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中期的自殺

成年中期的自殺

來自專欄一具心理屍7 人贊了文章

成年中期,時間跨度是比較長的,它跨越了35-64歲之間的漫長歲月。如何理解這一時期的自殺呢?我們得考察一下,人們在這一時期可能經歷哪些主要變化,這些變化又會造成哪些重要影響。

生物危險因素

在成年中期,自殺行為的兩項生物危險因素是,女性的停經和男性的更年期。

停經的生理表現以及對身體的影響因人而異。有些女性幾乎沒有什麼身體上的不適,而有些女性則表現出一系列的癥狀,比如說,頭疼、盜汗、失眠、面孔發燒、情緒波動、容易被激惹、短時失去記憶……

還有就是,大多數女性,性慾會有明顯的下降;或者,由於陰道萎縮、陰道乾燥,性交會有疼痛感,一些女性拒絕性生活了;不過,有少數女性會出現性慾增強或亢進的現象,這被稱為「第二次蜜月」。

性慾的改變可能引起嫉妒妄想,一些女性懷疑、跟蹤丈夫,會鬧出一些矛盾。

在停經期間,有些女性會補充雌性激素幫助減輕停經的癥狀。麻煩的是,雌性激素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減輕停經的癥狀;另一方面,它可能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癌的危險性。

雖說服用小劑量的孕酮(又稱黃體酮),可以降低這樣的危險性,但這些藥物,可能引起與經前期綜合征相似的心煩意亂和易怒,並削弱雌性激素對冠狀動脈的保護作用。

另外,停經和更年期的到來,意味著人也就快老了,許多寶貴的東西——青春和活力——怕是要失去了。這些損失,對自尊的打擊太大了,就可能會使一些人感到焦慮、自卑和抑鬱。

比如說,我就常常看到一些中年人,痛苦地抱怨他們的體力不允許他們像年輕時一樣,縱情地工作和娛樂;他們抱怨的還有體態的變化,以及性吸引力的減弱。

對那些特別看重自己的體力和外表、把自尊建於其上的人來說,人到中年時容易產生失落感,造成自我認同危機,就很難應對這一階段所經歷的一系列損失了。

心理危險因素

關於成年中期的研究,很多是在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發揮。

「中年危機」的概念已經廣為人知了。支持這一概念的最著名的研究是由Levinson及其同事完成的。在研究了40個35-45歲的藍領和白領男性後,Levinson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發展階段,他稱之為「男性生命的季節」。Levinson指出,每一個季節既包括相對穩定的階段,也包括過渡階段(大約持續5年時間),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階段交替運動。

當完成了適當的發展任務,追求適當目標的時候,就會出現相對較長的穩定階段。當思考正在追求的人生目標,並對目標產生疑問的時候,過渡階段就出現了。

Levinson發現,在他所研究的男性當中,80%的人說過渡階段出現在40-45歲,他們覺得這幾年是充滿壓力的,常常感到灰心、失望,因為沒有完全實現年輕時的夢想,而且「老了」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第一次意識到死亡與自己如此接近。

不過,許多發展心理學家並不同意中年危機模式。他們認為,個人以可預測的、有秩序的方式經過人生的各個階段,並沒有突然的、騷亂的過渡期。在他們看來,人們在各個發展階段所經歷的困難,是個人人格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某些發展階段普遍存在的現象。

雖然有關成年中期連續性和變化性的問題爭論不休,但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務,專家學者是有共識的——在面臨多種需要和經受多種損失的情形下,保持繁衍性。Peck提出的成年中期的幾項發展任務,有助於我們對「繁衍性」的理解。

一是,從看重體力轉向看重智慧。要知道,在身體上,成年中期多半會出現難以掩飾的衰退,比如說,禿頂、白髮、皺紋……。一般來講,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魅力都會減弱的,速度、力量和耐力也都會下降的。

因此,如果一個人能夠把注意力,從其外表、體力和身體的功能運作方面,轉移到認知的成長和發展方面來,那麼他在中年時期,就可能是調節良好的。相比,那些以體力來衡量自己、認為體力是最重要的、以體力作為應對生活主要工具的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和體力的下降,將陷入抑鬱、痛苦和不幸中。

