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好印象的秘訣》:如何讓他人理解自己?

《給人好印象的秘訣》:如何讓他人理解自己?

來自專欄心理學·哲學·批判性思維18 人贊了文章

我正想推薦Heidi Grant Halvorson博士的作品:No One Understand You and What to Do About It,機械工業出版社的一位編輯告訴我,這書早就有了中譯本了。

我一查,還真是如此。本以為中譯本會叫《如何讓他人理解自己》,結果中譯本叫《給人好印象的秘訣》。這不是作者的主要意思,她想利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更好地被他人真正理解,或者幫助消除他人對我們的誤解。她強調的是「正確的印象」,而不是強調「好印象」。

全書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談論理解一個人為什麼非常難。第二部分談論偏見是怎樣煉成的。第三部分則介紹,他人對我們的印象是如何受他人自身特徵的影響的。第四部分就一個章節,談論如何戰勝誤解。

從作者對全書內容的規劃,我們就能看出,造成誤解很簡單,戰勝誤解很困難。我也想來就最後一個章節談談,如何戰勝他人對我們的誤解。

從我自己的例子來看,陌生人對我最大的誤解,就在於認為我是一個高高在上、冷漠、不友善、挑剔、憤世嫉俗的人。

熟悉我的朋友,對我的印象則會經歷幾個有趣的轉變過程。剛開始,他們發現自己以前完全錯認了我,我的實際形象和他們對我的第一印象居然完全相反。我一點也不高冷、挑剔、憤世嫉俗。後來,他們又發現我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會表現得格外挑剔、不友善。再後來,他們對我產生了「非概念化」的認識,也就是脫離了語詞,依賴於多維度經驗的認識。

大家在這個例子中,總結出了什麼規律嗎?

剛開始,人們總是低估他人的複雜性,認為幾個詞就能把他人的行為模式概括清楚。後來,人們發現自己對他人的認識有可能出錯,他人原來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最後,人們開始認識到,一個人在什麼環境下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和那個「環境」關係很大,和這個「人」關係可能沒那麼大。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花很長時間來正確認識你。這又凸顯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要是我們不給別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別人就不願意在我們身上花時間,正確地理解我們的所思所行。

現在,假定我們已經給他人留下了糟糕的第一印象,那該怎麼辦呢?

Heidi Grant Halvorson博士在書中提到了最根本的方法:用大量非常明確的證據「轟炸」他們。

假定你有一個下屬,上班經常遲到。他已經給你留下了不守時的印象。那麼,他要怎麼做才能改變這種印象呢?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他每次上班都能提前15分鐘到,而且從未遲到,那你的印象就可能改變。換言之,當別人長期表現出與我們第一印象不符的證據時,我們的印象就可能會改變。

這種方法顯然費時費力。接下來,她向我們介紹了幾個更討巧的方式,核心目標就是讓他人更願意正確認識我們:

1.激發觀察者重視人人平等的目標:當他人對我們做出不公正的評價時,我們可以有意無意地暗示這種不公平的存在。我們甚至可以誇獎對方觀察力強,能敏銳地發現人的複雜性,這樣對方可能就真的更願意正確認識我們了。

2.注意他們失去控制的時候:當他人處於失控狀態時,就更願意收集更多信息,以獲得掌控感。所以,我們可以專門挑對方脆弱的時期,出現在對方周圍,這樣他們更願意主動正確認識我們。

3. 使他們的結果依賴於你:當對方不得不和我們長期相處時,對方就更願意正確認識我們。如此一來,我們製造這種長期相處的機會,以便加深對彼此的正確認識。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依然很難。如果大家認真讀完本書的前八個章節,那就能意識到,偏見不可避免。別人一定會對我們產生或多或少的偏見,而我們也一定會對別人產生或多或少的偏見。

我針對偏見的治療方案,非常極端,算得上是大動干戈的手術治療。批判性思維教育就是要從源頭上,讓一個頭腦簡單的人,變成頭腦複雜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喜歡以偏概全,只從一兩個簡單的維度考慮問題。頭腦複雜的人則喜歡深度反思,懸擱判斷,考慮問題更加全面和深入。

這個治療方案,不是一兩個小時能完成的。但我相信,只需一兩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怎麼樣保持冷靜和克服緊張心理?
不要把主動權放在人家手裡
人際交往須知
同居半年,男友都捨不得睡我
饅頭是誰的?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