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不準原因分析

發音不準原因分析

語言是一種互動的學習活動。任何語言發展都是由簡入繁,由易到難。

  一般來說,孩子一歲以前能叫爸爸,媽媽或牙牙學語。二歲左右,發音雖然不正確,但已能說簡單的辭彙,短句亦逐漸出現,例如「回家」「要喝水」。三歲時,漢語拼音大部分的音已能發出,只有個別的音發不準。另外,漢語四聲的學習也有一定的發展程序,這四聲的練習約在二歲時就應完成學習。

  根據發上分析,若孩子三歲還無法說簡單短句,四聲發音仍維持在音調的一聲階段,父母就應提高警覺,應檢查幼兒是否有聽障,或有構音方面的問題,及時幫助他發展正確的語言能力。

  一般兒童語音不清可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能否聽得全」;二是」能否講得全」。兒童聽力正常與否可進行簡易測試:作用兩個相近的發音問他,如聲音相同,就點頭,不同就搖頭。例如讓他辨別「床」「船」的發音同不同,就很容易了解其是否能分辨得清楚。

  如果「聽」沒有沒有問題,兒童發音與否就在於其構音能力的好壞。構音問題與大腦感覺動作功能之發展有關。因為感覺動作功能操縱著發音器官,包括胸腔、腹腔、聲帶的動作及下齶的輔助,舌頭、牙齒、嘴唇之間的配合。這些部位若配合不正確,不靈活,發音就無法清楚。

  我們發現所有嬰兒開始說話時都不是很清楚的,但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隨著「感覺動作功能」控制的發音器官(口、齒、舌、唇)彼此配合也日益靈活,發音也就日趨清楚了。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家長把兒童不會講話或語音不清的原因歸結於舌系帶太短,其實所謂的大舌頭的小孩子經過一段時間訓練,舌頭就會變得較為靈活,可見其說話不清楚並非舌頭大,而是操縱舌頭的能力不良所致。

  事實上,如果發現兒童將舌頭伸出嘴唇外緣,舌頭呈現雞心狀,舌尖凹陷時,才算是舌系帶過短或太緊,這種情況才可能會影響到舌頭的操縱。此種現象應經由醫生診斷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做手術治療。

  不少人舌系帶也不見得長,但發音方式和構音能力卻不差。同時,並非長舌的人就會講話講得很好。由此可見舌系帶若非過短,也不一定非動手術不可,若有發音不良,講話不清的現象,應屬大腦感覺動作能力發展不夠成熟,以致無法適當操作發音器官的緣故,解決的途徑也應從這些方面入手。


推薦閱讀:

第二節 字母和字母組合發音規則講義
中國人說英語普遍存在的發音問題
零基礎必備:日語平假名發音練習操
關於自然拼讀字母發音規律這些事兒(下)

TAG:發音 | 單詞發音 | 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