二是,從精力投入貧乏轉向精力投入彈性。精力投入貧乏,是由缺少或者根本沒有有意義的關係所引起的一種狀態;精力投入彈性指的是,在舊關係消失時建立新關係的能力。

在步入成年中期之後,人們免不了要放棄許多重要的個人關係。一些健康、多產的中年人,有大量的與人接觸的機會,他們有能力應對那些難以迴避的損失並建立新的關係,更可能保持樂觀與繁衍。與之相對應的是,那些不能應對這些損失的中年人,將傾向於人際關係貧乏,表現出「停滯」和自我關注,從而增大了自殺的可能性。

三是,從思維剛性轉向思維靈活性。人到中年最大的危險之一是,思想變得越來越刻板。為了繼續成長並保持繁衍性,中年人必須避免對世界的刻板認識,保持思維的靈活性。

事實證明,非此即彼的刻板思維方式是自殺的危險因素。

社會危險因素

成年中期自殺的社會危險因素,比如成年中期的一些損失,特別是人際關係上的損失,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首先,人到中年,要經歷一種變化——頻繁地遭遇死亡。對一些人而言,在中年以前,死亡還是很陌生的,可到了中年,死亡一次又一次的光臨,成了生活中的常客了。

比如說,許多人在成年中期要經歷父母的死亡。父母的死亡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下一代的自己,過不了太久也會死的。

同齡人的死亡也是對中年人的無情衝擊和提醒。這個年紀的人,可能因為生活習慣,染上致命的疾病而死亡,比如說,肺癌。

有些人到了中年,孩子沒了。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迫使他們思考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成年中期的另一項損失是,父母角色的消失。到了成年中期,孩子也就長大成人,要離開家庭了。對一些人而言,失去父母角色會使他們感到不適應,引起焦慮和壓力。

有研究發現,這一系列「退場事件」常常與中年人的自殺行為有關;與其他人相比,自殺的中年人,更可能在最近經歷了離婚、失去父母、失去朋友或者子女離開家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殺的中年人,更可能是獨自生活,或只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缺少知心的異性朋友。

自殺特徵

從統計數據來看,在35-44歲這一時期,男性自殺率略有上升,而女性自殺率顯著下降,帶動總自殺率下降;從45-64歲開始,男性自殺率、女性自殺率和總自殺率都緩慢上升;在60歲左右,女性自殺率開始逐漸低於男性自殺率。

要啰嗦一句的是,大多數中年人的腦子裡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殺意念。也就是說,在成年中期,大多數人都考慮過自殺,把自殺作為一種選擇。

另一方面,中年人大多聽說過或親眼看到過,試圖自殺的人或自殺身亡的人。因此,與年輕人不同,中年人大多有過一些與自殺有關的經歷。

危機干預

卡爾·門林格爾在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論的基礎上,對自殺行為的防治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門林格爾將自殺分為「慢性自殺」(比如禁慾、酒精依賴、神經症等)、「局部自殺」(比如自我傷害、蓄意製造的事故等)和「器質性自殺」(主要指身體疾病引起的自殺)。顯然,這三種自殺形式,都是生與死之間的博弈與對抗,是建設性和破壞性之間的某種妥協和認同。

在門林格爾看來,自殺並非不可控制。他提出防治自殺的三個原則:一是,減少攻擊性因素;二是,減少自我懲罰的因素;三是,增加愛欲的因素。

他認為,防治自殺的最好辦法是,增加愛欲的因素。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可以學會怎樣去愛人(他人和自己),通過愛和奉獻行為,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與崇高,心中就可以擁有一片廣闊的生存空間。

想想也是,這樣一來,哪裡還有殺死自己的必要呢?

(資料來源:《自殺:理解與應對》,庫少雄著;《人對抗自己——自殺心理研究》,卡爾·門林格爾著;《自殺研究》,李建軍著)


推薦閱讀:

【戰慄殺機】第三話——氣氛突然給了起來
我的日常生活
心理學筆記|朱利奧·托諾尼de整合信息理論

TAG:自殺 | 心理學 | 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