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 | 中國文學出海:「麻婆豆腐」的無奈
酒過三巡,黃運特的臉微微泛紅,講述他出道成為旅美華裔作家、加州大學英文系教授以前一則故事:
黃運特20年前在美國大學深造,與朋友一起開中餐館。一名白人女性食客,他稱作「白姐」,常點麻婆豆腐,每次叮囑:「能不能再辣點?」
中國廚師用當地辣醬、墨西哥辣椒,「白姐」都嫌不夠辣。最後,廚師投入花椒,燒成正宗四川口味。不過,那頓飯後「白姐」再沒有上門……
黃運特出新書時,一名美國記者提及寫作,問他是否會刻意「迎合」西方讀者口味。他告知這一故事,莊子式「用故事作答」,一定讓提問者印象深刻,卻透出某種無奈。
在西方,生魚片可以以「原原本本的面目」出現在日餐館,麻婆豆腐卻需要以本地化方式「迎合」當地人。在不少英美人眼中,日餐健康、時尚,中餐一定程度上適合獵奇娛樂,未必能登大雅之堂。
無奈,不只麻婆豆腐以至中餐,中國文學走出國門面臨類似狀況。
黃運特在中國讀完大學後赴美,思維屬於「中國式」,好在知道美國人怎麼想,所做「麻婆豆腐」因而在美國暢銷。
黃運特寫美國華人故事,有意揭示「看得見的結果背後看不見的路徑」,敘述華人如何一步步成為美國人如今感知的樣子。換句話說,他想解答美國的「麻婆豆腐」怎麼演變而來、今後又如何演繹。
黃運特的第一本英文書寫美國傳奇華人探長陳查理,第二本書寫一對泰國華裔連體兄弟在美國發跡。前兩本書暢銷,第三本早早由美國出版社預定。只是,記者感覺,他所期待的,是正宗「麻婆豆腐」能為美國人接受。
席間,談得最多的是如何向西方人講中國故事。
聊到荷蘭人高羅佩為西方人寫的《狄公案》大獲成功。那是把中國的故事拆卸、溶解、重塑,放入西方人話語和邏輯的「模子」,再造一個故事。這遠非翻譯,而是重構。高羅佩用中國的豆腐和肉末,即麻婆豆腐的主料,做成西方人熟悉的香辣雞腿漢堡或是蘋果派。
生魚片在美國曾一度被視為「野蠻」的象徵。它真正躍升為美食,是近幾十年。這背後有國家的推動、有理念的契合、也有市場的作用,只是多數人看到結果,幾乎沒有人研究它背後看不見的路徑。
想像西方人能像中國人一樣,在家燒一盤麻婆豆腐,還多放些花椒,難。
就給西方人講中國故事,黃運特推斷:取得突破的力量可能來自年輕一代,因為他們真正領會東西方各自的邏輯,不需要在兩種邏輯之間刻意轉換。
有朝一日,黃運特的學生們在論文中用儒家思想、莊子思想分析《尤利西斯》,如果能從身為西方人的教授手中拿到畢業證書,那會是中國故事不缺聽眾的時候。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桂濤
編輯:徐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