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因?是怎麼檢測得到基因信息的?
來自專欄生物醫學站
我們都知道,人體身體里有血液,皮膚上有毛髮,胸腔內還有心肝脾等內臟。
你可能還知道,人體有很多很多細胞。
你甚至也經常聽說,我們體內有基因,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了我們的一切。
那麼問題來了:
「基因長什麼樣?具體在哪裡?」
「所謂的基因檢測,是如何準確得到你的基因信息的?」
「這些基因信息能告訴我們什麼?」
所以接下來,是「基因與檢測」系列內容,來具體講解這些問題。
【一】
什麼是基因?
是怎麼檢測得到基因信息的?
現在想像一下,你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滴水,能變得很小很小,可以鑽到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位。
好了,現在你隨便挑了個細胞鑽進去,發現這個細胞像個蘋果,中間還有一個核。
▲顯微鏡下的細胞
進到這個核里一看,還有一段「麻花」。這個麻花自己出不去,但周邊有很多小物質忙忙碌碌進進出出。
這個麻花就是你身體的遺傳物質,我們叫它DNA。
▲DNA雙螺旋結構
這個DNA非常簡單,用四種核苷酸就撐起一片天:胞嘧啶(縮寫作C)、鳥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而雙鏈DNA中永遠是A-T結合,G-C結合,正是因為這樣,DNA長得簡直是集文藝女青年和理工男為一體,散發著藝術和秩序的氣息,被冠上一個響亮的名字「雙螺旋結構」。
▲核苷酸
而DNA中有些片段是特殊的,能操控身體的性狀,比如說單雙眼皮呀、高矮啊、黃皮黑皮啊等等,這些片段就被叫做「基因」。
▲基因、DNA、細胞的關係
這個基因既然能決定性狀,我們是不是得研究研究它,讓人類進一步了解自己呀。畢竟「我是誰」這種問題從刻在阿波羅神廟上到現在,一直都沒有一個完美的解答。
說干就干,人類在1990年正式啟動了「人類基因組計劃」,要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的密碼全部解開。截止到2005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
▲DNA測序歷史圖
基因這麼小,人類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到基因的信息的呢?也就是基因是如何被準確測序的呢?
這就要從1952年說起了。
這一年,發現DNA是遺傳物質,第二年就確定了DNA的雙螺旋結構。而這時候,一個出生在英格蘭格洛斯特郡小村莊的男孩Frederick Sanger已過「三十而立」之年,正在研究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6年後他因此打卡諾貝爾化學獎。
▲Frederick Sanger
(1918年8月 - 2013年11月)
之後,他投入DNA測序的研究。1977年提出雙脫氧核苷酸鏈中止法,並再次獲得諾獎。他的研究也成了第一代基因測序的主流方法,為了紀念他,被稱為Sanger測序法。
▲Sanger測序法原理
我們要測的就是A、T、C、G四種鹼基在基因上的排列順序。把一個人的DNA拿過來,打開雙鏈,去掉其中一條,只保留一條鏈,讓很多很多的A、T、C、G在這一條鏈周圍遊動,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溫度,酶等),根據A-T,G-C鹼基互補的原則,會形成一個新的DNA鏈。
要做的就是DNA新鏈每合上1個鹼基,把它記錄下來,這樣,就能得到DNA鏈上的鹼基是什麼順序,測序就完成了。
難就難在怎麼準確記錄這個鹼基合成的順序。
ABI公司(現為ThermoFisher)在Sanger法的基礎上開發出熒游標記的雙脫氧法測序試劑盒,也就是鼎鼎大名的BigDye試劑。其推出的ABI 3730、ABI 3500等測序儀和BigDye測序試劑,都是業內公認的一代測序的金標準。
▲ABI3730測序儀
它的核心技術就是,加入了一個神器——雙脫氧核苷酸(ddNTP)。
天然的DNA的組成元件是單脫氧核苷酸(dNTP),它有兩隻手,一手拉上一個,一手拉下一個,形成了DNA的一條骨架鏈。
雙脫氧核苷酸(ddNTP)是「獨臂大俠」,只保留了5位的羥基,沒有辦法和下一個dNTP結合。
第二個要說的技術呢,就是熒游標記——A、G、C、T四種鹼基分別帶一種顏色的發光基團。
過程是這樣的,混入ddNTP和dNTP。每聚合一個新的鹼基,都有2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結合進了一個正常的、與模板互補的dNTP。這時候,聚合反應就可以續繼進行下去。
另外一種可能,是ddNTP,鏈的延伸就被終止。
最後,得到長長短短的DNA片段。
▲每種鹼基對應一種顏色
接下來就是上機器測序了,DNA通過長長的、中空的玻璃毛細管。短的DNA片段,跑得快;長的DNA片段,跑得慢。
用激光進行照射,能得到了有4種顏色的圖。這4種顏色,對應了4種鹼基,就知道了DNA的序列。溜不溜。
▲橫軸是時間,也是鹼基的順序
ABI3500測序儀用的是50厘米的毛細管,一般可以測到850個鹼基(長度)。
而ABI 3730測序儀用36厘米的毛細管,一般可以測到700個鹼基(長度)。
推薦閱讀:
※5項基因改造讓你擁抱大財富
※11月起入境旅客禁帶果蔬 轉基因生物也須檢疫
※基因決定:一夫一妻是一種「癮」?
※報名!學術對話:基因科學與大腦生命力
※醉酒:基因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