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人才其實從不關心如何取得成功
一流人才總是從絕對角度思考,提出原則性問題,他們不需要依照規則行事,注重自我實現。一流人才通常容易識別,但難以複製。
現實中,二流人才在取得成功的慾望激勵下往往更容易取得領先。卓越的企業懂得把握兩者的心態,從而充分利用這兩類人才各自的優勢。
最好的人才有什麼標誌?
最早,蘇格拉底在柏拉圖家裡就經常討論這個問題:一流人才是不是可以教出來?道德、勇氣和魅力都可以教出來嗎?德性可以教嗎?
柏拉圖認為德性是人的一種特徵,他說,
如果某事物特別卓越或優秀,那麼就有了德性
。
一切都完美,很難具體描述什麼是優秀的,什麼是偉大的藝術,什麼是俗氣的,什麼又是普普通通的作品。
什麼是真正的美,能教嗎?正義呢?智慧呢?風格呢?
一流人才能不能教會二流人才什麼是一流的東西?
01 一流人才的原則:我如何做到最好
優秀人才提出這些原則性問題:
怎麼踢好足球?
客戶需要哪些「智慧簡化」的產品和服務?
最漂亮的汽車是什麼樣的?
我們未來想要住什麼樣的房子?
哪些交通系統是最理想的?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如何辦教育?
我們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他們?
我們是幹什麼的?
除了上班工作以外,我們還承擔哪些責任?
什麼是最好的研究、開發和工作?
如何能夠做到最好?
一流人才從絕對角度提出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去思考和行動(再行動),直到成功。
他們對自己的目標充滿熱情,他們是開拓者和企業家。
有人經常討論,如何識別一流人才。蘇格拉底跟柏拉圖探討了很久,幾乎沒有得到結果。
他一方面認為
,
人們憑直覺能夠知道或感覺到什麼是一流人才
,但同時又認為,這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因為別人能給出的標準觸及不到實質。
就如同我們面對一個天才,或許能夠知道他是天才,或者感覺到他是個天才,但是無法教給別人。
幾乎所有偉大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建立新的科學,在某個領域獲得了創造性的成果或塑造了自己的風格。這通常容易看得到,但是他們的多樣性和令人驚訝的獨特性又很難讓人用「統一的標準」來描述,
他們的偉大之處我們只能從整體上識別。
我看柏拉圖也許是這麼認為的:多數人感覺到一流人才的存在,但是他們無法利用一流人才的經驗,把自己塑造成一流人才。
二流人才在生產東西時需要依照規則、建議和配方,而這些對於一流人才來說通常都沒有。
02 二流人才的原則:誰是最優秀的
大多數人都認為,在比較(排名)後得分最高或「成績最好」者就是最優秀的人,這樣描述太過於簡單了。
在體育領域有成績,在學校里有考試分數,在企業里有績效評價、提拔和加薪。管理者們根據企業的盈利情況或部門的營業額進行評價,富人有排行榜,國家間有「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誰在排名表中名列前茅,那就是最好的。
所有人都這麼想的,但是那些所謂的「滿分者」卻又不遭人喜歡,
他們什麼題目都能做對,不管什麼標準的排名都能排在前面。這些人按什麼標準評價都是優秀,執行任何任務都不犯錯誤,他們什麼都懂,是比別人聰明的「聰明書生」,他們具備各種能力(技能),但是沒有一流人才的內在心態。
不少「滿分者」缺乏創造性,僅按照安全的原則行事,應對生活不是很擅長。
所有這些「完美者」都是二流人才中的佼佼者。
二流人才總體上按照標準和指令條目辦事,他們為得到讚賞而完成職責。
二流人才對如何完成任務考慮很多,但幾乎總是從相對角度去思考,不是絕對角度(一流人才幾乎只從絕對角度思考)。
「真正成為最優秀者,是很難得的,我在商界比別人好這麼一點就夠了。」這就是不太完美的二流人才的信條。我比競爭對手好一點,這就夠了,然後別人就超到前面去了。
有這樣的例子:在大學期間,學生必須拿到許多成績單,證明他成功地完成了許多課目。一般情況下,及格率都在50%上下。
我作為教授,不斷地向學生們提出這樣的問題:
「如果有人到了25周歲總是憑著五六十分的成績讀完了碩士,這種人是不是能從事一門職業?我們能不能指望一個醫生、律師或者投資顧問,他歷來只有一半是做對的?」
大多數學生經常在計算自己的學分。「我的學分總數夠了嗎?」他沒有真正想過以後的職業,沒有對專業本身強烈的興趣。
許多人對自己說:「做對三分之二就已經很好了,因為做對一半就夠及格了,做對三分之二我就滿意了。」
二流人才就想好好及格,並且做到了,這是相對角度考慮問題的心態。
一個人受到誇獎就算成功了?做對三分之二題目的成績從絕對意義上看就算好嗎?
