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膀胱與尿胞到底指的是什麼?
來自專欄白話中醫5 人贊了文章
自5月21日始,筆者連續刊發了三篇文章:第一篇《中醫是否發現了膀胱上口?》,通過歷史文獻考查,以確鑿的證據表明直到19世紀的王清任,也認為「膀胱有下口,無上口」。正是由於沒能發現膀胱之上口,所以自《內經》以至清代末年,中醫一直認為水液是從小腸之下口——闌門滲出,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的,這是中醫關於尿液生成的傳統認識。
第二篇《中醫的膀胱與尿胞是兩個功能不同的臟器》,以膀胱貯藏津液、尿胞儲存尿液為切入點,明確指出:無論是《內經》,還是後世諸家,均認為膀胱是貯藏津液之所,並非如當今中醫基礎理論教材和著作所說的那樣:膀胱儲存尿液。
第三篇《膀胱氣化、腎氣化,還是三焦氣化?》,自尿液乃津液氣化而成入手,得出了傳統中醫認為三焦是機體氣機氣化的場所、主持諸氣、總司人體氣機氣化的結論,與傳統中醫認為尿液的生成與排泄是下焦的功能的說法形成首尾呼應。
這三篇文章,可以說是一個邏輯嚴密、層層推進的體系結構。還原了傳統中醫學對膀胱與尿胞認識的本來面目,糾正了我們教科書中諸多錯誤的說法。但由於現在的中醫學人,大都是從學習中醫教科書入門的,在他們的腦海里與心目中,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教材說的就是對的!我老師是這樣講的,我老師的老師也是這麼說的,所以就是對的!我雖然以嚴謹的歷史考察與邏輯分析,指出了現在教科書中流行已久的錯誤,大部分人讀了之後,會有茅塞頓開之感——我們的教科書誤人不淺啊!但是也有很少的人,不理解我的良苦用意,甚至懷疑我這樣深入探究有何意義!現在,我就先回答這個問題。
「小腸火」是中醫特有的病名,至今老百姓也還這樣說。實際上,指的就是現代醫學的下泌尿系感染,為什麼稱為「小腸火」呢?因為傳統中醫認為水液是自小腸下口循著腸系膜(下焦)滲入膀胱而成為小便的,小便淋漓澀痛、尿頻等癥狀屬於「熱」(火為熱之極),於是就將尿頻、尿急、尿痛的下泌尿系感染名之為「小腸火」。
「利小便以實大便」是中醫治療泄瀉的特有治療方法,為什麼「利小便」就可以「實大便」呢?因為傳統中醫認為自胃進入小腸的水液,從小腸下口——闌門滲出,循下焦滲入膀胱而成為尿液,滓穢糟粕傳入大腸,大便稀了(泄瀉)就是水液自下焦滲入膀胱的少了,傳入大腸的多了,於是就在這種理論認識指導下,通過淡滲利濕法使水液從小便排出,傳入大腸的水液少了,大便自然成形了,泄瀉也就止住了。
可見,探討和還原傳統中醫學關於「膀胱無上口」「水液是循下焦滲入膀胱而成為尿液」等認識,不僅具有理論意義價值,而且對於正確認識和理解「小腸火」「利小便以實大便」等中醫特有的病名與治療方法,也有著臨床指導作用。
1.氣化所出為何物?
膀胱所藏之津液,「氣化則能出」,所出之物為何?王冰注云:「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閟隱不通。故曰氣化則能出矣。」即所出者為「溲便」。吳崑、馬蒔、張介賓、李中梓、張志聰等皆宗其說。而《諸病源候論》卻云:「五穀五味之津液悉歸於膀胱,氣化分入血脈,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餘者,入胞則為小便。」[1]
《太平聖惠方》更云:「膀胱者,津液之腑,宣行陽氣,上蒸入肺,流化水液。液連五臟,調養骨髓;其次為脂膏,為血肉,上余為涕淚,經循五臟百脈,下余為小便。」[2]明確指出「所出」不僅有尿液、涕淚,而且還能取其精華,以養人體。
此外,高士宗注曰:「得陽熱之氣,而津液始達於皮膚,故氣化則能出矣。」[3]亦即「所出」為汗。對此,不少醫家多有發揮。
如《醫學實在易》云:「《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言其能得氣化,而津液外出,滋潤於皮毛也。若水道之專司,則在三焦之腑,故《經》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言其熱氣布護,使水道下出而溺也。《內經》兩『出』字,一為外出,一為下出。」[4]
《讀醫隨筆》云:「津液為汗之源,膀胱氣化則能出汗,故仲景發汗取之太陽。水道,為行水之道。三焦得職,則小水通調。須知外出為膀胱之津液,下出為三焦之水道也。」[5]《血證論》曰:「汗者,氣分之水,其源出於膀胱。」[6]
近人曹穎甫先生在《傷寒發微》中亦云:「太陽寒水之氣,循手少陽三焦上行,外出皮毛則為汗;由手少陽三焦下行,輸泄膀胱則為溺。」[7]
綜合曆代醫家之論,「氣化則能出」其所出之物有尿液、汗液、涕淚等,更重要的則是寓有取其精華,加以回收、利用之義。《內經》時代,人們是否也這樣認為呢?
