin和Connelly認為:「形式主義者在理論中開始探究,敘說研究者則傾向於從經驗著手,而這些經驗是在活過或說過的故事中被表達的。」也就是說,敘說其實是方法學的一種,但是並不像其他方法那樣注重理論,而是透過經驗的表達、以及經驗帶來的故事,從中構建我們自己的意義、探究我們自己的經驗、我們與他人互動的經驗、我們與社會互動的經驗......

這段描述會不會太生硬?我們代入一下生活:我們在講述我們的經歷、我們的故事、我們的遭遇時——也許是對著我們的朋友、家人、陌生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其實在經歷一個「整理」的過程。我們在整理我們對於那段經歷的解讀和認知,而這個解讀、認知的樣態又影響了我們之後對待這件事的反應。

比如,我在學習走路時摔了一跤,如果我將這個經驗解讀為「走路的一部分」,我的認知可能就是「走路一定會摔跤」,而摔跤是痛苦的,所以我在未來可能懼怕走路,我會更傾向於讓父母抱著我;如果我將這個經驗解讀為「走路」與一些其他因素「路不很平坦」、「我的腿部力量不夠」、「我走得還不夠熟練」等等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我的認知便是「這是我走得還不夠好」的結果,但是並不意味著走路一定會摔跤,如果我走得夠好,也許再也不會摔跤了。

兩者區別,可想而知。

而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都比幼兒學步複雜得多,也更難自我察覺。唯一可以慶幸的是,大多數事都有類似的歷程——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情,我們有意地去反思或者通過講述來消化它、理解它,然後我們做出下一步的行動——我們可以適當地以小看大,姑且藉此多一個視角去審視自己的痛苦,幫助生活。

關於語言,就更複雜。語言的出現代表著文明的開始,當我們提到一個詞、將一句話說出時,我們經歷的遠遠比學步、做事有更大的意義——我們在定義並且試圖表達一種經歷、感受、遭遇。而當我們表達出去,對方真的接收到了嗎?對方的回應,是我們傳達之物的落點嗎?那麼,當對方傳達時,我們又真正呼應到了多少呢......

每一段話、每一段敘說、每一段個人經驗、每一段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時,我們有時也許會發現一種奇妙的體驗:在不同時空、不同背景下,不同的人也許會共同經驗一樣的情緒、感受。

Clandinin和Connelly認為敘說是「了解經驗的一種方法」,也「是活過以及說過的故事」。當我們被語言困住、被無法消化的遭遇困住、被堵塞的情緒困住,也許我們可以試試提筆給自己寫一封信,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提出自己的問題、回答自己的問題——我究竟經歷了什麼?我在為什麼傷心?我真的做不到嗎?

語言雖然常常絆倒我們,有時我們文明的產物會讓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能夠以之為助力,去運用它來幫助自己。

畢竟,人是會使用工具的動物。

這個時代逼得太緊,攻擊其實都是求助的另一種樣態

希望今天關於「敘說」的討論能帶給你——談不上門,僅僅一扇透氣小窗——當我們開口,我們都在「敘說」,如果我自己有語言上的懷疑、動搖、欺騙、不安全感......對方也未必沒有。

那麼,當我們被言語煽動、激怒,我們可以試試,先把語言放在旁邊,去聽語言背後的聲音。決定是否回應依舊是我們的自由,畢竟善良終究只是選項之一,但是因聽不到或者不聽而導致行動的誤差,就是無價值的消耗了,對嗎?畢竟對方還在做出交流的動作與傳達的努力。

參考文獻:Clandinin, D. J. & F. M. Connelly(2003). 為什麼敘說,蔡敏玲與於曉雯譯。



推薦閱讀:

你被套路了嗎?日本最狡猾心理學家為你揭示心理博弈的秘密
營銷手法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教育的起點在家庭 | 三歲之前的教育有多重要? | 發展心理學
為什麼早晨型人更容易成功?

TAG:心理學 | 語言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