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IPO——時勢老矣,尚能飯否
來自專欄 2030出行研究室90 人贊了文章
8月13日,蔚來正式向美國 SEC 遞交了 IPO 申請招股書,擬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融資18億美元。
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不是么?在最初的那會兒,大家大概早就已料到交車之後就會是蔚來的IPO。
然而,即便蔚來的IPO是所有人意料之內會發生的事情,但是今天新車企的形勢,卻不是當初預料得到的——政府補貼退坡,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不再歌舞昇平的大環境下,新車企資金的「定時炸彈」或將提前爆炸。
我向來不喜歡寫重複的內容浪費各位的時間,這裡依然聊一些沒說過的東西。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先說說蔚來,再拋磚引玉,試著聊聊新車企今日的形勢。
先談談蔚來。
這一家企業,從技術到車型到商業模式,方方面面都在模仿特斯拉的同時,竭力做出了想像力範圍內的創新——此處沒有貶低的意思,蔚來的確很努力,也做出了成績,在新造車勢力中一馬當先,聲勢奪人。至於為什麼模仿特斯拉,我在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新生的汽車廠商都選擇純電動作為汽車動力源?)中說到——
特斯拉是最好的榜樣,儘管難以複製。特斯拉所打造的作為新物種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值得模仿的。汽車巨頭們現有的和未來的新產品,無不帶著或將帶著原本的基因印記。這一差別,仍會為特斯拉和模仿者們帶來一線生機。而現在看來,新勢力中在做這一件事的,無疑是緊隨特斯拉的蔚來。如果有興趣的知友,無妨下載蔚來的APP了解一下蔚來建立的社區。蔚來可以說是唯一真正的建立起了忠實粉絲群體,建立起了自己初步的新生物印象。君不見,賓利車主一樣會購置一輛ES8認真體驗並給予高度評價,除了愛車之心,這類車主對新物種的欣賞之情,想來不少。
蔚來模仿特斯拉是符合商業邏輯的,也是符合「商業直覺」的——因為從結果看,過往案例中只有特斯拉是成功的——大浪淘沙之後,若干美國電動車企業中,特斯拉活了下來,成功上市,甚至在全球成為了不可小覷的勢力。未來難以預測,但是回望過去,成功的結果,讓特斯拉和馬斯克之前的每一個決策都可以得到相對正面的評價和解讀,即便不一定都適合效仿(比如再造一個馬斯克式的領袖形象就是天大的難事),但是在產品、品牌、渠道上緊跟特斯拉,對蔚來來說,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模仿特斯拉,也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是品牌形象,作為本土企業,生於斯長於斯的蔚來汽車,沒有特斯拉的光環,如果一著不慎步子太大,就會是第二個觀致。於是我們看到遠在國外的EP9超跑團隊燒掉大筆研發經費,建立起蔚來汽車的先進技術形象;又有開在上海中心、西湖畔精心設計的門店,為蔚來的品牌在終端定下高端格調。在蔚來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可以看到無比高昂的研發費用與營業成本。(如圖2,參考:J小姐:蔚來汽車提交的 IPO 招股書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
二是粉絲群體,特斯拉堅定的擁躉中,很大一部分是馬斯克的粉絲,而全世界再無第二家汽車企業能用相似的方式網羅擁護者,更不要說新生的蔚來汽車。於是蔚來汽車非常用心地維護運營他們的粉絲社群和潛在用戶,用小禮物(比如各式蔚來周邊)和大事件(發布會重金邀請車主參加)來回饋關注支持蔚來的人。我認為這一點毫無疑問是做得非常棒的。
而蔚來確實是網羅了足夠多的人才,他們做到了很多自主品牌未有人做到的事。雖然我一直吐槽蔚來的創新缺乏想像力,無論是換電、租賃方案、汽油充電寶、ES8外形都不能讓人驚喜,而企業包裝又過於的奢華油膩,不像造車,反而更像背後幾位老闆聯手打造的「汽車主題高端金融產品」。但到目前為止,蔚來品牌的塑造是成功的,大筆資金燒掉之後,獲得的關注和認可也是在新勢力中獨一檔次的存在。
寫到這裡,花了很多篇幅來「誇獎」蔚來,是因為蔚來借力資本和人才已經實現了的成績。但蔚來更需要的,是可預期的前景,以及能支撐這一前景的足量的資金。也正是「資金」二字,讓今天新車企的形勢看起來更為急迫。在蔚來提交IPO的第二天,小鵬汽車四周年高調宣布下一步在2019年年底要融資300億。
為什麼都需要錢,因為需要屯糧過冬。也就是 @王洪浩 老師說的「抽走籌碼,打擊競爭對手,續命保護自己」。
而冬天已經來了。
一,乘用車需求市場放緩,這不是新車企獨有的問題。
