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給予海內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

應該給予海內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

來自專欄讀博也是一場肖申克的救贖

應該給予海內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

【三十年之做科研必要出國的怪現象】

在我耳邊經常充斥這樣的聲音:「做科研必須要出國,不出國木前途」;「土鱉博士在高校沒經費沒平台,只能混吃等死」。殘酷的現實硬生生的擺在面前:好點的高校招聘啟事上基本上都要求海外經歷。國內土鱉博士畢業若是想進入好點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是非常困難的。即使進去了,也只能從師資型博後或是講師做起,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晉陞副教授,前途可謂是一片渺茫。

前段時間,中科院植生所在《Nature》發表了領先世界的合成生物學成果,而文章的第一作者也正在申請海外博後。這只是冰山一角,在面臨畢業的土鱉博士中遭受到「要不要出國做博後?」困擾的不在少數,有時非常難以抉擇。

不出國,在應聘時可能因為不具備海外經歷,而被優先地被淘汰出局。即使拿到職位,跟隨職位的啟動經費、實驗平台、工資待遇都很尷尬,高校「土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前,大科學時代「單打獨鬥」的科研模式將落伍,現在需要一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只依靠個人的理想情懷又能堅持多久?

出國,就意味著要面對文化差異的衝擊,自身的安全問題,還有能不能順利地融入完全陌生的海外環境?希望能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不總那麼順利,那麼風光,所有這些問題都很具有挑戰性。

然而,更吸引人的,是去一個優秀的海外實驗室做三到五年,有一篇或幾篇拿出手的文章再回國,可以獲得比不出國的青年科學家更多的科研經費、住房補貼,項目申請等優勢。博士畢業都已經而立之年,出不出國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選擇,而是整個家庭的轉折,更像是一場「賭博」。

【壞風氣愈演愈烈,為了出國而出國】

目前國內教職位置有限,而且隨著「海歸」的紛至沓來,情況會加劇惡化。一流院校的副高級職稱要求海外經歷的也越來越多。在學術圈,土博士被歧視是眾人皆知。有利益可求就有人尋求改變,衝破這種歧視。出國回來就可以光圈環繞,呼風喚雨,這種壞風氣愈演愈烈。為了出國而出國,已是部分科研人的病症,甚至它們可能都已經忘了自己的初衷。

這集中反映了當前人才評價和激勵政策過度看重「經歷」和「出身」,而忽略了科研水平和科研貢獻這個本質,有失公允。這與當前國家大力倡導科學家靜下心來、潛心科研,以謀求原創研究成果和核心技術的突破的政策有失違和感。

【英雄不問出處,「海歸」標籤何時休?】

有些人覺得只有引進的人才才是人才,國內「土鱉」不是。「海歸」與「土鱉」無論在啟動經費和工資待遇上都差距懸殊,這樣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地步了。數次事實證明,引進的「海歸」不也總是湊效,被歧視的「土鱉」也有發揮光熱的時候,斷然判定「海歸」就一定優於「土鱉」顯然是非常愚蠢的。

今年8月份,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新聞發布會上講到:要讓研究生不必為「海歸」標籤而出國。目前,形勢有所扭轉,在基金委的「優青」評選中,在同等條件下更偏向選擇資助「土鱉」。但是還只限於那些「特殊人才」,比如博士期間發了CNS的幸運星。

但這些幸運星在眾多土博士中鳳毛麟角,大多人還是深受「海歸」標籤的毒害。簡單來說,政策蘇醒的力度還不夠,國家政府應該考慮給予海內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國內部分優秀的「學術土壤」不乏孕育出好的青年科學家,公平地對待不同路徑成長起來的人才是正確的評價方式。這樣也可以讓更多的青年人才不必刻意追求「海歸」標籤而背井離鄉多年,節省更多的時間用於在服務國內,提升國家的科研水平。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歡迎關注旦博記。

推薦閱讀:

當17歲的女兒說要和男朋友過夜,父親的回答太棒了
百日打卡行動,1000條地道表達輕鬆積累
佛教是教育
教育均衡發展絕非一句口號
孩子發生爭執時,追問誰對誰錯,是最無效的處理方式

TAG:教育 | 青年 | 人才 |