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象徵是長城,而不是大運河?
戳上面的
藍字
關注我們哦!清朝初年長城就基本廢棄了,大運河卻一直用到晚清乃至當代,為何長城是更典型的民族文化符號?
從具體原因來說,是民國年間兩個事件——長城抗戰和鐵路延伸的影響。
中國民族主義起源於晚清革命(立憲)黨,興起於民國知識分子,但真正在民眾的意識中紮根,是抗日時期——抗戰前的中國政府,無論是清朝、北洋還是國民黨,都不甚重視民眾動員,而是通過買辦-地主搜集資源,以軍閥-士紳體系統治國家,對發展現代民族主義興趣不大。
沒有工業也沒有民族主義,這樣的大國在20世紀本來會迅速崩潰,但中國「幸運」地處於歐亞大陸東端,歐美列強無論是繞非洲還是穿越太平洋過來,距離都太遠了,所以暫時相互妥協,保持中國的半獨立狀態,中國各派勢力也因此在傳統治理結構下苟延殘喘,以各派帝國主義代理人的身份管理中國。
參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453282/answer/153292305
日本入侵就不一樣了,一方面攻擊基地就在家門口,另一方面有內燃機增加機動力,一出手就能打穿上千里的縱深。這樣的帝國主義不太需要代理人,至少不需要有實權的代理人。所以中國大小軍閥達成了前所未有的(相對)堅定立場,由南京政府代表軍閥集體利益,反抗日本入侵。從1840到1930年前後,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八十年,中國統治集團和民眾終於勉強達成了一致意見——反抗。
反抗就需要動員,動員就需要宣傳,宣傳就需要選擇一個有衝擊力的標誌。恰好日軍拿下東北需要消化戰利品,大規模進攻的浪潮停在了長城一線,長城抗戰因此成了宣傳口號和追求目標(日軍還在向華北滲透)。至於長城抗戰本身打得如何,並不重要。
http://www.sohu.com/a/228051144_407290
在1933年的大眾傳媒中,中、日兩國在長城沿線爆發的戰爭以及隨後的外交斡旋及合約簽訂一直是新聞焦點。報刊登載大量表現日本軍隊對於中國萬里長城的侵略圖片,以為視覺上的佐證。其中長城往往處於一個被「摧毀」的狀態。
1933年4月號《時事月報》上刊登了一幅插畫,描繪了一個巨人般的戰士緊握步槍,正要邁出腳步,跨過低矮的城牆,沖向前方。作品標題揭示出畫面含義:「只有血和肉做成的萬里長城才能使敵人不能摧毀!」。
1932年,梁中銘又兼任軍委會政訓處第二科中校藝術股長。這是在梁中銘1933年4月完成《只有血和肉做成的萬里長城才能使敵人不能摧毀!》前的主要經歷,也是畫家個人的基本政治背景。
作為當代國民,我們都知道,這句宣傳詞最後變成了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歌詞,進而變成了中國國歌,從而大大抬高了長城的文化地位,把廢棄的工事變成了新生「中華民族」的象徵。
從事後的視角來看,長城抗戰打得很爛,完全是依賴於日軍沒有進攻積極性,才勉強打了幾個回合。而之後的十幾年抗戰,倒是有幾場局部沒有輸的戰役更值得一提,為何長城抗戰如此有名?以至於為新中國「定製」了國歌和人民幣?
除了「先來後到」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1937年丟掉了上海……而上海是中國唯一擁有現代媒體、現代文化機器的城市。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705081
193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一家就出版了4938種圖書,佔全中國的52%,另外兩家上海出版社:中華書局和世界書局加起來又佔了19%。
上海一本書往往以現代機器印刷幾千上萬冊,內地許多圖書還是石印乃至油印,出版幾百甚至幾十冊也不稀奇。許多外國小說和科技書刊只有在上海才賣得動。說當時的上海出產中國8成的文化產品毫不誇張,就連年畫、黃曆這種最「土」的文化產業也是如此——直到1958年,全國3/4年畫依然出自上海。
人類的記憶會隨著死亡而湮滅,超過幾十年的記憶主要靠文化產品來承載。上海製作了如此之多的文化產品,自然會影響到後人對晚清-民國時代整個國家的回憶。
在一個印年畫都要靠上海的年代,電影、廣播產品和現代書籍的出版當然更依賴這個唯一的現代工業據點。雖然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撤退到英美租界的電影業還保持了一段時間的抗日色彩,但畢竟電影廠損失過半,以上海為中心,比較成熟的發行網路幾乎全部斷絕。1937年之後,中國官方只能勉強拍一些半紀錄片性質的電影和廣播劇,再也拍不出30年代中期那種兼顧藝術水平、觀賞價值和宣傳力度的文藝作品,電影製作力量紛紛「退化」為影響力較差的話劇。所以1935年前後那批電影成了抗戰藝術作品的高峰,給剛剛誕生的「中華民族」概念打上了永久的標籤。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02/111108086.shtm
總之,「中華民族」是帝國主義入侵和現代文化產業共同製造的概念,帝國主義的入侵在抗戰達到最高峰,而帝國主義入侵在1937年控制了中國的現代文化產業中心。所以「中華民族」把1935年前後的現代文藝符號當作自身的代表。
考慮到電影創作-製作周期,再考慮到文化符號的採集和傳播需要時間,1935年的文化產品,反映的是1933年左右的歷史,這是長城成為中華民族形象代表的主要原因。而即便運河邊的台兒庄大戰比長城抗戰更值得一說,1938年的中國政府——無論是武漢還是延安的,都已經沒有電影工業來塑造運河的形象了。
運河岸邊的大戰,還需要一個工業城市來塑造形象
說完長城再說運河。帝國主義入侵,不僅塑造了一個畸形的工業城市上海,還帶來了鐵路。鐵路和長江、珠江這種水量充沛的天然河道比,運輸能力不相上下,甚至還略有不足。但大多數運河穿越的是水量不足的乾旱-山嶺地區,運輸成本比鐵路高得多。所以一旦有平行的鐵路出現,運河就會快速衰落,從交通幹線變成無人維護的淤塞沼澤。
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3_03/14/23071790_0.shtml
1911年,津浦鐵路全線通車,從此京杭大運河以及沿線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原先經數月或半年以上的運輸時間才能將漕糧運到目的地,現改為鐵路運輸後,快則不足10天,慢則也在一月以內就可以運入京城。效率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原有的漕運體制。
與漕運相比,輪船和鐵路運輸顯然更具有效率,它的意義不僅僅是縮短了運輸時間,提高了運輸質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一些在漕運過程中發生的弊端。這樣一來,運河運輸被輪船及鐵路所代替,運河也不再是漕運依託的對象便成了必然的選擇。
「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是1902年梁啟超提出的,同樣在這一年,因為海運和輪船的衝擊,清朝宣布廢除運河漕運。1907年楊度接受了「中華民族」的說法, 把梁啟超的個人創造升級為學界共識。而1908年,清朝就簽訂了津浦鐵路的借款合同,開始修建東部內陸交通幹線。這意味著從誕生那天起,「中華民族」面對的就是一條瀕死的大運河。
等到日本入侵普遍確立中華民族概念,運河兩岸居民最著名的抵抗是「鐵路」游擊隊(也是靠上海連環畫和電影塑造形象)。即便後來土木工程的進步讓部分河段復興,中國的國歌也早已確定,當然長城的文化地位遠遠高於運河。
謝謝各位閱讀本文,馬前卒工作室將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原創文章
歡迎加入本公眾號讀者QQ群:73419432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