從來自乘聯會的數據可以看到,從2018年上半年數月來乘用車消費增速持續走低。這裡面有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有樓市的影響,多重因素反應到終端是汽車消費的下降(參考:崔東樹:18年7月汽車增消費增-2%、新能源車產8萬增18%)。
而即使是中國市場炙手可熱的SUV也在面臨需求下降的問題:2018年7月乘用車各細分市場全線下跌,SUV和MPV銷量同比跌幅分別為~8%與~22%,尤甚於轎車(同比跌幅~1.3%)。SUV有的問題,電動SUV自然也有,不論是ES8、小鵬G3、威馬EX5,還是榮威Marvel X,各式電動SUV從高端到低端,都面臨著相同的負面因素。
二,利好是乘用車市場雖然走低,但新能源的細分市場仍保持高速增長;然而這個市場里,競爭日劇。
在政策推動下,新能源產量和消費仍持續走高,龐大的存量市場是新車企故事的來源,也是希望所在。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不意味著新車企的增長,在車賣出去之前,一切都還是紙面的故事。要知道新能源銷量的明星,截至目前還不是新車企中的任何一家。以2018年7月為例,排名前列的分布是江淮、比亞迪、榮威、北汽新能源、華泰和奇瑞。
當然,我們的新造車企業們還剛剛起步。但來自競爭對手的出擊——大眾、寶馬、上汽、吉利,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持續發布,將極大擠壓新車企的生存空間和時間。在上一篇回答中,關於這一點已經討論過了,不再多說。知友們可以移步上一個回答討論:
為什麼新生的汽車廠商都選擇純電動作為汽車動力源?三,政策補貼退坡,將讓新能源競爭更加殘酷,新車企資金壓力更大。
時間已經走到了2018年年中,不僅競爭對手動作加快,新能源政策也在催促產業集聚,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汽車作為工業品的同時,也是消費品。從1萬的年產量到100萬的年產量,是通過國家補貼可以實現的,但之後從100萬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前景下,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要獲得市場的認可。
因此我們看到雙積分政策,實際是讓獲得利潤的傳統車企把利潤拿出來去補貼新能源車企。這一政策下,賣得出去車、能夠贏得市場認可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方能站得住腳,這一點無論你是新車企還是傳統企業皆是一樣,「市場」二字才是關鍵。政府在今天也絕不會用財政去堆出一個不受市場認可的明星車企。而與此同時,隨著產量逐漸上升,處處要用錢的國家財政會通過補貼退坡快速退出(現在看來也許會比預想中更快),促進產業的健康生長,要知道現行政策下,2020年就沒有補貼了。
國家不再燒錢,部分企業的定時炸彈說炸就炸——過去的一年裡,一些織造騙局的企業已經破產大吉;還有一些用力過猛的企業勢如累卵。同樣的壓力,是所有企業都將要面臨的。家大業大者埋怨完繼續幹活,畢竟車還能賣得出去,新車企呢?……
補貼少了,總得有人來買單,如果大環境持續走低,消費者仍不願意花錢,新車企造車的深坑拿什麼填?換言之,在大環境走低的前提下,之後兩年乃至更久,都要靠車企自己的資金給自己續命了。因此我們看到能燒錢的蔚來和不差錢的小鵬,「急急忙忙」地就張羅著上市和數百億的融資,原因就在於——誰先拿到錢,誰就多了一口氣。
所以不僅是生產與交付,IPO與融資一樣是在與時間賽跑。
文章寫到這裡,差不多該結束了。僅是一家之言,與諸位作探討。
但是我還想多閑聊一句題外話——
頭部新車企能活下來幾家呢?
去年直到今年年初,大部分人都是樂觀的,很多聲音認為——
至少蔚來小鵬威馬拜騰等等響亮名頭中,能活下來兩三家問題不大。
而隨著大環境的變化,悲觀的論調是愈發上揚的,現在很多人的想法已是例如——
至少蔚來的品牌、小鵬的智能駕駛技術,還是有些價值的。
雖然觀點日趨悲觀,但汽車行業朋友們,不論在新車企的還是傳統車企,吐槽歸吐槽,但大部分人其實都不希望新車企們全部死掉。這已成百億、千億級別的新車企規模,如果像共享單車一樣落得滿地雞毛,不僅對尚在風口的智能駕駛/出行等領域會造成打擊,對整個汽車行業也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這是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的事情。
所以,假如問我這個知乎網友:「個人情感上如何看待蔚來的IPO」?我祝願蔚來汽車把車做好,上市成功。
推薦閱讀:
※各種汽車懸掛的優劣對比
※踩剎車時 ABS系統到底做了些什麼?
※多氟多1.6億元控股紅星汽車(15.7.22)
※車上有這個,扣3分罰款兩百,你的車內有嗎?
※GB 汽車標準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