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土崩之勢發動叛亂,焉能不敗。——解放戰爭勝負原因簡析

以土崩之勢發動叛亂,焉能不敗。——解放戰爭勝負原因簡析

4 人贊了文章

看到很多關於解放戰爭勝負原因的討論。有人問為什麼解放戰爭中共勝利了,有人問為什麼國共內戰國民黨失敗了。技術原因很多,很多人都在反覆講。但是根本性的問題在於兩個方面。

一、中共承擔了中國社會近現代的重要使命,所以可勝。

二、在解放戰爭中,蔣介石是以土崩之勢發起的攻擊,所以速敗。

第一,中國自近代以來就是以革命和發展為主題的

這一主題至遲延續到了70年代,然後轉變為改革與發展。在20世紀40年代的當時,中共順應了這一歷史發展要求。

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核心觀念是「救亡圖存」。既然要「救亡圖存」,革命與發展自然成為了主題。我們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隨著救亡圖存緊迫性的下降,和平崛起成為主要任務。因為變革的緊迫性與艱巨性相對下降了,主題轉變成了更加溫和一點的改革與發展。當然,實際上這種看似溫和的轉變有時候更加需要加倍小心,因為沒有外界壓力來提醒自己了。

從近代辛亥革命開始到解放戰爭期間,革命與發展是中心任務。這一任務在建國後經過相當長一段時期才基本完成,才最終實現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改造,從經濟上到文化上全部從「古代社會」跳了出來。

解放戰爭就是這一任務執行過程中的轉折點。在此之前,執行革命與發展任務的力量,面臨著被消滅的危險,始終無法執行任務。在此之後,革命與發展的任務得到執行。從而解決了「救亡圖存」的問題。轉變就發生在解放戰爭期間。

解放戰爭期間,履行任務的力量得到了社會共同支持,實現了可支配力量對比的逆轉。此前,在抗戰期間,革命軍在全國範圍內的活躍,使得人們充分認識到了革命的力量。在抗戰之前,反革命力量始終將重點放在蒙蔽群眾上。革命軍在各地統治力量的壓制下,局限於少數地方,局限於少數人,社會上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革命力量究竟是什麼,除了極少數機緣巧合的人,都是無從做出選擇的。抗戰期間,全社會終於了解到了共產黨這一革命力量。游擊隊的活動,使得人們見識到了革命者在社會改革方面的進步性,和解決社會問題上的有效性。這樣,到了解放戰爭期間,人們通過收復淪陷區後雙方執政能力的對比,直觀地感受到革命者與反革命之間在社會治理能力上的天差地別。人們終於有了選擇,於是就做出了選擇。

第二,蔣介石自不量力,沒有認識到抗戰結束後自身處於土崩瓦解的危機之中,錯誤認為自己很強

抗戰結束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軍閥集團表面實力與實際實力出現了相反的發展趨勢。抗戰結束時,解放戰爭開始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軍閥集團表面上達到了強大的頂點,但是實際上達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他們自己並沒有認識到。

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一定的凝聚力才能正常運轉。達不到凝聚力要求,就會變成烏合之眾、土崩瓦解。達到凝聚力要求,就富有執行力。這就要透過表明看本質。

我們看蔣介石的表面力量,蔣介石在抗戰結束時手握幾百萬大軍,遠遠超過了抗戰前的力量。但是我們要理解一點,就是這個力量是怎麼來的,然後就知道為什麼會失去。

蔣介石這個幾百萬大軍,其來源是,在抗日戰爭的民族大義號召下,舉國同心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很多人並不認同蔣介石的政治理念,僅僅是為了抗日戰爭這一直接而致命的任務要求下,迫不得已才接受其指揮。民族大義,是維繫蔣介石几百萬大軍這一龐大力量的內在力量,是凝聚力來源。

了解到這一力量,我們就知道解放戰爭時蔣介石究竟處於一個什麼形勢。抗日戰爭一旦結束,抗戰這一民族大義就會消失,維繫蔣介石几百萬大軍這一龐大力量的內在力量就不復存在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新的維繫力量出現,蔣介石手中的這支大軍就必然要縮減其規模。

那麼什麼可以作為維繫力量呢?

