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楊絳和董卿,才知道什麼 是真正的富養
來自專欄有書28 人贊了文章
好的親子關係,一定是共同成長、互相成就的。
孩子在社會規則中優勝劣汰,好的父母也一定是在這樣的規則中自我成長。
前段時間,劉國梁又火了。
這個6歲開始打球,15歲破格入選國家隊,20歲成為第一位乒乓球「大滿貫卻不懂球的胖子」再一次上了熱搜。
但這次不是他在乒壇又有什麼成就,也不是他帶出的哪個徒弟又獲得了榮譽,而是他蹭了自家閨女劉宇婕的流量。
7月21日,這個七歲的小小人兒,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幕的世界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中,獲得了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世界冠軍。
這妥妥地,這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最讓大家感動的,是她用全英文發表的獲獎感言。
她說:我要感謝我的爸爸,他一直是我的榜樣!他1996年就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了奧運金牌。
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我要超越他。今天我想告訴他,我才7歲就贏得了世界冠軍。
帶著幽默就把自己的親爹懟了,讓台下的劉國梁樂不可支。自己的寶貝獲得了冠軍,劉指導顯然比任何時刻都激動不已。
仔細聽贏贏的感言,不難發現,她的爸爸在她的成長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贏贏三歲開始就打高爾夫,六歲出征比賽,這一路,父女倆互相鼓勵,勢必要在這個領域綻放異彩。
劉國梁曾經對女兒說過,「咱爺倆都努力在兩個小白球之間,各打各的球、各干各的事、目標大滿貫。」
他的言傳身教,引導著女兒一步一個腳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有人說,虎父無犬女,劉國梁是世界冠軍,培養一個世界冠軍的女兒也不算稀奇。
可在我看來,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才是值得稱讚的。
去翻看劉國梁的微博,你不難發現,他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不錯過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時刻。
再忙,他也會抽出陪伴孩子練高爾夫球,並心甘情願地當她的球童。
贏贏的媽媽王瑾在社交平台上記錄下了這樣一段話:
背著女兒也要完成訓練計劃、為女兒的備戰親自當球童!
40多天的時間裡他一直陪在女兒身後,為實現女兒站在領獎台的偉大目標而奮鬥!
劉國梁在陪伴中傳遞給孩子堅強、刻苦、上進的正能量。
在贏贏的心裡,這些品質如影隨行,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八歲的她就能登上冠軍的獎台了。
你可能很難想像,楊絳先生小時候也是一個淘氣包。
小學的時候,上課與同學偷偷講話,被老師罰去面避思過。
楊絳心裡很不服氣,兩個人說話,憑什麼只罰她一個!於是,她故意不好好思過,而對著同班的同學哇哇大哭。
老師勸她回座位,她都不予理會。直到校長過去哄她,才停止大哭大鬧。
初中時,楊絳先生卻從一個淘氣包,變成了一個愛讀書的好學生。本質的改變得益於她的父親楊蔭杭先生。
楊絳先生在接受《文匯報》採訪時談到,自己就是受到了父母、師長的影響,才從淘氣變成好學的。
小時候淘氣,父親從來不會教訓她,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她道理,幫助楊絳先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楊絳先生說:「爸爸說話有情有理,出口成章,《申報》評論一篇接著一篇,浩氣衝天,擲地有聲。我佩服又好奇,向他請教秘訣。
爸爸說:「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楊絳先生聽了這些話,去找父親的藏書來讀,詩歌小說、中外名著、無不涉略,在閱讀中找到了樂趣。
她與錢鍾書先生的女兒錢媛,也受了他們深深的影響。錢媛見父母如此酷愛讀書,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
好的家風,是會遺傳的,父母的樣子,決定了孩子的樣子。
郭德綱曾說過:「望子成龍的家長,自己都不是龍。」
央視有一部紀錄片,叫《鏡子》: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無奈下的父母決定將孩子送去特殊教育學校改造。
然而大家意外發現了,需要改造的居然是父母。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問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家庭教育模式出了問題。
紀錄片中,有一個14歲的男孩,叫澤清。
他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外公外婆是某大學的退休老師,自己爸爸有很體面的職業,媽媽在單位算是業務骨幹,還有過留學的經歷。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環境算得上」頂配」了,應該培養出一個陽光上進的孩子。
可是,孩子初二就輟學、逃學、迷戀上網,甚至毆打自己的母親。
從片中澤清對著鏡頭說的話,能看出一些端倪。
他說他的媽媽脾氣暴躁,有時候會製造一些家暴。每次澤清要和她溝通交流,總是以忙和累作為借口。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四周充斥的都是冷漠、暴力,每天給孩子的都是惶恐,又如何能指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材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孩子出了問題,一定是原件沒有出了紕漏。
俞敏洪看完紀錄片感慨地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
這個年少卻看起來老成的孩子,在鏡頭前說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將家人從夢中喚醒。
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
以史為鑒,可以正衣冠。有多少家長思考給孩子樹立的榜樣,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這樣說:
「你看看XXX,考試第一名,你呢?」
「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人家,多優秀。」
「你怎麼這點小事都堅持不下來,XX每天都堅持這麼做。」
別人家的孩子天然地成為了自己孩子的「天敵」,而家長在毫不客氣地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榜樣時,卻忽略了別人家的家長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
糟糕的父母,是教不出優秀的孩子的。
董卿在《面對面》節目中說了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你希望孩子少玩電腦,自己卻一天到晚拿個手機刷不停;你希望孩子溫文爾雅,自己卻時不時地出口成臟;你希望孩子學識淵博,自己卻只刷短視頻看肥皂劇。
你想孩子成為「期待中」的那個樣子,但你自己卻不具備這些素質,而你討厭孩子身上的那些缺點,你的身上全都有。
你都沒有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又憑什麼要求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
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先把自己變成「別人家的父母」,身體力行,傳遞給孩子向上的力量,讓孩子看清成長的方向並為之努力。
別讓自己的糟糕毀掉孩子的未來,作為父母,能給予孩子最負責的財富,就是以身作則。
推薦閱讀:
※如何穿出effortless chic?
※符號學解釋生活很有趣
※有一種朋友不在生活里,卻在生命里
※垃圾處理器有必要安裝嗎?
※無冕歌王華晨宇,《歌手》欠他一座獎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