《靈樞·五癃津液別》云:「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明確指出水谷精微所生之津液,可「變化」為溺、氣、汗、泣(淚)、唾五種不同的物質。該篇又說:「以溫分肉,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此則是說津液也能「化」為「膏」等有益的物質,以充養人體。若此,則與上述所說正合。
2.胞是現代解剖學的膀胱,膀胱是覆蓋於現代解剖學膀胱上的腹膜
近年來,有學者認為:「胞非指膀胱,二者位置相連,功能有別……胞為尿胞,相當於現代醫學解剖結構之膀胱,功能上亦相近……膀胱在形態上似乎類似於現代醫學解剖結構之腎盂及輸尿管,但是從功能上卻無法對等。」[8]這種說法雖較以前的認識有所進步,但並未能真正搞清楚膀胱與胞的關係。而廓清二者的關係,明確它們的物質實體,對我們今天正確理解和把握中醫基礎理論的某些關鍵性問題頗有裨益。
胞既然貯存尿液,那麼無疑指的是現代解剖學的膀胱,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現代醫學的膀胱僅相當於中醫學的『胞』,《靈樞·五味》『膀胱之胞薄以懦』、《素問·痹論》『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的論述,便足以證明。」[9]而中醫所說的位於「胞」之外且與之緊密相連的「膀胱」,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哪一個組織或器官呢?
筆者已經指出:三焦的物質實體——腹膜,承擔著飲食物的腐熟、消化吸收以及精氣輸布、代謝產物的排泄等諸多與水谷精微運化和水液代謝有關的功能。其中的下焦——腸系膜,主要的功能是「泌別清濁」,即將從下焦其始處的「闌門」分出的「水液」滲入膀胱。「水液」包括「水」和「津液」兩部分,下焦(腸系膜)在「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10]的過程中,通過氣化作用將其轉化為溺、氣、汗、泣、唾並「和合而為膏,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11]
而膀胱與腹膜的關係又是如何呢?膀胱的形狀、大小、位置和壁的厚度隨尿液充盈程度而異。空虛時膀胱全部位於盆腔內,僅有一面被腹膜覆蓋,為腹膜外位器官;充盈時由腹前壁返折向膀胱的腹膜也隨之上移至恥骨聯合上方,此時膀胱大部分被腹膜覆蓋,為腹膜間位器官[12]。明乎上述兩點,則中醫的膀胱到底是指現代解剖學哪一個物質實體,則迎刃而解了。
行文至此,繁瑣的論證已屬多餘。既然傳統中醫認為水液是循腸系膜(下焦)「滲入」膀胱的,且在「滲而俱下」的過程中,能將其中所含的精微物質再加以轉化和利用,那麼,中醫的膀胱無疑指的就是覆蓋於現代解剖學膀胱上的腹膜。因為不如此,則難以解釋位於現代解剖學膀胱(中醫謂之胞)之外且與之緊密相連的中醫膀胱,古人是如何將其確立為腑的,且言之鑿鑿地認為「胞居膀胱之中」,難以理解為何會產生膀胱藏津液、胞貯尿液這樣的迥異於西醫學的認識。
至於有人也「從尿液的產生與排泄」而詮釋之,得出了中醫的膀胱「至少可以涉及西醫學的腎臟、腎盂、輸尿管、膀胱(胞)、尿道等部位」[13]的結論,無須說解,一望便知其大謬不然。除不能解釋上述兩點外,更重要的是:在西醫傳入之前,中醫對腎盂、輸尿管從來都沒有發現和認識,難道古人是憑空造出膀胱一腑的?果如此,那無異於說中醫是玄學。其致誤的原因,無疑是「以西解中」不良學風作祟的緣故。
參考文獻
[1]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492.
[2]王懷隱等編.太平聖惠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1624.
[3]高士宗.黃帝素問直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67.
[4]陳修園.醫學實在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5.
[5]周學海.讀醫隨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67.
[6]唐宗海.血證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44.
[7]曹穎甫.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99.
[8]穆俊霞,李新毅.從胞痹論胞與膀胱[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4):249.
[9]賀娟.試論膀胱「氣化則能出」[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4):10.
[10]《靈樞·營衛生會》
[11]《靈樞·五癃津液別》
[12]柏樹令主編.系統解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205.
[13]王洪圖.膀胱詮[J].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3,(4):11.
⊙版權聲明:本平台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文章為張效霞老師原創,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懸壺醫案】徵文恢復啦,如果您覺得您的病案具有代表、如果您覺得您的方葯具有奇效、如果您是一個厚德濟生不吝醫術的好中醫,歡迎投稿到【懸壺醫案】欄目!
⊙投稿信箱:media@tcmbox.cn
投稿微信:liujunxu1
⊙本文編輯:樑上塵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中醫思路參考。
推薦閱讀:
※中藥注射液: 儘管謀財,請勿害命! | 冰川觀察
※中藥的臨床架構(一)
※中藥四性
※治療腎陽虛的中藥
※小兒中藥湯劑煎煮時應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