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干預過程中的「共情」

心理諮詢干預過程中的「共情」

來自專欄整合取向的諮詢師這樣理解問題1 人贊了文章

  • 共情有多種稱謂,如通情、神入、共感、同感、同理心等,均譯自英文empathy一詞。
  • Tichener(1909)創造了一個英文新詞Empathy來取代Einfuhlung他把其定義為 「一個把客體人性化的過程,感覺我們自己進入別的東西內部的過程」。
  • 共情,在國內也譯作「同理心」(魏源,2006)、「共感」、「同感」(童敏,2002)、 「通情」(宋興川,2002)、「神入「(蔡飛,2001)、「投情」(許又新,1997)。很多研究者把它譯為「移情」(常宇秋,2002等),但移情一詞不足以 表達「empath」的含義,而且也容易和精神分析中的「移情」概念相混淆。也有學者譯作「共情」(錢銘怡,1993;鄭日昌,2006)。
  • 共情的理論
  1. 鏡像神經元理論
  2. 情緒共享理論
    1. 情緒共享是指個體知覺到他人的動作、表情或聲音等外部信息時, 會自動地、同步地模仿,此時大腦中相應動作或情感部位也會被激 活,從而使個體產生同形的表徵共享。
    2. 情緒共享過程的典型代表是情緒感染。
  3. 心理理論
    1. 心理理論是指表徵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狀態並據此推斷他人行為的能 力,又稱為「社會智力」,依賴於認知系統。
  4. 觀點採擇
    1. 觀點採擇是指區分自我與他人的觀點,並根據有關信息對他人觀點 進行推斷以及作出反應的能力,這一過程依賴於內側前額皮層的發 展,一般可以分為認知觀點採擇和情感觀點採擇。
    2. 認知觀點採擇指個體對他人關於人、情景和事件的思考或知識的推斷。
    3. 情感觀點採擇指個體意識到他人的情緒或情感狀態。
  • 共情,作為一種諮詢技術,通常是指心理諮詢者要設身處地的理解來訪者知覺外部世界的方式,感受其體驗到的世界,分享其對外部刺激的心理反應,並將自己的準確理解有效地反饋給來訪者,並以此促進來訪者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 認知能力的成長。
  • 共情是心理諮詢者所必備的重要品質和能力
  1. 在一些人眼中,常常容易把共情與許多其他的態度或情感特徵混為一團,諸如熱情、 憐憫、對他人的關心、對他人的贊同和同情等。
  2. 共情是一種技能,是諮詢者在諮詢實踐中逐漸培養並形成的一種品質,而不僅僅是一 種熱情或憐憫情緒或情感的表露。
  3. 共情不是同情,同情暗含著憐憫,而共情則隱含著信賴,它表達出諮詢者對來訪者所 具有的能力(潛能)的信任與鼓勵,相信他們完全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當前所 面臨的問題。共情的重要目的在於幫助來訪者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正視自己的經驗 和能力,真實地領悟到自己的情緒感受和思維方式,並以此促進來訪者能力的成長。
  • 準確的共情(Carkhuff)
  1. 將共情劃分為兩種形式:
    1. 初級共情;
    2. 高級共情。
  2. 要做到準確的共情必須時刻關注3個必要的因素:
    1. 第一要有共情的意識,即認識到共情的必要性;
    2. 第二要掌握共情的技巧,即知道如何進行共情;
    3. 第三要有判斷力,即對共情的效果有準確的認識。
  3. 根據共情反應的質量描述了5個水平上的共情:
    1. 水平1~諮詢者的言語和行為表達與來訪者的表達毫無聯繫,沒有任何意義;
    2. 水平2~諮詢者在對來訪者所表達的感受做出反應時,忽略或輕視了那些值得注意的情感因素;
    3. 水平3~諮詢者對來訪者的表達所做出的反應,基本上可以與來訪者互換;
    4. 水平4~諮詢者較來訪者做出更高一個層次上的反應,強調指出了那些值得重視的有意義信息;
    5. 水平5~諮詢者的反應比來訪者更加準確,揭示出來訪者尚未認識到的深刻含義。
  • 共情的本質是什麼
  1. Gladstein認為共情既包括認知也包括情感成分、或者有時候是認知過程、而有的時候是情感進程,到底是什麼要依具體情況而定。
    1. 認知共情(cogni-tiveempathy)去表達從認知上採納了另一個人的觀點、進入了另一個人的角色。
    2. 情感共情(affectiveempathy)來表示以同一種情感對另一個人做出反應。
  • 孟昭蘭認為共情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 直接聯想,同自身過去經驗相聯繫的類似情況可成為引起共情的條件。
  2. 摹仿。