是帝國主義提供的關稅資金嗎?這個資金當年曾經幫助蔣介石實現了對江浙地區的控制,以及對其他地區的形式上的統一、表面上的壓制,但卻並沒有幫助蔣介石削平各地軍閥。就是說,這個力量僅僅能夠幫助蔣介石控制長江中下游及毗鄰地區,不足以使之統一全國。局限性很大。

是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嗎?這一援助固然幫助蔣介石在抗戰中頂住了日本進攻,但是「豫湘桂大敗」的結局充分說明,這一援助並沒有使蔣軍擁有強大的、可以在二戰戰場獨立執行戰役級野戰任務的作戰能力。局限性很大。

這兩個力量都不能替代民族大義、幫助蔣介石政權維持龐大軍隊的內部凝聚力。

那麼抗戰後可以充當凝聚力的大義是什麼呢?

在抗戰結束後,社會上存在的「大義」是戰後重建。這個重建不是簡單的重建到戰前。因為重建到戰前,不過是讓大家等著下一場抗戰罷了。這次重建,必須帶有強烈的新建色彩,必須有大量的革新,必須能夠帶領大家建設一個更加進步的中國社會。這就是之前第一部分所說的歷史使命

蔣介石沒有這個大義,因為在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政權的主要作法是「劫收」。其所作所為不但沒有進步性,反而更加倒退。不但沒有促進重建以及新建,反而通過財富再分配,嚴重妨礙了重建和新建。也就是他們徹底變成了歷史使命的絆腳石。

這就導致了一個基本現象:

蔣介石政權的凝聚力,對比抗戰時期,只有下降,沒有提升。

力量必須在能力控制之內,才是有益的。一開始你有一個重卡,可以拉五十噸貨物,你很愉快地吃這火鍋唱著歌,疾馳在去往遠方的路上。現在你只有一個載重幾噸的小皮卡,但是,你不但打算繼續拉五十噸貨物,還要跑得更快。那麼只要有中人之智就會知道,這是在找死。古人說,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這是因為韓信有能力使用更多的軍隊。否則,就是劉邦那種十萬到頂。中唐時期,吐蕃攻圍唐朝城池,唐軍派李晟帶兵五千解圍。李晟說:「以眾則不足,以謀則太多。」只帶了一千兵出擊,結果很快就擊破敵軍,成功解圍。蔣介石沒有看出,兵力太多,超過了控制能力上限,反而會拖累自己。勢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勢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既已落井,復又下石,失敗是必然的。

由於凝聚力急劇下降,蔣介石政權已經不能維繫幾百萬大軍。即便不發動內戰,蔣介石這幾百萬大軍也要出現分崩離析、離心離德、自然解體的現象。

蔣介石不能明白這一關鍵變化,反而自以為勝券在握,優勢很大,不但沒有收縮,反而悍然發動內戰,其不自量力達到了一個極致。

當時,在蔣介石面前不是沒有反對意見。具有較好軍事和政治能力的美國上將馬歇爾建議他不要發動內戰,認為不戰則已,開戰則國統區經濟必然崩潰。在正確的意見面前,蔣介石做出了錯誤的抉擇。蔣介石如果懂得力量要與能力匹配這個道理,他又怎麼會那麼極端的濫用手裡的力量呢?他自然沒有接受馬歇爾的意見。

不但如此,不自量力的情況下,蔣介石還做出了變本加厲的舉動。蔣介石揚言,八個月就可以打敗解放軍。可是我們考察歷史就可以知道,蔣介石從未在八個月里擊敗過紅軍主力。在紅軍時期,紅軍佔據的地區十分狹小,力量十分弱小(高峰時達到三十萬),即便如此,蔣介石也沒有在短期內獲勝的能力。以中央蘇區為例,蔣介石先後調度發動了六次「圍剿」(含一次防禦性的「圍剿」,中共方面則只進行了五次反「圍剿」,然後還有一次出擊)。前三次的兵力對比一次是3萬:10萬、3萬:20萬、3萬:30萬,1:3,1:7,1:10。然後無一例外地全部失敗了。由於蔣介石失敗地如此迅速,以至於中央蘇區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在第四次反「圍剿」之後大舉出擊,以至於影響了根據地建設和軍隊恢復。到了主要對手不在線、中央蘇區連續犯下錯誤的第五次反「圍剿」,蔣介石打了足足一年多才取得勝利。甚至就連這一次,他也只是迫使紅軍主力長征。抗日戰爭結束後,雖然蔣介石手中的兵力更加龐大,但是指揮難度也更高、面對的戰場更加廣闊、作戰難度更大,而且對手卻更加英明、成熟、實力也更加強大。那麼在這一背景下,他是怎麼計算出八個月獲勝結論的呢?這個計算過程是一個謎。我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的決策過程。因為,了解了錯誤的決策過程,一旦我們重複的時候就會警惕,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一個從來都只能考六十分的學渣,忽然信心滿滿說自己可以在更難的卷子上考一百分,真是謎之自信。

