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第二節 關於Bug的優先順序

第一階段第二節 關於Bug的優先順序

來自專欄從零開始學產品5 人贊了文章

一 什麼是Bug

Bug簡單來說,就是指應該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或者是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

構建一個系統,相當於是重新創造了一個世界,如果把我們所在的世界當成是一場巨大的玄幻小說,每一個系統都可以被稱之為一個密境,或者是遊戲里常見的副本。

而產品經理就是密境的設計者,你可以去定製這個密境運行的規則,展示出來的樣子,通常由程序員們去按照你預期的樣子去構建。

但是程序員小哥哥們往往會出很多問題,在上一節我們講到過,環境是要分成開發,測試和線上的,而測試人員工作的平台就是測試環境,在測試環境,我們的職責就是儘可能的找出超出我們預計之外的問題。

這種問題,我們稱之為Bug。為什麼叫做Bug?大概和打掃房間時發現屋子裡面有蟑螂一樣,程序員們需要耐心,細緻的找遍屋子裡的每一個角落,找到蟑螂存在的痕迹,並消除掉。

我們來看一下,跟Bug相關的幾個問題。

1.Bug是不是可以被完全消除?

2.是不是程序員的水準越高,寫出來的Bug就越少?

3.應該在什麼階段去測試?

4.什麼樣的Bug可以上線?

第一個問題,Bug是不是可以不被寫出來?為什麼程序員總是會寫出來各種各樣的Bug?

做為一個曾經的程序員,也是現在的程序員,同時也是未來的程序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Bug一定存在,多熟練的工程師都沒用。

Bug就像是宿命一樣,伴隨著程序員的終生,而這也是人類最有意思的事情,它不像程序世界裡一樣充滿了確定性,人是會犯劃的,會漏掉各種各樣的細節。

各種分支條件,極端運行情況,大多數程序員只能保證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出意外。

可是Bug可以被消除,已經發現的Bug,除非特別難復現的,正常來講都可以消除掉。

當然那些因為一開始系統構造的錯誤架構問題產生的Bug特別難修復。

在這個問題上,我想表達的含義就是,正確的認知Bug,不要因為Bug的存在而產生困惑,我們想做的,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減少Bug,以及在測試環境發現Bug後,快速的修復Bug。

第二個問題, 是不是程序員的水準越高,寫出來的Bug就越少?

答案是對的。反過來說,其實更好理解,當一個程序員寫出來的Bug很少的時候,他往往水平很高。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程序員之所以會犯錯,很大的可能性是他不知道自己在犯錯,而不是故意在犯錯。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能夠有快速的反饋,他會修復自己犯下的錯誤,並且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Bug的修復史其實是程序員的成長史,好的程序員,會有足夠多的經驗做出預判,另外,在他們交付測試之前,往往會比測試人員測試的更仔細,以便提前發現自己的問題。

「讓其他人發現自己寫的程序有Bug,是程序員的恥辱。」 -by 暗滅大人

做為產品和測試,很多時候並不太懂技術,不知道誰的水平高低,但是他們的感受很直接,誰做的項目容易出問題,誰負責的模塊總是出故障,誰花的時間更少,心裡會很清楚。

第三個問題 應該在什麼階段去測試

不要在開發階段就進入測試,除非是開發人員的請求。

測試人員必須明確這一點,也需要向開發人員明確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開發階段進駐測試階段,關鍵的環節就在於是Demo,我應該會在第四節講到Demo的事情。

在這裡需要明確的,就是測試人員工作的環境,就應該是測試環境,一個不被打擾的,穩定的環境。

不是開發,也不是線上。

第四個問題 什麼樣的Bug可以上線?

這其實就是今天想要描述的Bug的優先順序。

產品經理和測試人員需要明確的是,什麼時候我應該發布系統,什麼時候我應該放棄發布系統,什麼時候我應該捨棄一些功能。

在後續的敏捷開發中,我會介紹到Story的優先順序,這是通常用來解決上線問題的重要決策支持。而在測試階段,Bug的級別往往是我們決定是否能夠上線的關鍵因素。

正常來說,不影響主要功能使用,僅僅影響用戶體驗的非關鍵業務邏輯,是可以上線之後再發布的。這是一個權衡,在時間和體驗之間選擇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每一家的系統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情形不一樣,通常都是看產品經理和測試人員和公司主要負責人共同的決定。

這也是Bug要區分優先順序的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開發人員要按順序修復Bug。


二 Bug的優先順序

對事情進行輕重緩急的分類,是人類生存史上的重要支柱。

Bug的優先順序用來標誌Bug的嚴重程度,以便用於在Bug修復和上線之間提供決策支持。

通常會分成以下幾種。

  • critical
  • block
  • major
  • normal
  • minor

五種級別的劃分,並不是單純的12345分級這麼簡單,而是分別對應有它自己的含義。

Critical的Bug是最嚴重的,代表著系統崩潰,完全不可用。這種Bug出現,就是最嚴重的事故,完全打不開,比如說,網站無法訪問,點擊出現系統錯誤,直接跳轉到404頁面。