  3. 代表性聯想,信件、照片和故事等間接信息也可以引發人們的共情, 這時產生共情的線索是對事件發生情況的描述或標識,而不是情景本身。
  4. 角色充任(rolemaking),這種方式需要有認知參與。
  • Davis(1983)將共情分為四個維度
  1. 觀點採擇PT(perspectivetaking)
    1. 個體自發地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的傾向
  2. 共情關注EC(empathicconcern)
    1. 個體對他人同情、關心、溫暖的程度
  3. 幻想FS(fantasy)
    1. 個體覺察電影、小說、戲劇和其他虛構情景中特點的傾向性
  4. 親身體驗的悲傷PD(personaldistress)
    1. 個體看到他人遭遇負性生活事件時,所產生的恐懼、焦慮與不安程度
  • 心理學理論中的「共情」
  1. 羅傑斯的共情理論:
    1. 共情是指輔導者從求助者的角度觀察、理解其內心的感受和意義。
      1. 輔導者只有從求助者的價值參照標準出發才能理 解求助者的內心主觀感受以及所蘊含的價值意義。
    2. 共情涉及分析和判斷:
      1. 共情是不帶分析和評價的理解。
    3. 共情涉及輔導者與求助者之間的溝通交流:
      1. 輔導者不僅需要清晰表達那些對輔導者來說模糊的認識,而且 還需要提示求助者很少關注的、自己的感受背後的主觀意義;
      2. 共情包含輔導者準備理解求助者的感受,並與求助者積極溝通的要求。
    4. 共情意味者傳達理解求助者的願望:
      1. 輔導者在以求助者的價值為標準理解其感受和意義時,需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能將自己的擔心、恐懼、猶豫和懷疑等感受融於對求助者的理解中。
  2. 巴雷特·倫納德的共情觀點
    1. 共情視作助人者和來訪者的互動歷程,並將這個歷程劃分出五個階段,形成共情循環模型
    2. 共情的五階段
      1. 第一階段,助人者形成共情趨向
        1. 來訪者對助人者形成信任和期望,積極表達感受和經驗;
        2. 助人者主動參與其中,對來訪者表現出傾聽和接納。
      2. 第二是共鳴階段
        1. 來訪者表達出直接或間接的體驗;
        2. 助人者對這些經驗達成鮮明而生動的理解;
        3. 雙方形成一致的意義建構。
      3. 第三是表達階段
        1. 助人者對來訪者體驗到的感覺保持覺察,並將其反饋給來訪者;
        2. 雙方針對這些感受的意義進行交流。
      4. 第四是接受階段
        1. 來訪者專心傾聽助人者的回饋;
        2. 努力理解助人者反映出的感覺;
        3. 並追尋這些感覺的源頭和對於意義。
      5. 第五是反饋階段
        1. 來訪者通過覺察,對助人者的回饋進行確認或修正;
        2. 助人者由此確定共情是否準確,為下一步共情做好準備。
    3. 在共情循環模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是共鳴階段。如果助人者較為準確地理解來訪者的感受,就能夠進入來訪者的「內在參照系」,成為來訪者「知心的陪伴者」。這也是很多研究者關注共情準確性的原因。
  3. Gladstein的共情理論
    1. 社會和發展心理學中的共情概念;
    2. 社會心理學中的共情概念和測量;
    3. 發展心理學中的共情概念和測量;
    4. 共情和助人行為;
    5. 對心理諮詢和治療文獻的重要性。
  4. 科赫特的共情理論
    1. 共情是一種特別適合於觀察知覺複雜心理結構的認知模式。
  • Ridey(1995)提出了七個有助於文化共情交流的指導原則
  1. 向來訪者描述他們對來訪者體驗的了解;
  2. 表現出學習來訪者文化的興趣;
  3. 坦承對來訪者的文化經驗缺乏了解;
  4. 明確(affirm)來訪者的文化體驗;
  5. 區分語言形式和其他形式的文化交流;
  6. 表明幫助來訪者度過困難和挑戰的願望;
  7. 在更高級的層次上,幫助來訪者更好地認識自己。
  • 共情的敘事社會建構主義思路
  1. 作為關係過程的共情模型:
    1. 階段一:準備狀態(Preparedness);
    2. 階段二:來訪者的表達(clien-expressiveness);
    3. 階段三:治療者參與到來訪者的故事世界中;
    4. 階段四:諮詢者共情理解的表現和交流;
    5. 階段五:來訪者的接受性;
    6. 階段六:來訪者故事的展開;
    7. 階段七:開始下一個循環。
  • 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可能有著不同的畢生發展軌跡