第三,關於解放戰爭,中共方面承擔了歷史使命,這是獲勝的原因之一,只是這並不足以使中共必然獲勝。

技術好不如對面演得好。買辦集團天生就是一個能力偏低的集團,這也是革命力量獲勝的一個原因。

政治領袖的政治水平,代表的是他所在階級、或者至少是所在政治集團的政治水平。蔣介石的政治水準,代表了當時中國買辦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地主階級聯合集團的政治水準。那麼這個集團的人才選拔標準是什麼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依附於帝國主義的政治集團必然是一個二流乃至三流集團,很難產生一流乃至超一流的政治家。因為帝國主義控制殖民地的政治代表,雖然有時是較為出色的人物,但是常常是一流以下的人物,其僱員也往往缺乏責任感。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英國。英國各個殖民地當中最缺乏責任感的一個殖民地,其僱員就在外敵的引誘下發動武裝叛亂獨立建國去了。而依附於帝國主義的買辦集團,不但要對這些人卑躬屈膝,還要接受他們的選拔。一個能力超出這些人太多的傑出人才,很難甘心居於他們之下。而能力低下的人,也很難選出優秀的人才。特別是殖民者需要的是俯首帖耳的人,所打擊的是那些在殖民地可以呼風喚雨、以至於可以抵抗殖民者入侵的人。其結果就是,買辦集團本身就只能聚集一些較次的人才,並且不能培養出十分優秀的人才。最優秀的人才,要麼直接進入帝國主義宗主國去效力,要麼就要走向反抗的道路,不是在反抗中犧牲,就是在反抗中崛起,是絕不會安居於買辦集團之中的。二流的主子用三流的奴才,一流的英雄橫掃一二三四流的反派,所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買辦集團最多誕生一些大反派、背景板。

蔣介石就是一個典型的自不量力的二流人才。有人會說,蔣介石至少在國民黨新軍閥中脫穎而出,怎麼說就是二流人才呢?因為蔣介石脫穎而出的根本因素不是能力出眾,而是錢多燒的。這個錢多燒的,則是他通過聯姻獲得的,是他通過四一二獲得的。開著掛才贏了一流人才,那恐怕就是真正的廢物了。

歷史上,蔣介石在對中央蘇區的前三次「圍剿」中,在3:1、7:1、10:1的兵力優勢下,蔣介石乾脆利落地輸掉了三次戰役。這實際上已經證明,雖然他擁有了遠超自己能力的雄厚資源,但是由於能力與資本極不相稱,根本不能發揮出資本的力量。到了抗戰以及抗戰之後,他手中的資源更加雄厚,可是他的能力並未有增長,調度起來只會更加力不從心。

一個普通人,可以輕鬆使用普通的木棍,但是如果將木棍換成房梁,卻有一定概率被壓死。房梁就像是強大的、超出指揮能力的力量,木棍就像是弱小但是得心應手的力量。同樣兩個人,一個人手裡綁上一根房梁,一個人手上綁上一根木棍,綁房梁的會被綁木棍的揍得嗷嗷叫。原因就是力量超出了掌握,反而變成了拖累。

不自量力,反映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政治集團從未對自己有過準確的政治定位。政治領袖的的水平代表了所在政治力量的水平。與之對應的,是毛澤東早在1925年就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明確分析了中國社會各個階級的地位、力量、特點和發展前景。文章開篇第一句,就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最近一些年,網友們興起了閱讀《毛選》的風潮,很多人都會引用這句話並頂禮膜拜。原因就是這一句話就一針見血直指要害地指出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入手點。毛澤東代表的是工農革命集團,蔣介石代表的是買辦集團。兩廂對比,高下立判。

蔣介石挾土崩之勢向解放軍發起進攻,失敗就是必然的。


推薦閱讀:

日:中國漁政頻繁活動或致中日關係再度緊張-51軍事觀察室
美國空軍最神秘的部隊竟是它:內華達沙漠的米格中隊
第一屆「軍事大數據論壇」在京舉辦
春秋末期吳國軍事思想家:孫武
第28批護航編隊補給艦能補給249天嗎

TAG:歷史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