要注意的就是,Bug的嚴重程度和它易於修復的程度並不總是一致,舉個例子,當用戶打開修真院網址的時候發現打不開,這是非常嚴重的,Critical級別的Bug。最後發現原因很簡單,域名過期,解決方案也很簡單,就是交錢續費而已。

一個系統是否能正常運行,並不在於導致它不能運行的問題複雜或簡單。

Block的Bug也是非常嚴重的,它的含義是,用戶的操作被卡住了,無法進行下一步。系統並沒有大規模的崩潰,而是無法進行到下一步。拿12306來說,當你選好車票的時候,想要點擊購買,這個時候卻發現購買按鈕點擊之後無法使用,而其他的一切功能都正常。

這就是Block級別的Bug,一個地方卡死,導致你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通常,在線上出現的Critical和Block,都可以稱之為事故了。

Major的Bug是嚴重的,也是在Bug體系里的一個分界線,絕大多數團隊在初期的目標,都應該是在提交測試之前,完全消除Major級別的Bug,減少Normal級別的Bug數量。

Major的Bug通常是指流程可以走的通,但是關鍵的業務或者是數據錯誤,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比如說,在修真院的師兄弟體系中,你加入了班級,按理來說應該分配一個師兄。你按提示完成操作,但是卻沒有被分配到任何師兄。

這種級別的Bug往往是不沒有任何操作流程上的問題,但是就是和預期的結果不對,而且影響了用戶的正常使用,特別是在關鍵業務邏輯上。

Normal的Bug就比較常見了,像一些分支業務邏輯里,偶爾會出現的問題,又或者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出現的錯誤。通常我們知道他是一個Bug,但是對大部分用戶來說都無關緊要,可以用,可以不用,我們知道他有Bug,噢,沒關係,我可以等等。

Normal的Bug應該被控制數量,我們建議的數量,是在開發人員提交測試之後,不超過3個。

Normal的Bug通常情況下都很容易被發現,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氣去尋找。

Minor的Bug,指那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通常是指兼容性,不重要的文案錯別字,樣式錯誤等。

這種Bug上原則上的修復時間看開發人員的空閑期。

以上五種Bug級別,分別對應了在系統中對用戶使用時候的影響度。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人在時間特別趕,或者是不好的開發流程習慣中,喜歡用一個詞來描述:主邏輯。

主邏輯先跑通,再去看其他的細節問題。

在時間特別緊,非常極端的情況下,允許這種情景出現。但是大多數時間裡,我們都不贊成這種做法。

開發人員在Demo之前,不存在主邏輯跑通的問題,應該是交付所有的正常可使用的功能。

在這個前提下,才會有測試人員去測試環境測試的價值和意義。


三 區分Bug優先順序的意義

我們剛剛提到過,當Bug的優先順序劃分出來之後,對我們修復Bug和規划上線提供了決策的依據。

這個依據,就是以Major的Bug為分界線,通常而言,有Major以上的Bug是不允許上線的-都跑不通流程,你發布上線幹嘛呢?

而在開發人員安排修復Bug的時候,也一定是優先安排Major的Bug,而不是先去修復Normal和Minor的Bug。

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單獨給開發人員留一個修復Bug的時間。當然開發流程並不是由產品經理來決定,雖然這是面向產品經理的教程,但是我還是想說一下,在正常的項目管理中,不存在單獨修復Bug的時間點。

這一點,在和研發團隊交流的過程中格式的重要,我可能會在講到敏捷開發的時候提到這些。在當前,產品經理和測試人員需要明確的就是,守好Demo這一關,做好Bug優先順序的處理工作。

另外,在提Bug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描述清楚Bug出現時間的操作步驟(關鍵點附截圖),使用環境(操作系統,手機型號,瀏覽器版本,上下文)和預期結果(正確的結果是什麼),同時標明是偶現,還是必現,以及提供重現的數據。

這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非常重要。畢竟他們天生會說:在我這裡沒問題啊(是你這個SB不會用吧)。

一旦出現Major的Bug,開發人員應當停掉手上的項目開發,第一時間將Major Bug修復,並提交到測試環境。

而關於系統能否發布上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就是,是否還存在Major級別以上的Bug,如果存在了,能否把這個模塊去掉,先去上線沒有問題的模塊。

在App的發版上更複雜一些,頻繁的發布版本不是一個好的用戶體現。

好了,這是關於Bug優先順序的問題,有任何問題,歡迎討論~~

推薦閱讀:

TAG:優先順序 | Bug修復 | 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