  • 情境影響共情的途徑
  1. 社會情境因素對共情的影響可能是通過自下而上(Ibá?ez-et-al.,2011; Kveraga-et-al.,2011)和自上而下(Fogelson&Fernandez-del-Olmo, 2013;Gu&Han,2007)兩種途徑影響共情的加工。
  2. 共情作為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情緒情感的理解和共鳴,依賴於兩種輸 入:一是情境理解系統,二是情緒線索分類系統,所有的後期加工取決於 這兩個系統所輸入的信息(Bird&Viding,2014)。
  3. 情境理解系統是一個領域普遍性的評價系統,提供了一個基礎,用來估計 他人的情緒狀態是處於怎樣的具體情境中。共情者並不需要直接體驗到這 個情境,但是可以根據一些線索對情境進行推斷。這種推斷依賴於共情者 已有的知識經驗,特別是社會情緒性知識經驗。這一系統可以直接影響到 共情者自身的情緒狀態,使之向共情的方向靠近。
  4. 情緒線索分類系統執行的是較低水平的知覺分類任務,具體就是分析共情 對象的各種線索從而形成某種類型的情緒結論。譬如綜合分析對方的表情、 語音或身體動作等線索。這一系統既可以直接影響到情緒表徵系統導致情 緒共情,也可以經由鏡像神經系統間接導致情緒共情。
  5. Bird和Viding(2014)的觀點,情境理解在本質上是個體根據自身的知識 經驗結合有關的情境線索對他人所處的具體情境形成一定的認知和評價, 從而準確理解他人當前的感受。因此,這裡的情境理解是比較高水平的心 理加工過程,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
  • 情境影響共情的相關理論假說
  1. 從認知的角度看,情境影響共情的前提是個體能夠提取並理解情 境中包含的相關信息,Wyer和Radvansky(1999)提出的情境 模型對此有所解釋。
    1. 情境模型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事件模型,表徵的特定的時空框架, 對應於狀態事件。因此,事件模型包含的信息有時空框架、實體以 及實體間的關係。另一個是片斷模型,指的是事件之間的關係,因 此包含的信息有時間,因果性,意圖,實體,實體關係。片斷模型 相當於多個事件模型的組合。個體在對他人共情時,根據當時情境 所提供的信息可構建相應的情境模型,在信息較少的情況下構建事 件模型,在信息豐富的情況下可構建片斷模型。
  2. 弗里思等人曾經提出了弱中央統合理論(the-weak-central-coherence, WCC)用於解釋自閉症患者在共情、心理理論等社會認知能力上的缺陷。
    1. 該理論認為中央統合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匯總各種信息並 形成整體的意義理解,二是在特定背景下建構更高水平的意義。
  3. Melloni等人(2014)從認知神經加工的角度提出了社會情境網路模型 (social-context-network-model,SCNM)。
  • 伊根曾把共情分為初級共情與高級共情兩種類型
  1. 初級共情主要運用傾聽技巧,重在對對方內心體驗和想法的了解,並把對來訪者的了解反饋給來訪者。由於初級共情與來訪者的內心活動是一致的,是認知的共情,易為來訪者接受。
  2. 高級共情的運用不僅使用傾聽技巧,而且常結合使用自我開放、解釋等影響性技巧,積極呈現出來訪者「心中所有,意識所無」的東西。高級共情不僅僅可以對來訪者的表述做出反應,而且可對那些隱含的、未完成的表達做出準確的反應。
  3. 如果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說,伊根的高級共情是分析師對來訪者的反移情,是分析師將過去重要人物的情感體驗,投射到來訪者身上的情感反應,是來訪者的情感經驗與分析師的情感經驗共鳴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如果沒有分析師潛意識層面即時體驗到的反移情就沒有高層次的共情。
  4. 如果從來訪者的角度看,共情是來訪者把自身無法處理的原始野蠻的願望或焦慮等投射給分析師,分析師通過接納、保留、吸收、消毒這些被投射進來的東西,並將之反還給來訪者,來訪者內化這些自己當初投射給諮詢師,並被分析師加工過了的元素,成為自己的「客體」,形成來訪者的心理結構,這樣的過程重複進行,最終使來訪者得到成長。
  5. 無論是初級共情或高級共情,都是以諮詢師與來訪者的情感互動為基礎。互動是以體驗為前提的,共情是諮詢師用真心體驗來訪者的體驗,共情不是諮詢師喚醒自己的內心體驗的過程,而是諮詢師理解來訪者的內心體驗的過程。總之,共情是諮詢師對來訪者隱含的、未完成的表達做出準確反應的情感;準確的共情是諮詢師進入自己的潛意識與來訪者的潛意識進行的溝通交流過程;高層次的共情是分析師潛意識層面即時體驗到的反移情。
  • 共情是深入來訪者內心世界的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
  1. 積極傾聽;
  2. 設身處地;
  3. 敏銳思考;
  4. 準確回應;
  5. 引發領悟。
  • 避免缺乏共情應以準確共情為基礎
  1. 缺乏共情的原因:
    1. 以自己為參照標準;
    2. 忘記自己的角色;
    3. 過度或低度共情;
    4. 未接納來訪者;
    5. 過早診斷;
    6. 不適當回應;
    7. 未深入來訪者的潛意識。
  2. 準確共情的條件:
    1. 要有共情的意識與態度;
    2. 對來訪者的終極價值認同;
    3. 掌握共情的技巧;
    4. 跟隨與引導並進;
    5. 理解自己的反移情。
  • 表 6-1 卡科夫的共情質量5水平

  • 父母教養方式與共情的相關性


推薦閱讀:

TAG:共情 | 心理諮詢 | 咨訪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