03 二流人才的原則:我如何取得成功
有的二流人才總是認認真真地獲得三分之二的成績分數,並因此認為有了可靠的保障,不僅可以拿到碩士文憑,而且也成為自己專業里的真正專家了
。
他們相應的信條就是「我已經是碩士了,所以我就是專家了!」
埃里希·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一書的作者)聽了這句話肯定要從墓穴里翻身起來了……
這類二流人才只求獲得一張畢業證書,這是最終的成功。
他們目標明確,也很務實,他們專註於如何有效地「搞定」一件事情,例如數學作業可以用抄答案的辦法搞定。
另一類二流人才有創造性,最講效率,他們在萬不得已時,或不感興趣時也採納「作假」行為。而第一類二流人才僅僅在萬不得已時才作假(「這是善意的謊言,是可以的。」)
一流人才的原則是絕不作假,因為卓越不能來自作假,而且這樣就肯定丟掉了「絕對真實」了。
二流人才只在有什麼好處可得時才真正全力以赴,譬如加薪、提拔,尤其是取得一場勝利時。
你何必在大學裡還要這麼玩命地學習,你明明知道,你的碩士畢業證書一生中只需要拿出來用一次,那就是在你第一次求職時。大學裡學的東西你根本用不上,所有參加了工作的人都這麼說的。
這話顯然是對的,因為我們的高中畢業證書也只需要在上大學時拿出來用一次。中學裡學到的東西我已經全部忘光了,這也沒有給我造成任何壞處啊。
那麼為什麼還要這樣,為什麼大學裡還要全力以赴地學習呢?
如果眾多的一流人才聚集到了一起(如矽谷),就如電影里的「七武士」一樣組成了一個全能團隊,這時就產生了高度的群體智慧。
第一類二流人才(他們為完成各類任務而工作)和第二類二流人才(他們想要展現自我)中通常由少數一流人才慢慢退化而來,因為他們做不到讓其他人對卓越、超越和智慧而簡化的東西感興趣。
但這又是跟他們大多數都有關係的工作。老闆要衡量營業額、成本、勞動時間、利用率、與其他部門和競爭對手相比的成績。普通的管理理念注重的是只要比他人超出一點,哪怕只要相對比較下自己領先一點就滿意了。
在實際工作中,領先的幾乎總是那些二流人才,而且頗有傳奇色彩的是,結果進入了高級管理層的都是那些最好的二流人才。
許多人無法協調好一流人才的完美做法與二流人才的實用做法——許多人採用了一流人才的原則卻失敗了。
一個人並非總要讓自己按絕對的原則去做每件事情,在達到卓越的過程中也需要把兩類二流人才的原則結合起來,或者乾脆讓一流人才圍著自己。
本文作者:岡特·迪克 (Gunter Dueck),曾擔任數學教授,哲學家。擔任IBM德國公司技術總監,直至2011年8月退休,目前以作家身份進行自由創作。本文摘編自《群體性愚昧》,
華章管理(ID:hzbook_gl)授權發布。
你還不能錯過:
《心流 Flow 是種什麼樣的極致人生體驗?》
《是什麼讓有些人的運氣總比別人好?她花了20年終於發現……》
《一流公司賣產品,超一流公司賣「品牌人設」》
進入
【獨家精選】
菜單或直接點擊下列關鍵詞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2017 薪酬報告
|
2017 IDG VIEW|
2016 年度總結
|
IDG大咖說
|
IDG私享會
消費升級
|
新電商
|
泛娛樂
|
出海
|
品牌
|
人工智慧
|
金融科技
|
消費金融
|
體育
微信ID:idg_capital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
IDG資本
」推薦閱讀:
※成功常伴左右:向曾國藩學吸引貴人相助
※這樣做你定能成功
※天生富貴之命,農曆這三個月出生的人註定收穫成功!
※害怕再次分手?挽回成功後的注意事項
※哪位開國將軍長征中率兩個團成功阻擊國軍兩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